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垭霓;王冬妮;吴浩忠;王萌;王晶娟;
目的 探究广东神曲治疗食积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广东神曲低剂量组、广东神曲中剂量组、广东神曲高剂量组及乳酸菌素片组,每组10只。采用蜂蜡-橄榄油(1∶15)灌胃法构建食积证小鼠模型。造模后,各给药组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空白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模型组予以等量蜂蜡-橄榄油,1次·d-1,连续5 d。观察小鼠一般状态情况、体重、腹围和平均食量变化。HE染色法观察小鼠胃肠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胃泌素(GAS),5-羟色胺(5-HT)和P物质(SP)的水平,Western blot测定结肠组织中缝隙连接蛋白(Cx43)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表达。结果 造模后,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与各给药组小鼠的腹围显著增大(P <0.01),平均进食量减少。给药后,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GAS、5-HT、SP含量显著降低(P <0.01),Cx43、BDNF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01)。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腹围显著降低(P <0.01),GAS、5-HT、SP含量显著升高(P <0.01),广神曲中剂量和乳酸菌素组Cx43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P <0.05),乳酸菌素组BDNF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P <0.05)。造模后,模型组的胃肠组织结构出现中重度异常;广东神曲和乳酸菌素均能够改善胃肠黏膜,恢复肠绒毛,减轻炎症和组织水肿症状。结论 广东神曲能够调节ICR小鼠胃肠动力,具有消食化滞的功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胃肠结构形态、调节脑肠肽中各激素蛋白的水平有关。
2023年09期 v.21;No.212 2269-2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4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江垭霓;王冬妮;吴浩忠;王萌;王晶娟;
目的 探究广东神曲治疗食积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广东神曲低剂量组、广东神曲中剂量组、广东神曲高剂量组及乳酸菌素片组,每组10只。采用蜂蜡-橄榄油(1∶15)灌胃法构建食积证小鼠模型。造模后,各给药组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空白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模型组予以等量蜂蜡-橄榄油,1次·d-1,连续5 d。观察小鼠一般状态情况、体重、腹围和平均食量变化。HE染色法观察小鼠胃肠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胃泌素(GAS),5-羟色胺(5-HT)和P物质(SP)的水平,Western blot测定结肠组织中缝隙连接蛋白(Cx43)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表达。结果 造模后,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与各给药组小鼠的腹围显著增大(P <0.01),平均进食量减少。给药后,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GAS、5-HT、SP含量显著降低(P <0.01),Cx43、BDNF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01)。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腹围显著降低(P <0.01),GAS、5-HT、SP含量显著升高(P <0.01),广神曲中剂量和乳酸菌素组Cx43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P <0.05),乳酸菌素组BDNF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P <0.05)。造模后,模型组的胃肠组织结构出现中重度异常;广东神曲和乳酸菌素均能够改善胃肠黏膜,恢复肠绒毛,减轻炎症和组织水肿症状。结论 广东神曲能够调节ICR小鼠胃肠动力,具有消食化滞的功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胃肠结构形态、调节脑肠肽中各激素蛋白的水平有关。
2023年09期 v.21;No.212 2269-2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4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黄荣;张艳艳;刘晓闯;程瑶;张明媚;刘剑桥;刘睿;
目的 考察桃红四物汤通过调节FTH1调控铁死亡对子宫异常出血大鼠的影响。方法 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怀孕组,药物流产组,桃红四物汤高(18 g·kg~(-1))、中(9 g·kg~(-1))、低(4.5g·kg~(-1))剂量组与益母草颗粒组(4.5 g·kg~(-1))。采用药物不完全流产法复制大鼠子宫异常出血模型,记录大鼠子宫异常出血量;HE染色法进行大鼠子宫组织病理研究;透射电镜观察子宫组织线粒体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子宫组织铁蛋白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子宫组织中转铁蛋白受体1(TfR1)、铁蛋白重链(FTH1)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及生化检测法检测大鼠子宫内膜组织中活性氧(ROS)、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Fe~(2+)的含量。结果 与怀孕组相比,药物流产组大鼠子宫出血量及出血时间显著升高,子宫组织病理损伤严重,大鼠子宫内膜组织中出现线粒体皱缩、嵴减少、膜密度增加等铁死亡特征,TfR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FTH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ROS和Fe~(2+)含量显著增加(P<0.05)。桃红四物汤干预后,与药物流产组相比大鼠子宫出血量及出血时间显著缩短,子宫组织病理损伤及线粒体形态显著改善,TfR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FTH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ROS和Fe~(2+)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 桃红四物汤能够有效减少SD大鼠子宫异常出血,发挥抗氧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FTH1,调控铁代谢有关。
2023年09期 v.21;No.212 2275-2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6K] [下载次数:4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黄荣;张艳艳;刘晓闯;程瑶;张明媚;刘剑桥;刘睿;
目的 考察桃红四物汤通过调节FTH1调控铁死亡对子宫异常出血大鼠的影响。方法 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怀孕组,药物流产组,桃红四物汤高(18 g·kg~(-1))、中(9 g·kg~(-1))、低(4.5g·kg~(-1))剂量组与益母草颗粒组(4.5 g·kg~(-1))。采用药物不完全流产法复制大鼠子宫异常出血模型,记录大鼠子宫异常出血量;HE染色法进行大鼠子宫组织病理研究;透射电镜观察子宫组织线粒体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子宫组织铁蛋白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子宫组织中转铁蛋白受体1(TfR1)、铁蛋白重链(FTH1)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及生化检测法检测大鼠子宫内膜组织中活性氧(ROS)、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Fe~(2+)的含量。结果 与怀孕组相比,药物流产组大鼠子宫出血量及出血时间显著升高,子宫组织病理损伤严重,大鼠子宫内膜组织中出现线粒体皱缩、嵴减少、膜密度增加等铁死亡特征,TfR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FTH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ROS和Fe~(2+)含量显著增加(P<0.05)。桃红四物汤干预后,与药物流产组相比大鼠子宫出血量及出血时间显著缩短,子宫组织病理损伤及线粒体形态显著改善,TfR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FTH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ROS和Fe~(2+)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 桃红四物汤能够有效减少SD大鼠子宫异常出血,发挥抗氧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FTH1,调控铁代谢有关。
2023年09期 v.21;No.212 2275-2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6K] [下载次数:4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古红婷;邝莹;陈垒;刘涛;
