- 曾慧;杨智;黄琼;尹继业;周宏灏;刘昭前;
目的探索组胺对脂肪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3T3L1细胞,诱导分化为白色脂肪细胞,运用RT-PCR以及Western-blot技术检测组胺和苯海拉明对白色脂肪细胞中UCP2 mRNA水平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白色脂肪细胞在不同剂量组组胺的刺激下,UCP2的表达值在不同剂量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UCP2的表达水平随着组胺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组胺剂量为30μmol.L-1时达到最高值;在相同剂量组胺下,观察不同时间对细胞内UCP2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时间组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当时间为6 h时,UCP2表达量达到最高;苯海拉明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脂肪细胞UCP2 mRNA水平和蛋白质的表达。结论组胺可以刺激分化成熟的3T3L1细胞中UCP2的表达,其机制与激活H1受体有关。
2008年01期 No.30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0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程欣;马云淑;张晓雷;阎红;白一岑;
目的考察羌活挥发油对大黄藤素小鼠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筛选中药透皮促进剂。方法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透皮实验,以氮酮为对照,观察不同浓度的羌活挥发油对大黄藤素的促透皮作用。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黄藤素的含量。结果不同浓度的促透剂中5%羌活油,5%氮酮的促透效果最好,5 mg.mL-1大黄藤素24 h平均累积渗透量分别为6166.96、5068.87μg.cm-2;6 h平均透皮速率常数分别为277.53、221.44μg.cm-2.h-1;增渗倍数分别为1.1104、1.3217。结论5%羌活挥发油对大黄藤素有较强的促透皮作用。
2008年01期 No.30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3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王珊;姜德建;袁琼;周知;江俊麟;黄可龙;李元建;
目的研究3,4,5,6-四羟基酮对缺氧/复氧所致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与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DDAH)/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通路的关系。方法将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复氧组和3个剂量的酮(3、10、30μmol.L-1)处理组。用hoechst 33342染色和膜联蛋白Ⅴ(AnnexinⅤ)+碘化丙啶(PI)流式细胞仪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DDAH活性及ADMA的浓度;用活性氧及caspase-3试剂盒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生成及caspase-3活性。结果缺氧/复氧处理PC12神经细胞能增加ROS生成,降低DDAH活性,升高ADMA水平,激活caspase-3诱导细胞凋亡。外源性ADMA(3、10和30μmol.L-1)能激活caspase-3并诱导PC12神经细胞凋亡。3,4,5,6-四羟基酮(3、10和30μmol.L-1)能抑制缺氧/复氧所致的PC12神经细胞凋亡,抑制ROS生成,增加DDAH活性,降低ADMA水平,抑制caspase-3活性。结论3,4,5,6-四羟基酮对缺氧/复氧所致PC12神经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氧化应激调节DDAH/ADMA途径有关。
2008年01期 No.30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2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谢燕;李国文;李彦超;张宁;王成荣;袁秀荣;
目的建立肠安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白术、延胡索、五味子进行定性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水(17∶8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 nm,采用Kromasil 100-5 C18分析柱(200 mm×4.6 mm,5μm),测定方中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白术、延胡索、五味子可用薄层色谱鉴别;芍药苷在0.092 8~1.856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1.81%,RSD=1.31%(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准确,能有效控制肠安颗粒剂的质量。
2008年01期 No.30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劲平;吴伟康;曾英;张洪建;
目的探讨附子总生物碱对缺血心肌蛋白质组的影响。方法利用二维凝胶电泳分离左心室肌总蛋白,通过PDQuest 7.1.1软件分析2-DE图谱,比较和确定各组间差异蛋白的表达量,然后利用MALDI-TOF-MS制作差异蛋白点的肽谱确定各差异蛋白的种类,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所得蛋白的功能。结果附子总生物碱可调节缺血心肌的能量代谢、信号传导、机能、细胞修复和抗氧自由基损伤等多组相关蛋白的表达,对缺血心肌产生保护作用。结论附子总生物碱可调节缺血心肌多组蛋白表达,具有良好的保护缺血心肌作用。