目的 研究不同转移因子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调控作用,并分析其多肽图谱。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50 mg·kg~(-1))诱导免疫功能低下模型,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转移因子卫材组、转移因子海欣组和转移因子精优组。灌胃给药15 d后,检测分析小鼠的胸腺/脾脏指数,全血白细胞数,血T淋巴细胞(CD3~+)百分比,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通过LC-MS/MS联用技术,对转移因子的多肽图谱进行表征。结果 转移因子给药后能有效预防环磷酰胺诱导的脾指数和外周血白细胞数降低,增加血T淋巴细胞百分比,提高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和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且不同转移因子产品免疫调节功能表现出一定的差异。LC-MS/MS分析也显示不同产品多肽图谱存在较大差异。结论 转移因子能有效改善环磷酰胺损伤小鼠的免疫功能;不同转移因子产品的免疫调节功能和多肽组成存在差异,有必要提升质控方法和标准以保证药品的一致性。
2023年09期 v.21;No.212 2282-2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2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古红婷;邝莹;陈垒;刘涛;
目的 研究不同转移因子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调控作用,并分析其多肽图谱。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50 mg·kg~(-1))诱导免疫功能低下模型,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转移因子卫材组、转移因子海欣组和转移因子精优组。灌胃给药15 d后,检测分析小鼠的胸腺/脾脏指数,全血白细胞数,血T淋巴细胞(CD3~+)百分比,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通过LC-MS/MS联用技术,对转移因子的多肽图谱进行表征。结果 转移因子给药后能有效预防环磷酰胺诱导的脾指数和外周血白细胞数降低,增加血T淋巴细胞百分比,提高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和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且不同转移因子产品免疫调节功能表现出一定的差异。LC-MS/MS分析也显示不同产品多肽图谱存在较大差异。结论 转移因子能有效改善环磷酰胺损伤小鼠的免疫功能;不同转移因子产品的免疫调节功能和多肽组成存在差异,有必要提升质控方法和标准以保证药品的一致性。
2023年09期 v.21;No.212 2282-2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2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睿;黄仕其;张子龙;张东东;邓翀;宋小妹;王薇;
目的 研究华中五味子根皮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以及半制备液相色谱等各种现代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华中五味子根皮8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共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henricine B(1)、7R,8S-二氢去氢双松柏醇(2)、桑黄酮(3)、南五味子酸(4)、五内酯甲(5)、烟酰胺(6)、2,3-二羟基丙基-16-羟基十六烷酸酯(7)、对羟基苯乙醇(8)、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9)、4-羟基-苯甲酸(10)、2-羟基-苯甲酸(11)、3-甲氧基-4-羟基苯-1-O-β-D-葡萄糖苷(12)。结论 化合物3、6、7、11、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鉴定。
2023年09期 v.21;No.212 2288-2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9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睿;黄仕其;张子龙;张东东;邓翀;宋小妹;王薇;
目的 研究华中五味子根皮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以及半制备液相色谱等各种现代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华中五味子根皮8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共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henricine B(1)、7R,8S-二氢去氢双松柏醇(2)、桑黄酮(3)、南五味子酸(4)、五内酯甲(5)、烟酰胺(6)、2,3-二羟基丙基-16-羟基十六烷酸酯(7)、对羟基苯乙醇(8)、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9)、4-羟基-苯甲酸(10)、2-羟基-苯甲酸(11)、3-甲氧基-4-羟基苯-1-O-β-D-葡萄糖苷(12)。结论 化合物3、6、7、11、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鉴定。
2023年09期 v.21;No.212 2288-2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9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诗涵;马四补;张丽艳;于婷;唐海姣;王宗权;华杰;
目的 探讨黄甲软肝颗粒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理作用。方法 选取8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40只APP/PS1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多奈哌齐组(3 mg·kg~(-1)),黄甲软肝颗粒低、中、高剂量组(1.16、2.32、4.64 g·kg~(-1))。采用Y迷宫、新物体识别和Morris水迷宫测试小鼠认知功能及记忆损伤的情况,同时取材检测各小鼠脑内海马组织中Aβ、pTau/Tau、BACE、GSK3β蛋白表达的变化,通过HE染色、尼氏染色等观察神经元排列及结构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黄甲软肝高剂量组自发交替比率和目标象限穿越次数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显著下降,黄甲软肝各剂量组均显著高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黄甲软肝中、高剂量组小鼠Aβ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各剂量组小鼠pTau/Tau蛋白表达显著降低,海马BACE、GSK3β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剂量组均显著逆转了Aβ沉积显现,尼氏小体均有所增加。结论 黄甲软肝颗粒具有显著抗阿尔茨海默病作用。
2023年09期 v.21;No.212 2293-2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2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诗涵;马四补;张丽艳;于婷;唐海姣;王宗权;华杰;
目的 探讨黄甲软肝颗粒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理作用。方法 选取8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40只APP/PS1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多奈哌齐组(3 mg·kg~(-1)),黄甲软肝颗粒低、中、高剂量组(1.16、2.32、4.64 g·kg~(-1))。采用Y迷宫、新物体识别和Morris水迷宫测试小鼠认知功能及记忆损伤的情况,同时取材检测各小鼠脑内海马组织中Aβ、pTau/Tau、BACE、GSK3β蛋白表达的变化,通过HE染色、尼氏染色等观察神经元排列及结构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黄甲软肝高剂量组自发交替比率和目标象限穿越次数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显著下降,黄甲软肝各剂量组均显著高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黄甲软肝中、高剂量组小鼠Aβ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各剂量组小鼠pTau/Tau蛋白表达显著降低,海马BACE、GSK3β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剂量组均显著逆转了Aβ沉积显现,尼氏小体均有所增加。结论 黄甲软肝颗粒具有显著抗阿尔茨海默病作用。
2023年09期 v.21;No.212 2293-2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2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但林蔚;高天慧;吴国庆;张化为;姜祎;王薇;张东东;李玉泽;宋小妹;
目的 研究败酱科缬草属植物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 L.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MCI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SP-HPLC等方法对缬草80%乙醇提取物正丁醇部位与水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NMR、MS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缬草中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valerol A(1)、pinoresinol-4-O-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2)、junipetrioloside A(3)、coniferin(4)、eugenyl β-rutinoside(5)、xiecaoside E(6)、benzyl primeveroside(7)、3-caffeoylquinic acid methyl ester(8)、对羟基苯甲醛(9)、vanillic acid(10)、吲哚-3-甲醛(11)、thymine DNA nucleotides(12)、蔷薇酸(13)、熊果酸(14)、δ-hederin(15)、蔗糖(16)、正十四烷酸甲酯(17)、1-t-butoxyoctane(18)、硬脂酸(19)、2,5-二甲基-3-己酮(20)。结论 化合物3为从败酱科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2、4、7、12、16为从缬草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6、8、15为从缬草中首次分离得到。
2023年09期 v.21;No.212 2300-2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9K] [下载次数:4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但林蔚;高天慧;吴国庆;张化为;姜祎;王薇;张东东;李玉泽;宋小妹;
目的 研究败酱科缬草属植物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 L.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MCI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SP-HPLC等方法对缬草80%乙醇提取物正丁醇部位与水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NMR、MS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缬草中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valerol A(1)、pinoresinol-4-O-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2)、junipetrioloside A(3)、coniferin(4)、eugenyl β-rutinoside(5)、xiecaoside E(6)、benzyl primeveroside(7)、3-caffeoylquinic acid methyl ester(8)、对羟基苯甲醛(9)、vanillic acid(10)、吲哚-3-甲醛(11)、thymine DNA nucleotides(12)、蔷薇酸(13)、熊果酸(14)、δ-hederin(15)、蔗糖(16)、正十四烷酸甲酯(17)、1-t-butoxyoctane(18)、硬脂酸(19)、2,5-二甲基-3-己酮(20)。结论 化合物3为从败酱科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2、4、7、12、16为从缬草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6、8、15为从缬草中首次分离得到。
2023年09期 v.21;No.212 2300-2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9K] [下载次数:4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董露;石晶;李丽潇;李胜男;林书俊;宋静远;郭怀忠;
目的 利用微芯片电泳技术对金银花和不同基原山银花进行鉴定。方法 根据忍冬科植物的基因序列变异位点分别设计出金银花和山银花的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引物,运用等位基因特异聚合酶链式反应(AS-PCR),对各药材的DNA进行特异性扩增,并应用全自动微芯片电泳技术对扩增产物进行分析。结果 使用金银花PCR引物时,金银花可扩增出约468 bp的特征性DNA片段,而不同基原的山银花几乎没有该片段;使用山银花PCR引物时,不同基原的山银花均扩增出约331 bp的特征性DNA片段,而金银花几乎没有该片段。结论 本方法可对金银花和不同基原的山银花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为中药DNA分子鉴定技术的拓展应用提供参考。
2023年09期 v.21;No.212 2306-2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9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董露;石晶;李丽潇;李胜男;林书俊;宋静远;郭怀忠;
目的 利用微芯片电泳技术对金银花和不同基原山银花进行鉴定。方法 根据忍冬科植物的基因序列变异位点分别设计出金银花和山银花的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引物,运用等位基因特异聚合酶链式反应(AS-PCR),对各药材的DNA进行特异性扩增,并应用全自动微芯片电泳技术对扩增产物进行分析。结果 使用金银花PCR引物时,金银花可扩增出约468 bp的特征性DNA片段,而不同基原的山银花几乎没有该片段;使用山银花PCR引物时,不同基原的山银花均扩增出约331 bp的特征性DNA片段,而金银花几乎没有该片段。结论 本方法可对金银花和不同基原的山银花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为中药DNA分子鉴定技术的拓展应用提供参考。
2023年09期 v.21;No.212 2306-2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9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唐梓宁;彭冬冬;刘学武;唐海亮;陈相池;张妙红;章泽恒;
目的 采用X射线复制大鼠放射性口腔溃疡模型,对茅岩莓提取物治疗放射性口腔溃疡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金因肽组(5000 IU·kg~(-1)),茅岩莓提取物低、中、高(16、32、64 mg·kg~(-1))剂量组,每组10只。各组大鼠按15 Gy剂量采用X射线照射大鼠口部及内侧口腔黏膜,复制放射性口腔溃疡模型。分别于造模后24 h进行药物干预,2次·d~(-1),连续14 d。每日对各组动物进行一般临床观察,定期监测体重、摄食量及口腔黏膜评分,末次给药后采集各组大鼠口腔黏膜,检测口腔黏膜组织中IL-6、TNF-α、IL-1β的含量,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金因肽和低、中、高剂量茅岩莓提取物均可提高动物体重增长率和摄食量;金因肽和中、高剂量茅岩莓提取物可显著降低口腔黏膜评分和IL-6表达(P<0.05,P<0.01),减轻口腔黏膜病变程度;金因肽和高剂量茅岩莓提取物可显著降低口腔黏膜组织IL-1β表达(P<0.05,P<0.01)。结论 茅岩莓提取物对放射性口腔溃疡具有修复作用,其作用可能与调节口腔黏膜炎症因子的水平相关。
2023年09期 v.21;No.212 2311-2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2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唐梓宁;彭冬冬;刘学武;唐海亮;陈相池;张妙红;章泽恒;
目的 采用X射线复制大鼠放射性口腔溃疡模型,对茅岩莓提取物治疗放射性口腔溃疡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金因肽组(5000 IU·kg~(-1)),茅岩莓提取物低、中、高(16、32、64 mg·kg~(-1))剂量组,每组10只。各组大鼠按15 Gy剂量采用X射线照射大鼠口部及内侧口腔黏膜,复制放射性口腔溃疡模型。分别于造模后24 h进行药物干预,2次·d~(-1),连续14 d。每日对各组动物进行一般临床观察,定期监测体重、摄食量及口腔黏膜评分,末次给药后采集各组大鼠口腔黏膜,检测口腔黏膜组织中IL-6、TNF-α、IL-1β的含量,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金因肽和低、中、高剂量茅岩莓提取物均可提高动物体重增长率和摄食量;金因肽和中、高剂量茅岩莓提取物可显著降低口腔黏膜评分和IL-6表达(P<0.05,P<0.01),减轻口腔黏膜病变程度;金因肽和高剂量茅岩莓提取物可显著降低口腔黏膜组织IL-1β表达(P<0.05,P<0.01)。结论 茅岩莓提取物对放射性口腔溃疡具有修复作用,其作用可能与调节口腔黏膜炎症因子的水平相关。
2023年09期 v.21;No.212 2311-2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2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周欣;宋宁;林景;弓宝;
目的 探讨薰衣草挥发油吸入助睡眠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氯苯丙氨酸模型组(300 mg·kg~(-1))、地西泮对照组(2.5 mg·kg~(-1))及薰衣草挥发油低剂量组(4μL)、中剂量组(8μL)、高剂量组(16μL);采用自制熏香仪加热熏香给药,1次·d~(-1),1 h/次,连续7 d。观察熏香吸入后小鼠行为学变化并进行评价;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动物脑内海马区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_A)、五羟色胺(5-HT)以及腺苷(AD)等神经递质水平,并对GABA_A/Glu值进行评估;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熏香对谷氨酸受体(GluR1)及囊泡谷氨酸转运蛋白(VGluT1)表达的影响。结果 薰衣草挥发油各组熏香吸入均可显著提高失眠模型小鼠入睡效率和时长(P<0.05,P<0.01);熏香中剂量组可显著减少失眠模型小鼠活动路程且增加静止时间(P<0.05,P<0.01),熏香高剂量组可减少失眠模型小鼠活动路程和运动速度(P<0.05,P<0.01),且增加静止时间(P<0.01);可显著升高Glu、GABA_A、5-HT及AD的递质水平(P<0.05或P<0.01),同时上调GABA_A与Glu的比值(P<0.05或P<0.01);可显著升高海马组织中GluR1及VGluT1相关蛋白的表达。结论 薰衣草挥发油熏香吸入具有助睡眠的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神经递质的分泌、GABA_A/Glu分泌平衡以及影响Glu合成代谢和转运有关。
2023年09期 v.21;No.212 2316-2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5K] [下载次数:7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周欣;宋宁;林景;弓宝;
目的 探讨薰衣草挥发油吸入助睡眠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氯苯丙氨酸模型组(300 mg·kg~(-1))、地西泮对照组(2.5 mg·kg~(-1))及薰衣草挥发油低剂量组(4μL)、中剂量组(8μL)、高剂量组(16μL);采用自制熏香仪加热熏香给药,1次·d~(-1),1 h/次,连续7 d。观察熏香吸入后小鼠行为学变化并进行评价;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动物脑内海马区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_A)、五羟色胺(5-HT)以及腺苷(AD)等神经递质水平,并对GABA_A/Glu值进行评估;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熏香对谷氨酸受体(GluR1)及囊泡谷氨酸转运蛋白(VGluT1)表达的影响。结果 薰衣草挥发油各组熏香吸入均可显著提高失眠模型小鼠入睡效率和时长(P<0.05,P<0.01);熏香中剂量组可显著减少失眠模型小鼠活动路程且增加静止时间(P<0.05,P<0.01),熏香高剂量组可减少失眠模型小鼠活动路程和运动速度(P<0.05,P<0.01),且增加静止时间(P<0.01);可显著升高Glu、GABA_A、5-HT及AD的递质水平(P<0.05或P<0.01),同时上调GABA_A与Glu的比值(P<0.05或P<0.01);可显著升高海马组织中GluR1及VGluT1相关蛋白的表达。结论 薰衣草挥发油熏香吸入具有助睡眠的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神经递质的分泌、GABA_A/Glu分泌平衡以及影响Glu合成代谢和转运有关。