2008年01期 No.30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4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3 ] |[阅读次数:0 ] - 郭家斌;叶姣;胡艾希;
目的研究三光气法合成盐酸甲哌卡因。方法以三光气为氯化试剂,NaOH为N-甲基化缚酸剂,2-哌啶甲酸经酰氯化、酰胺化、N-甲基化、成盐得盐酸甲哌卡因。结果合成盐酸甲哌卡因总收率为68.1%,中间体N-(2,6-二甲苯基)-2-哌啶甲酰胺的收率由50.1%提高到73.9%,N-甲基化收率由90.0%提高到96.0%。结论整个工艺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对环境友好。
2008年01期 No.30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4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蒙松年;肖小芹;汪世平;罗臣;刘雪芹;
目的研究美洲大蠊提取物中油脂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索氏提取法提取美洲大蠊成虫油脂,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和人工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分离和鉴定出了19种成分。结论美洲大蠊油脂由多种化合物组成。其中以烯醇、烯酸类和烷烃类为主。
2008年01期 No.30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6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阳明;黄建耿;雷小光;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醋氯芬酸浓度,研究醋氯芬酸结肠靶向微丸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法分别按低、中、高剂量(5、10、20 mg.kg-1)给予SD大鼠醋氯芬酸结肠靶向微丸并定时采血测定血药浓度。应用3P97药动学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大鼠灌服低、中、高剂量醋氯芬酸结肠靶向微丸后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1.37±0.50)、(3.26±0.98)和(7.11±2.13)μg.mL-1,tmax分别为(2.8±0.7)、(3.2±0.6)和(3.1±0.9)h,AUC0~24分别为(16.24±7.35)、(34.18±12.55)和(70.46±26.23)μg.mL-1.h。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准确、灵敏、简便,适用于醋氯芬酸血浆浓度的测定和药动学研究,醋氯芬酸结肠靶向微丸在大鼠体内呈线性动力学规律。
2008年01期 No.30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杨昌华;杨小红;向红琳;
目的合成金雀异黄素4′-二氟甲醚化衍生物。方法金雀异黄素与HCF2Cl、NaOH在水和二氧六环的混合液中发生二氟甲醚化反应,生成7,4′-二-二氟甲氧基-5-羟基异黄酮(2)、7-二氟甲氧-基5,4′-二羟基异黄酮(3)和4′-二氟甲氧基-5,7-二羟基异黄酮(4),再经甲醚化反应得到7-二氟甲氧基-5,4′-二甲氧基异黄酮(5)和4′-二氟甲氧基-5,7-二甲氧基异黄酮(6)。结果化合物的结构经MS1、H-NMR1、3C-NMR1、9F-NMR等进行了确证,化合物(4)和(6)为首次合成的新化合物。结论为金雀异黄素4′-二氟甲醚化衍生物的合成提供了实验基础。
2008年01期 No.30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吕菁菁;房志仲;李晓华;杨金荣;孙锐;孟令新;
目的探讨罗达灵通胶囊对PCNA(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与b-F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e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在前列腺增生大鼠中表达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去势大鼠注射丙酸睾酮的方法复制前列腺增生模型,采用灌胃的方式给予大鼠罗达灵通胶囊高、低剂量及等体积去离子水,连续15 d后处死,观察前列腺组织形态,并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PCNA和b-FGF的表达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罗达灵通胶囊对大鼠的b-FGF表达水平与PCNA指数有影响,且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r=0.878 1,P<0.005)。结论b-FGF和PCNA在前列腺增生的过程中均有一定作用。
2008年01期 No.30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肖遐;袁洪;谭鸿毅;欧阳冬生;裴奇;闾宏伟;黄志军;阳国平;
目的建立一种可同时检测人血浆中依那普利及其代谢物依那普利拉的浓度HPLC-MS方法。方法采用HPLC-MS法,色谱柱为Thermo Hypersil-HyPURITY C18(150 mm×2.1 mm,5μm),流动相为20 mmol.L-1醋酸铵(pH 3.0,0.15%TFA)-甲醇=47∶53(v/v),流速为0.25 mL.min-1;正离子检测,电喷雾电离,喷雾电压4.5 kV,选择性离子监测,分别监测m/z377(依那普利)、m/z349(依那普利拉)和m/z425(贝那普利)。结果依那普利和依那普利拉的定量下限均为1.56 ng.mL-1;线性范围均为1.6~400 ng.mL-1(n=9,r1=0.9997,r2=0.9998);提取回收率均>80%,日内、日间变异均<8.5%。结论该方法灵敏、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依那普利人体生物利用度和药物动力学研究。