2023年09期 v.21;No.212 2316-2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5K] [下载次数:7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楠;高太祥;张洪雄;赵峰;裴晓丽;王瑞;
目的 建立安神助眠药茶活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并评价安神助眠药茶作为药茶开发利用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安神助眠药茶中酸枣仁皂苷A及斯皮诺素的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多糖的含量。小鼠急性毒性实验和30 d喂养实验按照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进行。结果 安神助眠药茶中酸枣仁皂苷A和斯皮诺素总含量为1.094mg·g~(-1),总多糖的含量为13.68 mg·g~(-1);安神助眠药茶对小鼠急性毒性最大剂量为960 g·kg~(-1),按急性毒性分级,属无毒级;30 d喂养实验表明安神助眠茶对大鼠的血液生化指标、脏器指数等指标无不良影响。解剖后观察心、肝、脾、肺、肾均未见组织病理学改变。结论 建立的药茶活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良好,在本研究条件下,安神助眠药茶符合食品安全性评价标准的要求。
2023年09期 v.21;No.212 2322-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2K] [下载次数:6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楠;高太祥;张洪雄;赵峰;裴晓丽;王瑞;
目的 建立安神助眠药茶活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并评价安神助眠药茶作为药茶开发利用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安神助眠药茶中酸枣仁皂苷A及斯皮诺素的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多糖的含量。小鼠急性毒性实验和30 d喂养实验按照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进行。结果 安神助眠药茶中酸枣仁皂苷A和斯皮诺素总含量为1.094mg·g~(-1),总多糖的含量为13.68 mg·g~(-1);安神助眠药茶对小鼠急性毒性最大剂量为960 g·kg~(-1),按急性毒性分级,属无毒级;30 d喂养实验表明安神助眠茶对大鼠的血液生化指标、脏器指数等指标无不良影响。解剖后观察心、肝、脾、肺、肾均未见组织病理学改变。结论 建立的药茶活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良好,在本研究条件下,安神助眠药茶符合食品安全性评价标准的要求。
2023年09期 v.21;No.212 2322-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2K] [下载次数:6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胡宪龙;苏厚霖;邱圣楷;张倩;熊炜;李颖;
目的 制备姜黄素纳米介孔缓释载药系统并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优化,评价载药系统的相关表征及缓释性能。方法 采用动态吸附法制备姜黄素纳米介孔缓释载药系统,以载药率和包封率作为评价指标,以正交设计优化处方及工艺。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粒径等方法进行表征。最后对姜黄素纳米介孔载药系统的溶解度与累积溶出率进行考察。以MTT法考察姜黄素和姜黄素纳米介孔载药系统对A549细胞和MCF-7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性。使用Dil和Hoechst-33258染色A549细胞,考察细胞摄取能力。结果 最优制备工艺:药物载体-投料比为5∶1,载药温度为30℃,溶剂为80%乙醇。此条件下制备的载药系统载药量为78.17%,包封率为98.23%。体外溶出实验结果表明姜黄素纳米介孔载药系统在一定时间内具有缓释作用。姜黄素纳米介孔载药系统不仅对A549和MCF-7细胞的抑制率均高于姜黄素,而且还具有更优异的摄取能力。结论 所制备的姜黄素纳米介孔缓释载药系统具有较高的包封率和载药量,相较于游离姜黄素具有更高的溶解度、体外溶出、体外细胞毒性和摄取能力。
2023年09期 v.21;No.212 2328-2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0K] [下载次数:6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胡宪龙;苏厚霖;邱圣楷;张倩;熊炜;李颖;
目的 制备姜黄素纳米介孔缓释载药系统并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优化,评价载药系统的相关表征及缓释性能。方法 采用动态吸附法制备姜黄素纳米介孔缓释载药系统,以载药率和包封率作为评价指标,以正交设计优化处方及工艺。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粒径等方法进行表征。最后对姜黄素纳米介孔载药系统的溶解度与累积溶出率进行考察。以MTT法考察姜黄素和姜黄素纳米介孔载药系统对A549细胞和MCF-7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性。使用Dil和Hoechst-33258染色A549细胞,考察细胞摄取能力。结果 最优制备工艺:药物载体-投料比为5∶1,载药温度为30℃,溶剂为80%乙醇。此条件下制备的载药系统载药量为78.17%,包封率为98.23%。体外溶出实验结果表明姜黄素纳米介孔载药系统在一定时间内具有缓释作用。姜黄素纳米介孔载药系统不仅对A549和MCF-7细胞的抑制率均高于姜黄素,而且还具有更优异的摄取能力。结论 所制备的姜黄素纳米介孔缓释载药系统具有较高的包封率和载药量,相较于游离姜黄素具有更高的溶解度、体外溶出、体外细胞毒性和摄取能力。
2023年09期 v.21;No.212 2328-2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0K] [下载次数:6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芳;厉祯;淦新悦;沈敏华;
目的 制备搭载抗菌肽LL37的固体脂质纳米粒(LL37-SLNs),对配方进行优化、表征和评价。方法 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的方法制备17个批次的LL37-SLNs,以硬脂酸、软磷脂和表面活性剂Myrj52作为自变量,平均粒径和包封率作为因变量,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配方,并进行表征和评价。结果 通过Design Expert 12.0软件对回归方程分析得到最佳配方为硬脂酸300 mg、软磷脂150 mg、Myrj52 250 mg。对优化后的LL37-SLNs进行表征和评价,结果显示载药量为(2.92±0.06)%,包封率为(86.87±0.26)%,平均粒径为(221.7±1.3)nm,Zeta电位为(-30.4±0.2)mV,多分散指数为(0.233±0.012)。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其外观规则,粒径均一。LL37-SLNs的体外释药曲线表现出良好的缓释能力,体外抗菌活性研究显示出持久的抗菌特性,且在-20℃可稳定储存60 d。结论 LL37-SLNs配方合理,颗粒分布均一、稳定,包封率佳,体外释放和抗菌活性良好。
2023年09期 v.21;No.212 2335-2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9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芳;厉祯;淦新悦;沈敏华;
目的 制备搭载抗菌肽LL37的固体脂质纳米粒(LL37-SLNs),对配方进行优化、表征和评价。方法 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的方法制备17个批次的LL37-SLNs,以硬脂酸、软磷脂和表面活性剂Myrj52作为自变量,平均粒径和包封率作为因变量,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配方,并进行表征和评价。结果 通过Design Expert 12.0软件对回归方程分析得到最佳配方为硬脂酸300 mg、软磷脂150 mg、Myrj52 250 mg。对优化后的LL37-SLNs进行表征和评价,结果显示载药量为(2.92±0.06)%,包封率为(86.87±0.26)%,平均粒径为(221.7±1.3)nm,Zeta电位为(-30.4±0.2)mV,多分散指数为(0.233±0.012)。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其外观规则,粒径均一。LL37-SLNs的体外释药曲线表现出良好的缓释能力,体外抗菌活性研究显示出持久的抗菌特性,且在-20℃可稳定储存60 d。结论 LL37-SLNs配方合理,颗粒分布均一、稳定,包封率佳,体外释放和抗菌活性良好。
2023年09期 v.21;No.212 2335-2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9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乔亚玲;孟昭军;刘亚蓉;宋霞;林鹏程;