2008年01期 No.30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杨梅;刘庚贵;杜方麓;
目的分析植物毛喉鞘蕊花的挥发性成分。方法用乙醚对药材粗粉进行索氏提取,浓缩得浸膏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其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和结论共分离出34个峰,鉴定出23种化合物。主成分为单萜和倍半萜,包括α-蒎烯、石竹烯等。
2008年01期 No.30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江华;郁巍岳;
目的研究乳结消散片中降香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和β-环糊精(β-CD)的包合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考察提取工艺,以挥发油提取率作为评价提取工艺的指标;用正交试验考察包合工艺,以包合物收得率和挥发油包合率作为评价包合工艺的指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差示热分析验证包合物。结果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降香饮片加10倍量水,浸泡2 h,提取6 h;β-CD最佳包合工艺为β-CD与挥发油的最佳包合比例为8 g∶1 mL,包合温度60℃,包合时间2 h。结论所选提取工艺提油率较高,包合工艺使液态变固体,减少了挥发油的挥发,便于制粒压片且稳定性好,适合于大生产。
2008年01期 No.30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彭彩云;王福东;盛文兵;孙海强;
目的通过催化烃基化反应最终合成止咳酮。方法在无溶剂条件下,以固体碱KF/Al2O3为催化剂,乙酰乙酸乙酯和苄氯进行固-液相烃化反应。结果烃化反应温度为60℃,总反应物与催化剂的摩尔比是1.18∶1,烃化反应时间为1.5 h。止咳酮总收率60%~65%。结论固体碱KF/Al2O3能有效催化止咳酮的烃基化反应。
2008年01期 No.30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8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金银萍;张国刚;郑洪婷;尚倩;欧阳捷;杜树山;
目的研究丁座草块茎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色谱方法分离丁座草块茎的乙醇提取物。结果共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及各种光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分别为α-香树素(Ⅰ)、3β-乙酰氧基-熊果-28,13-内酯(Ⅱ)、3β-乙酰氧基-熊果-11(12)-烯-28,13-内酯(Ⅲ)、3β-乙酰熊果酸(Ⅳ)、3β-乙酰齐墩果酸(Ⅴ)、β-谷甾醇(Ⅵ)、熊果酸(Ⅶ)、(+)-松脂素单葡萄糖苷(Ⅷ)。结论化合物Ⅰ~Ⅲ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2008年01期 No.30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3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王亦男;谭志荣;陈尧;郭栋;韩仰;陶共由;陈豪;陈英;肖昌琼;张敏;周宏灏;
目的建立液-质联用法测定人血浆中他林洛尔的浓度。方法空白血浆加他林洛尔和内标,用乙腈直接沉淀,然后用质谱进行检测。色谱柱为Cosmosil C18(2.0 mm×150 mm,5μm),柱温40℃,流动相为乙腈-10mmol.L-1甲酸胺水溶液(含0.05%甲酸)(60∶40,v/v),流速为0.2 mL.min-1,进样量为20μL,采用正离子方式扫描,他林洛尔的监测离子为m/z:364.3→308.1,内标普萘洛尔的监测离子为m/z:260.1→184.2。结果他林洛尔的线性范围为1.00~522.40 ng.mL-1,r2=0.999,最小检出浓度为1.00 ng.mL-1,绝对回收率在80%左右,相对回收率在80%~115%,日内、日间RSD均<15%。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适用于他林洛尔血药浓度检测和药物动力学研究。
2008年01期 No.30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腊娥;戴莙;陈非凡;
目的建立双氯芬酸钠栓剂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制剂中双氯芬酸钠的含量,色谱柱为Symnetry-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36%醋酸(82∶17∶1.0),检测波长279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25℃。结果双氯芬酸钠浓度在8~40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平均回收率为97.13%,RSD为1.1%(n=6)。结论该法结果准确,重复性好,为该栓剂制订质量标准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学参考。
2008年01期 No.30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赵月珍;向大雄;