目的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PLC-Q-OrbitrapMS)技术分析青海枸杞“柴杞1号”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Waters UPLC BEH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0.1%甲酸溶液-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5m L·min~(-1),柱温30℃,进样量5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模式进行检测,根据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及碎片信息,结合数据库匹配和相关文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鉴定出青海枸杞“柴杞1号”中的60个化学成分,包括22个萜类化合物,9个黄酮类化合物,6个生物碱类化合物,2个酚类化合物,5个脂肪酰类化合物,5个苯丙素类化合物,3个氨基酸衍生物,3个脂肪酸类化合物,1个脂类化合物和4个其他化合物。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为青海枸杞“柴杞1号”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2023年09期 v.21;No.212 2342-2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0K] [下载次数:6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乔亚玲;孟昭军;刘亚蓉;宋霞;林鹏程;
目的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PLC-Q-OrbitrapMS)技术分析青海枸杞“柴杞1号”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Waters UPLC BEH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0.1%甲酸溶液-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5m L·min~(-1),柱温30℃,进样量5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模式进行检测,根据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及碎片信息,结合数据库匹配和相关文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鉴定出青海枸杞“柴杞1号”中的60个化学成分,包括22个萜类化合物,9个黄酮类化合物,6个生物碱类化合物,2个酚类化合物,5个脂肪酰类化合物,5个苯丙素类化合物,3个氨基酸衍生物,3个脂肪酸类化合物,1个脂类化合物和4个其他化合物。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为青海枸杞“柴杞1号”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2023年09期 v.21;No.212 2342-2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0K] [下载次数:6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英俊;吴样明;饶小勇;况弯弯;何雁;江婷;张尧;罗晓健;
目的 优选经典名方五味消毒饮的干燥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冷冻干燥、喷雾干燥、带式干燥、减压干燥4种方法制备五味消毒饮浸膏粉,以5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构建的浸膏粉物理指纹图谱及指标成分含量为评价指标,比较不同干燥方法对五味消毒饮浸膏粉物理性质和指标成分的影响。结果 喷雾干燥与冷冻干燥浸膏粉的指标成分与煎煮液最为相似,明显优于带式干燥、减压干燥,且喷雾干燥浸膏粉流动性、可压性最好。结论 不同干燥方法对五味消毒饮浸膏粉物理指纹图谱及指标成分均有较大影响,其中喷雾干燥制备的浸膏粉流动性、可压性最优且不影响指标成分含量,因此本研究认为喷雾干燥更适用于五味消毒饮浸膏粉的产业化生产。
2023年09期 v.21;No.212 2348-2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7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英俊;吴样明;饶小勇;况弯弯;何雁;江婷;张尧;罗晓健;
目的 优选经典名方五味消毒饮的干燥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冷冻干燥、喷雾干燥、带式干燥、减压干燥4种方法制备五味消毒饮浸膏粉,以5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构建的浸膏粉物理指纹图谱及指标成分含量为评价指标,比较不同干燥方法对五味消毒饮浸膏粉物理性质和指标成分的影响。结果 喷雾干燥与冷冻干燥浸膏粉的指标成分与煎煮液最为相似,明显优于带式干燥、减压干燥,且喷雾干燥浸膏粉流动性、可压性最好。结论 不同干燥方法对五味消毒饮浸膏粉物理指纹图谱及指标成分均有较大影响,其中喷雾干燥制备的浸膏粉流动性、可压性最优且不影响指标成分含量,因此本研究认为喷雾干燥更适用于五味消毒饮浸膏粉的产业化生产。
2023年09期 v.21;No.212 2348-2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7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晓昂;王云;李友明;田纪祥;
目的 初步探讨林下山参联合米糠脂肪烷醇抗疲劳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组合效应系数方法评估林下山参联合米糠脂肪烷醇抗疲劳协同增效作用;通过小鼠负重游泳实验评估林下山参联合米糠脂肪烷醇抗疲劳的功效,并测定与疲劳相关的多个体内指标,探索抗疲劳可能的作用机制;通过液相-质谱联用主要成分和入血成分分析,结合网络药理学初步解析林下山参联合米糠脂肪烷醇抗疲劳的可能作用机制与药效物质基础。结果 林下山参联合米糠脂肪烷醇的组合效应系数在0.6~0.8,具有中等协同增效作用;林下山参联合米糠脂肪烷醇可以延长小鼠力竭游泳的时间,降低血浆中尿素氮和乳酸的含量和脑组织中5-羟色胺的含量,升高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储备水平。成分分析表明,共有9个主要原形成分吸收入血。进一步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发现,其主要通过干预Serotonergic synapse通路发挥抗疲劳功效,4个入血的人参皂苷及三十二碳脂肪烷醇、三十碳脂肪烷醇、二十八碳脂肪烷醇可能是抗疲劳的药效成分。结论 林下山参联合米糠脂肪烷醇可以通过调控多靶点、多途径实现抗疲劳功效,为两者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依据。
2023年09期 v.21;No.212 2354-2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4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晓昂;王云;李友明;田纪祥;
目的 初步探讨林下山参联合米糠脂肪烷醇抗疲劳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组合效应系数方法评估林下山参联合米糠脂肪烷醇抗疲劳协同增效作用;通过小鼠负重游泳实验评估林下山参联合米糠脂肪烷醇抗疲劳的功效,并测定与疲劳相关的多个体内指标,探索抗疲劳可能的作用机制;通过液相-质谱联用主要成分和入血成分分析,结合网络药理学初步解析林下山参联合米糠脂肪烷醇抗疲劳的可能作用机制与药效物质基础。结果 林下山参联合米糠脂肪烷醇的组合效应系数在0.6~0.8,具有中等协同增效作用;林下山参联合米糠脂肪烷醇可以延长小鼠力竭游泳的时间,降低血浆中尿素氮和乳酸的含量和脑组织中5-羟色胺的含量,升高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储备水平。成分分析表明,共有9个主要原形成分吸收入血。进一步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发现,其主要通过干预Serotonergic synapse通路发挥抗疲劳功效,4个入血的人参皂苷及三十二碳脂肪烷醇、三十碳脂肪烷醇、二十八碳脂肪烷醇可能是抗疲劳的药效成分。结论 林下山参联合米糠脂肪烷醇可以通过调控多靶点、多途径实现抗疲劳功效,为两者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依据。
2023年09期 v.21;No.212 2354-2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4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王晶萍;夏颖;李耕;严菲;陈民辉;冯芳;
目的 建立恩格列净片的溶出度测定方法,并通过相似因子f_2法评价仿制制剂与参比制剂的溶出曲线相似性。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RX-C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水-乙腈-三氟乙酸(70∶30∶0.05),流速为1.5 mL·min~(-1),检测波长为275 nm。4种溶出介质分别为p H 1.0盐酸溶液、p H 4.5醋酸盐缓冲液、p H 6.8磷酸盐缓冲液和水,溶出介质体积为900 mL,采用桨法,转速为50 r·min~(-1),分别测定恩格列净片的溶出曲线,并比较仿制制剂与参比制剂体外溶出行为的相似性。结果 方法学验证结果均符合检测要求。12批恩格列净片仿制制剂与参比制剂在4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行为均相似。结论 本研究为恩格列净片溶出曲线测定的方法选择提供了思路,同时也为恩格列净片的质量一致性评价提供参考。
2023年09期 v.21;No.212 2362-2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3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晶萍;夏颖;李耕;严菲;陈民辉;冯芳;
目的 建立恩格列净片的溶出度测定方法,并通过相似因子f_2法评价仿制制剂与参比制剂的溶出曲线相似性。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RX-C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水-乙腈-三氟乙酸(70∶30∶0.05),流速为1.5 mL·min~(-1),检测波长为275 nm。4种溶出介质分别为p H 1.0盐酸溶液、p H 4.5醋酸盐缓冲液、p H 6.8磷酸盐缓冲液和水,溶出介质体积为900 mL,采用桨法,转速为50 r·min~(-1),分别测定恩格列净片的溶出曲线,并比较仿制制剂与参比制剂体外溶出行为的相似性。结果 方法学验证结果均符合检测要求。12批恩格列净片仿制制剂与参比制剂在4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行为均相似。结论 本研究为恩格列净片溶出曲线测定的方法选择提供了思路,同时也为恩格列净片的质量一致性评价提供参考。
2023年09期 v.21;No.212 2362-2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3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晓红;刘冬涵;杨雪颖;杨天姿;白洁;杜守颖;