目的建立测定苦参中红车轴草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HYPERSIL BDS C18色谱柱(4.6 mm×20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MeOH%:0 min 10%,20 min 40%),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10 nm,柱温为25℃。结果红车轴草苷在0.446~8.920μg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94%,RSD<1%(n=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为控制苦参药材质量提供参考。
2008年01期 No.30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卓;李幸旻;王海云;李燕华;
目的研究半枝莲水相和乙醇相提取物对人细胞色素P450主要酶活性的影响,为半枝莲的开发和合理地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咪哒唑仑、甲苯磺丁脲、咖啡因、氯唑沙完、异喹呱和试卤灵为探针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不同提取溶质的半枝莲粗提物对人细胞色素P450主要酶活性的影响。结果①半枝莲粗提物对CYP3A4、CYP2C9、CYP1A2、CYP1A1酶的活性呈现出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②半枝莲水相粗提物比乙醇相粗提物对CYP1A1和CYP1A2酶的体外抑制作用强。结论半枝莲水相提取物和乙醇相提取物是CYP3A4、CYP2C9、CYP1A2、CYP1A1体外抑制剂。
2008年01期 No.30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4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曾志平;王实强;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生长年限南方红豆杉中紫杉醇的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 BDS C18色谱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58∶42),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27 nm,柱温为25℃。结果紫杉醇的线性范围为192~960 n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56%,RSD为1.17%。结论建立的方法可靠,可用于南方红豆杉中紫杉醇的含量测定。
2008年01期 No.30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5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张永东;肖云彬;罗继名;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司帕沙星浓度,并研究其片剂与胶囊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随机交叉、自身对照试验设计,20例健康男性志愿受试者单剂口服国产司帕沙星片剂或胶囊剂400mg后在不同时间点采血。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司帕沙星浓度,以方差分析对主要药动学参数进行差别检验,双单侧t检验进行生物等效性判定。结果单剂量口服用400 mg司帕沙星胶囊剂和片剂后的药物动力学参数AUC0~96分别为(50.50±6.78)和(50.82±11.57)μg.h.mL-1,AUC0~∞分别为(53.44±7.79)和(54.25±12.96)μg.h.mL-1、tmax分别为(4.22±1.59)和(5.06±2.13)h、Cmax别为(1.46±0.23)和(1.46±0.31)μg.h.mL-1、t1/2分别为(22.03±4.57)和(23.01±2.94)h。胶囊剂和片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2.41%±16.77%。2种制剂的药物动力学参数无明显差异。结论RP-HPLC法能快速、准确地测定人血浆中的司帕沙星,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2008年01期 No.30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曾勇;王平;何毓敏;张艺;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藏药"佐塔"中汞的含量的方法。方法通过将"佐塔"消化后,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EDTC)配合,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分离测定。色谱条件为:DiamonsilTM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90∶10)(含22μmol.L-1DEDTC),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2 nm。结果Hg2+质量浓度在21.0~210.0μg.mL-1,其浓度与Hg-DEDTC配合物的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2%,RSD为2.5%。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佐塔"中的汞含量的测定。
2008年01期 No.30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贺凌云;吴建平;刘文芳;程泽能;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细辛脑中四氢呋喃、乙醇、甲苯的残留量。方法采用SUPELCOWAX-10的毛细管石英色谱柱(30 mm×0.53 mm,1.0μm);载气:氮气;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柱温:60℃,保持5 min,以30℃.min-1升温至180℃,维持1 min;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50℃(FID)。结果四氢呋喃在0.634~211.2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n=6),最低检测限为0.190μg.mL-1,回收率为98.8%(RSD=4.3%);乙醇在1.032~206.4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2(n=6),最低检测限为0.310μg.mL-1,回收率为97.7%(RSD=3.0%);甲苯在0.604~36.24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n=6)),最低检测限为0.174μg.mL-1,回收率为100.3%(RSD=0.7%)。结论本方法可用于细辛脑中四氢呋喃、乙醇和甲苯的残留量测定。
2008年01期 No.30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管志美;
目的建立测定注射用炎琥宁的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TM C18柱(4.6 mm×200mm,5μm),甲醇-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pH值至(2.5±0.05)](68∶32)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1 nm。结果炎琥宁在0.04312~0.1724 mg.mL-1峰面积与其测定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9%,重复性试验RSD为0.49%(n=6)。结论本法准确、简便、快速,可用于注射用炎琥宁的含量测定。
2008年01期 No.30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左英;张建兵;田娟;冉黎灵;周彦彬;丁劲松;
目的研究2种头孢拉定颗粒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其生物等效性。方法18名健康受试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2种颗粒剂0.5 g后,经不同时间点取血,血浆样品采用新建立的HPLC法测定,研究两者的生物利用度。结果头孢拉定颗粒A和B的Cmax分别为(21.18±4.01)、(21.05±3.41)μg.mL-1;tmax分别为(0.54±0.13)、(0.54±0.10)h;AUC0~5分别为(24.84±4.71)、(24.89±4.19)μg.h.mL-1;AUC0~∞分别为(25.40±4.86)、(25.63±4.37)μg.h.mL-1;t1/2分别为(0.72±0.21)、(0.76±0.56)h。方差分析结果表明2种颗粒剂的参数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头孢拉定颗粒A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9.8%±11.4%)。结论2种头孢拉定颗粒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2008年01期 No.30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朱迎军;李瑞莲;李昌亮;
目的建立富马酸伊布利特原料中有机残留溶剂的检测方法。方法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色谱柱:熔融石英毛细管柱(30 m×0.53 mm,5.0μm);柱温:90℃;进样口温度:130℃;分流比:20∶1;检测器温度:200℃;载气:氮气;N2流速:2.0 mL.min-1;恒定压力:1.76 Psi;H2流速:40 mL.min-1;空气流速:300 mL.min-1;分流室流量:40 mL.min-1。结果3批样品中的有机溶剂残留量均符合要求。建立的色谱方法对待测溶剂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各回收率均得到满意结果。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是控制富马酸伊布利特原料中有机残留溶剂的可靠方法。
2008年01期 No.30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周晶;王效山;刘修树;赵煤矿;吴虹;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马沙拉嗪的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溶液(60∶40),检测波长为210 nm,进样体积20μL。结果马沙拉嗪在5~300μg.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结论该法的专属性强,用于马沙拉嗪含量测定,准确可靠。
2008年01期 No.30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义钊;李瑶;张勇;周述香;宋霞林;
目的建立全血中环孢素A药物浓度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以Nucleodur C8(150 mm×4.6 mm,5μm)为分析柱,乙腈-水(71∶29,v/v)为流动相,柱温为65℃,检测波长为210 nm。先以80%乙腈沉淀蛋白,沉淀后的上清液过SPE小柱处理后进样分析。结果环孢素A在40.0~1600.0 ng.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在3个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95.0%,日内、日间RSD<10.0%,环孢素A平均萃取回收率>86.0%,环孢素D平均萃取回收率为91.2%。结论本方法稳定、准确,能用于测定环孢素A血药浓度。
2008年01期 No.30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