目的 优选经典名方苓桂术甘汤的提取方法。方法 以特征图谱相似度、肉桂酸含量、甘草苷含量、甘草酸含量、出膏率为综合考察指标,单因素筛选提取工艺参数,包括提取方法、加水倍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4个因素,进一步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DesignExpert 8.0.6软件统计分析,优化苓桂术甘汤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 苓桂术甘汤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水倍量5倍;回流时间1 h;提取次数1次。此时,处方量干膏粉中肉桂酸含量为0.05 g,甘草苷含量为0.13 g,甘草酸含量为0.34 g,均在基准样品质量标准范围内。与基准样品特征图谱相似度为0.995,出膏率为18.72%。结论 苓桂术甘汤提取工艺稳定,所得制剂中间体——干膏粉与基准样品质量属性较接近,可为后续开发研究奠定基础。
2023年09期 v.21;No.212 2367-23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6K] [下载次数:6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胡晓红;刘冬涵;杨雪颖;杨天姿;白洁;杜守颖;
目的 优选经典名方苓桂术甘汤的提取方法。方法 以特征图谱相似度、肉桂酸含量、甘草苷含量、甘草酸含量、出膏率为综合考察指标,单因素筛选提取工艺参数,包括提取方法、加水倍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4个因素,进一步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DesignExpert 8.0.6软件统计分析,优化苓桂术甘汤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 苓桂术甘汤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水倍量5倍;回流时间1 h;提取次数1次。此时,处方量干膏粉中肉桂酸含量为0.05 g,甘草苷含量为0.13 g,甘草酸含量为0.34 g,均在基准样品质量标准范围内。与基准样品特征图谱相似度为0.995,出膏率为18.72%。结论 苓桂术甘汤提取工艺稳定,所得制剂中间体——干膏粉与基准样品质量属性较接近,可为后续开发研究奠定基础。
2023年09期 v.21;No.212 2367-23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6K] [下载次数:6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道政;鄂环宇;丁国钰;
目的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和分子网络整合技术联合应用的快速分析方法分别鉴定川黄柏与关黄柏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Agilent C18色谱柱(100 mm×4.5 mm,1.8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通过三重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检测数据,根据MS/MS碎片模式的相似性创建分子网络,在正离子模式下,将拥有相似结构的分子簇运用MSDIAL软件筛选出来。最后结合保留时间信息、高分辨质谱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MS/MS碎片信息,并根据相关文献和分子网络进行比对,分别对川黄柏、关黄柏中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准确鉴定。结果 在川黄柏、关黄柏中共鉴定出22种化学成分,并通过质谱的积分面积确定了两者的相对峰面积比例为2.08∶1。通过分子网络分析发现川黄柏中存在很多响应较低的未被鉴定出的生物碱类成分,而木兰花碱同系物多出现于关黄柏中,并且关黄柏中的巴马汀的离子响应较川黄柏更高。结论 该方法可为关黄柏、川黄柏的质量控制、基准物质以及药效物质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也可用于两者化学成分的快速定性分析。
2023年09期 v.21;No.212 2373-2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9K] [下载次数:1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道政;鄂环宇;丁国钰;
目的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和分子网络整合技术联合应用的快速分析方法分别鉴定川黄柏与关黄柏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Agilent C18色谱柱(100 mm×4.5 mm,1.8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通过三重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检测数据,根据MS/MS碎片模式的相似性创建分子网络,在正离子模式下,将拥有相似结构的分子簇运用MSDIAL软件筛选出来。最后结合保留时间信息、高分辨质谱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MS/MS碎片信息,并根据相关文献和分子网络进行比对,分别对川黄柏、关黄柏中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准确鉴定。结果 在川黄柏、关黄柏中共鉴定出22种化学成分,并通过质谱的积分面积确定了两者的相对峰面积比例为2.08∶1。通过分子网络分析发现川黄柏中存在很多响应较低的未被鉴定出的生物碱类成分,而木兰花碱同系物多出现于关黄柏中,并且关黄柏中的巴马汀的离子响应较川黄柏更高。结论 该方法可为关黄柏、川黄柏的质量控制、基准物质以及药效物质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也可用于两者化学成分的快速定性分析。
2023年09期 v.21;No.212 2373-2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9K] [下载次数:1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邓晓兰;王思琴;李馥伶;陈晓亮;侯廷幸;朱文全;
目的 采用一步水热合成法制备C_(60)/Fe_3O_4-Dox磁性纳米递药系统并考察其磁热性能。方法 选择富勒烯(C_(60))作为超顺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的载体,采用一步水热合成法制备C_(60)/Fe_3O_4纳米载体;通过吸附法装载阿霉素(Dox)构建了C_(60)/Fe_3O_4-Dox磁性纳米递药系统;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透射电镜(TEM)和马尔文粒度分析仪等方法对纳米载体进行结构表征;利用红外热成像仪考察不同功率、浓度、质量分数以及介质对C_(60)/Fe_3O_4-Dox磁性纳米递药系统磁热性能的影响;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C_(60)/40%Fe_3O_4-Dox对4T1细胞活力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测量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表征显示成功制备C_(60)/Fe_3O_4纳米载体,且载药后粒径由44.61 nm增至61.85 nm,载药量6.21%,包封率74.09%。30 mg·m L~(-1)的C_(60)/40%Fe_3O_4-Dox分散液在外加磁场(210 V,350 W)作用下于6 min内升温达到42~46℃的目标温度范围。在模拟不同pH的体内环境中,C_(60)/40%Fe_3O_4-Dox磁性纳米递药系统在肿瘤弱酸性条件下的升温效果优于生理盐水以及弱碱性体液环境。C_(60)/40%Fe_3O_4对4T1细胞无明显毒性,通过磁热疗作用显著抑制细胞增殖(P <0.05),C_(60)/40%Fe_3O_4-Dox使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 <0.01)。结论 制备的C_(60)/Fe_3O_4-Dox磁性纳米递药系统在交变磁场中,C_(60)/Fe_3O_4分散液的升温效果与其浓度、Fe_3O_4质量分数和磁场功率成正相关;细胞实验证实其具备较好的生物安全性,且在外加磁场作用下,C_(60)/40%Fe_3O_4-Dox通过磁热疗效应与Dox协同作用可显著诱导4T1细胞凋亡。
2023年09期 v.21;No.212 2379-2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1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邓晓兰;王思琴;李馥伶;陈晓亮;侯廷幸;朱文全;
目的 采用一步水热合成法制备C_(60)/Fe_3O_4-Dox磁性纳米递药系统并考察其磁热性能。方法 选择富勒烯(C_(60))作为超顺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的载体,采用一步水热合成法制备C_(60)/Fe_3O_4纳米载体;通过吸附法装载阿霉素(Dox)构建了C_(60)/Fe_3O_4-Dox磁性纳米递药系统;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透射电镜(TEM)和马尔文粒度分析仪等方法对纳米载体进行结构表征;利用红外热成像仪考察不同功率、浓度、质量分数以及介质对C_(60)/Fe_3O_4-Dox磁性纳米递药系统磁热性能的影响;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C_(60)/40%Fe_3O_4-Dox对4T1细胞活力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测量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表征显示成功制备C_(60)/Fe_3O_4纳米载体,且载药后粒径由44.61 nm增至61.85 nm,载药量6.21%,包封率74.09%。30 mg·m L~(-1)的C_(60)/40%Fe_3O_4-Dox分散液在外加磁场(210 V,350 W)作用下于6 min内升温达到42~46℃的目标温度范围。在模拟不同pH的体内环境中,C_(60)/40%Fe_3O_4-Dox磁性纳米递药系统在肿瘤弱酸性条件下的升温效果优于生理盐水以及弱碱性体液环境。C_(60)/40%Fe_3O_4对4T1细胞无明显毒性,通过磁热疗作用显著抑制细胞增殖(P <0.05),C_(60)/40%Fe_3O_4-Dox使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 <0.01)。结论 制备的C_(60)/Fe_3O_4-Dox磁性纳米递药系统在交变磁场中,C_(60)/Fe_3O_4分散液的升温效果与其浓度、Fe_3O_4质量分数和磁场功率成正相关;细胞实验证实其具备较好的生物安全性,且在外加磁场作用下,C_(60)/40%Fe_3O_4-Dox通过磁热疗效应与Dox协同作用可显著诱导4T1细胞凋亡。
2023年09期 v.21;No.212 2379-2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1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侯继鹏;时晓燕;张业华;王凯;郝贵周;张贵民;
目的 建立UPLC-MS/MS法测定酮咯酸氨丁三醇中的基因毒性杂质2-[4-苯甲酰基-1-(2-氯乙基)-1H-吡咯-2-基]乙酸乙酯。方法 色谱柱采用ACQUITY BEH C18柱(2.1mm×50 mm,1.7μm),流动相为0.1%甲酸溶液-乙腈(60∶40),等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电离源(ESI),正离子模式采集,多反应监测(MRM)模式。结果 2-[4-苯甲酰基-1-(2-氯乙基)-1H-吡咯-2-基]乙酸乙酯在0.0771~1.5410 ng·mL~(-1)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在104.4%~108.2%,RSD均小于5%。定量限与检测限分别为0.0771、0.0231ng·mL~(-1)。结论 建立的方法准确、简便、快速、灵敏度高、专属性强,能有效测定酮咯酸氨丁三醇中2-[4-苯甲酰基-1-(2-氯乙基)-1H-吡咯-2-基]乙酸乙酯的含量,为酮咯酸氨丁三醇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2023年09期 v.21;No.212 2424-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5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侯继鹏;时晓燕;张业华;王凯;郝贵周;张贵民;
目的 建立UPLC-MS/MS法测定酮咯酸氨丁三醇中的基因毒性杂质2-[4-苯甲酰基-1-(2-氯乙基)-1H-吡咯-2-基]乙酸乙酯。方法 色谱柱采用ACQUITY BEH C18柱(2.1mm×50 mm,1.7μm),流动相为0.1%甲酸溶液-乙腈(60∶40),等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电离源(ESI),正离子模式采集,多反应监测(MRM)模式。结果 2-[4-苯甲酰基-1-(2-氯乙基)-1H-吡咯-2-基]乙酸乙酯在0.0771~1.5410 ng·mL~(-1)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在104.4%~108.2%,RSD均小于5%。定量限与检测限分别为0.0771、0.0231ng·mL~(-1)。结论 建立的方法准确、简便、快速、灵敏度高、专属性强,能有效测定酮咯酸氨丁三醇中2-[4-苯甲酰基-1-(2-氯乙基)-1H-吡咯-2-基]乙酸乙酯的含量,为酮咯酸氨丁三醇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2023年09期 v.21;No.212 2424-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5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周颖;刘雁鸣;郑金凤;赵勇;刘杨;谢莹莹;张悦;蒋贇;石蓉;
目的 对药用辅料乳酸的质量及现行质量标准进行评价和分析,为该品种的安全监管和质量标准完善提供参考。方法 对抽检样品进行法定检验,开展了旋光性、乳酸单体、聚合体和有关物质、残留溶剂、有机酸和糖、元素杂质、氰化物、乙醚不溶物及影响因素试验等探索性研究。结果 法定检验结果显示,20批乳酸中2批不合格,合格率90.0%。建立了液相色谱法测定有关物质,部分样品有关物质检出量较高;乳酸中残留溶剂、有机酸和糖、元素杂质和氰化物的控制较好;现行标准缺失对旋光性、乳酸单体、有关物质及乙醚不溶物的控制;起始原料的质量是决定成品乳酸质量的重要因素。结论 乳酸总体质量一般,建议生产企业选择杂质更少的原料,优化生产工艺,建议修订现行质量标准,同时药监部门应加强对生产企业药用辅料使用的监管。
2023年09期 v.21;No.212 2428-2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2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周颖;刘雁鸣;郑金凤;赵勇;刘杨;谢莹莹;张悦;蒋贇;石蓉;
目的 对药用辅料乳酸的质量及现行质量标准进行评价和分析,为该品种的安全监管和质量标准完善提供参考。方法 对抽检样品进行法定检验,开展了旋光性、乳酸单体、聚合体和有关物质、残留溶剂、有机酸和糖、元素杂质、氰化物、乙醚不溶物及影响因素试验等探索性研究。结果 法定检验结果显示,20批乳酸中2批不合格,合格率90.0%。建立了液相色谱法测定有关物质,部分样品有关物质检出量较高;乳酸中残留溶剂、有机酸和糖、元素杂质和氰化物的控制较好;现行标准缺失对旋光性、乳酸单体、有关物质及乙醚不溶物的控制;起始原料的质量是决定成品乳酸质量的重要因素。结论 乳酸总体质量一般,建议生产企业选择杂质更少的原料,优化生产工艺,建议修订现行质量标准,同时药监部门应加强对生产企业药用辅料使用的监管。
2023年09期 v.21;No.212 2428-2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2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田欢;祁庆瑞;翟秉涛;赵锋;岳宝森;张维英;
目的 建立一测多评法(QAMS)同时测定羌活胜湿汤中绿原酸、升麻素苷、阿魏酸、洋川芎内酯Ⅰ、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甘草酸铵的含量。方法 采用COSMOSIL Packed Column5C18-MS-Ⅱ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2%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各成分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 0.999)。以甘草酸铵为参照物,绿原酸、升麻素苷、阿魏酸、洋川芎内酯Ⅰ、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校正因子分别为0.6155、0.1310、0.4729、0.2063、0.0969,并计算各成分含量,同时采用外标法(ESM)测定6个成分的含量,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建立了羌活胜湿汤中绿原酸、升麻素苷、阿魏酸、洋川芎内酯Ⅰ、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甘草酸铵6个成分的QAMS测定方法,该法可用于羌活胜湿汤的质量控制。
2023年09期 v.21;No.212 2433-2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8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田欢;祁庆瑞;翟秉涛;赵锋;岳宝森;张维英;
目的 建立一测多评法(QAMS)同时测定羌活胜湿汤中绿原酸、升麻素苷、阿魏酸、洋川芎内酯Ⅰ、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甘草酸铵的含量。方法 采用COSMOSIL Packed Column5C18-MS-Ⅱ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2%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各成分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 0.999)。以甘草酸铵为参照物,绿原酸、升麻素苷、阿魏酸、洋川芎内酯Ⅰ、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校正因子分别为0.6155、0.1310、0.4729、0.2063、0.0969,并计算各成分含量,同时采用外标法(ESM)测定6个成分的含量,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建立了羌活胜湿汤中绿原酸、升麻素苷、阿魏酸、洋川芎内酯Ⅰ、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甘草酸铵6个成分的QAMS测定方法,该法可用于羌活胜湿汤的质量控制。
2023年09期 v.21;No.212 2433-2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8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吴秋云;陈民辉;曹玲;
目的 建立氟马西尼注射液中多种金属元素检测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方法 选用钪(Sc)、钇(Y)、铟(In)、铋(Bi)作为内标,ICP-MS法同时测定氟马西尼注射液中镁(Mg)、铬(Cr)、铜(Cu)、锌(Zn)、砷(As)、锑(Sb)、镉(Cd)、铅(Pb)8种元素的含量。结果 对于所测元素,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0.9997,加样回收率在86.0%~106.3%,重复性试验RSD在2.6%~4.8%(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日常监测氟马西尼注射液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2023年09期 v.21;No.212 2439-2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9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吴秋云;陈民辉;曹玲;
目的 建立氟马西尼注射液中多种金属元素检测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方法 选用钪(Sc)、钇(Y)、铟(In)、铋(Bi)作为内标,ICP-MS法同时测定氟马西尼注射液中镁(Mg)、铬(Cr)、铜(Cu)、锌(Zn)、砷(As)、锑(Sb)、镉(Cd)、铅(Pb)8种元素的含量。结果 对于所测元素,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0.9997,加样回收率在86.0%~106.3%,重复性试验RSD在2.6%~4.8%(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日常监测氟马西尼注射液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2023年09期 v.21;No.212 2439-2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9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柴天川;段吉平;段琼;苏静;王彦刚;
目的 研究太行菊的性状和显微特征,为其原植物鉴别和药材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性状及显微鉴定方法对太行菊根、茎、叶柄的横切面及粉末的显微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太行菊的茎细圆柱状,弧状弯曲;叶二回羽状全裂,末回裂片狭窄;头状花序总苞浅盘状,具舌状花和管状花,冠毛芒片状且全部集中在瘦果背面顶端。根、茎及叶柄横切面可见油管,非腺毛呈T型,可见鞋底状腺鳞;花粉粒近球形,外壁表面具刺状突起,具3孔沟。结论获得了太行菊的性状及显微特征,可为其物种鉴别和药材质量标准制订提供依据。
2023年09期 v.21;No.212 2442-2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1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柴天川;段吉平;段琼;苏静;王彦刚;
目的 研究太行菊的性状和显微特征,为其原植物鉴别和药材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性状及显微鉴定方法对太行菊根、茎、叶柄的横切面及粉末的显微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太行菊的茎细圆柱状,弧状弯曲;叶二回羽状全裂,末回裂片狭窄;头状花序总苞浅盘状,具舌状花和管状花,冠毛芒片状且全部集中在瘦果背面顶端。根、茎及叶柄横切面可见油管,非腺毛呈T型,可见鞋底状腺鳞;花粉粒近球形,外壁表面具刺状突起,具3孔沟。结论获得了太行菊的性状及显微特征,可为其物种鉴别和药材质量标准制订提供依据。
2023年09期 v.21;No.212 2442-2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1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玉畅;许煜晨;刘曼婷;胡盼祥;王开心;董晓旭;尹兴斌;倪健;曲昌海;
目的 建立景参浓缩丸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对丹酚酸B、柚皮苷、新橙皮苷进行含量测定。方法 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8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5℃;进样量10μL,根据11批样品的色谱图数据建立景参浓缩丸的指纹图谱并确立共有峰;通过HPLC法测定基准样品中丹酚酸B、柚皮苷、新橙皮苷的含量。结果 11批景参浓缩丸的HPLC图谱中有23个共有峰,相似度> 0.99,指认了其中红景天苷、特女贞苷、丹酚酸B、柳穿鱼叶苷、柚皮苷、新橙皮苷、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Ⅱ_A 9个色谱峰成分;所建立的3种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稳定性、重复性、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良好,符合要求。结论 所建立的景参浓缩丸HPLC指纹图谱和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可为景参浓缩丸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2023年09期 v.21;No.212 2448-24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6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玉畅;许煜晨;刘曼婷;胡盼祥;王开心;董晓旭;尹兴斌;倪健;曲昌海;
目的 建立景参浓缩丸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对丹酚酸B、柚皮苷、新橙皮苷进行含量测定。方法 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8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5℃;进样量10μL,根据11批样品的色谱图数据建立景参浓缩丸的指纹图谱并确立共有峰;通过HPLC法测定基准样品中丹酚酸B、柚皮苷、新橙皮苷的含量。结果 11批景参浓缩丸的HPLC图谱中有23个共有峰,相似度> 0.99,指认了其中红景天苷、特女贞苷、丹酚酸B、柳穿鱼叶苷、柚皮苷、新橙皮苷、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Ⅱ_A 9个色谱峰成分;所建立的3种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稳定性、重复性、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良好,符合要求。结论 所建立的景参浓缩丸HPLC指纹图谱和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可为景参浓缩丸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2023年09期 v.21;No.212 2448-24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6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发;李继;杜玮;妙苗;刘雪峰;乔荣霞;
目的 优化多潘立酮片有关物质检测方法,并与原研药进行有关物质一致性评价研究。方法 采用资生堂MG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5%乙酸铵溶液-0.5%乙酸铵溶液(用冰乙酸调节pH值为4.5),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85 nm,柱温为35℃。已知杂质为加校正因子的自身对照法,未知杂质为不加校正因子的自身对照法。取62批样品置于温度40℃、相对湿度75%条件下放置6个月,分别于第1、3、6个月取样测定有关物质。结果 在建立的色谱条件下,主峰与已知杂质峰及其他未知杂质峰分离良好,各已知杂质的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93.15%~107.53%。62批次样品中,有42批次样品中检出基因毒性杂质1-(3-氯丙基)-1,3二氢苯并咪唑-2-酮(杂质G),其他单个杂质量均≤0.16%,杂质总量≤0.45%。在加速6个月过程中,所有样品杂质A、杂质C均有增大趋势,其他杂质无明显变化。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好,可用于多潘立酮片中有关物质的分析研究。
2023年09期 v.21;No.212 2454-2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0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发;李继;杜玮;妙苗;刘雪峰;乔荣霞;
目的 优化多潘立酮片有关物质检测方法,并与原研药进行有关物质一致性评价研究。方法 采用资生堂MG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5%乙酸铵溶液-0.5%乙酸铵溶液(用冰乙酸调节pH值为4.5),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85 nm,柱温为35℃。已知杂质为加校正因子的自身对照法,未知杂质为不加校正因子的自身对照法。取62批样品置于温度40℃、相对湿度75%条件下放置6个月,分别于第1、3、6个月取样测定有关物质。结果 在建立的色谱条件下,主峰与已知杂质峰及其他未知杂质峰分离良好,各已知杂质的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93.15%~107.53%。62批次样品中,有42批次样品中检出基因毒性杂质1-(3-氯丙基)-1,3二氢苯并咪唑-2-酮(杂质G),其他单个杂质量均≤0.16%,杂质总量≤0.45%。在加速6个月过程中,所有样品杂质A、杂质C均有增大趋势,其他杂质无明显变化。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好,可用于多潘立酮片中有关物质的分析研究。
2023年09期 v.21;No.212 2454-2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0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谢莹莹;赵勇;肖菁;石蓉;尹林高;张悦;郑金凤;
目的 建立离子色谱法测定聚乙二醇6000中的10种有机酸和无机阴离子含量。方法采用IonPac AS11-HC(250 mm×4 mm,9μm)分析柱,以KOH淋洗液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0 mL·min-1,进样量25μL,选择电导检测器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10种有机酸和无机阴离子的峰面积与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回收率为93.4%~100.6%,RSD为0.60%~2.6%。结论 本方法检出限低、重现性好,可用于聚乙二醇6000中有机酸和无机阴离子含量的控制。
2023年09期 v.21;No.212 2458-2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8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谢莹莹;赵勇;肖菁;石蓉;尹林高;张悦;郑金凤;
目的 建立离子色谱法测定聚乙二醇6000中的10种有机酸和无机阴离子含量。方法采用IonPac AS11-HC(250 mm×4 mm,9μm)分析柱,以KOH淋洗液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0 mL·min-1,进样量25μL,选择电导检测器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10种有机酸和无机阴离子的峰面积与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回收率为93.4%~100.6%,RSD为0.60%~2.6%。结论 本方法检出限低、重现性好,可用于聚乙二醇6000中有机酸和无机阴离子含量的控制。
2023年09期 v.21;No.212 2458-2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8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邢雪敏;刘葵葵;李欣;刘梦瑶;张琳;
目的 建立离子色谱法测定布洛芬原料药中2-氯丙酸根及2,2-二氯丙酸根的含量。方法 采用Thermo Dionex IonPac AS18(4 mm×250 mm)色谱柱,以20 mmol·L~(-1)氢氧化钾溶液为淋洗液,流速为1.0 mL·min~(-1),进样体积为25μL;采用抑制电导检测法,抑制电流为52 mA。结果 2-氯丙酸根离子在0.004 86~4.86μg·m L~(-1)内,2,2-二氯丙酸根离子在0.0400~4.00μg·m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2-氯丙酸根离子、2,2-二氯丙酸根离子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4.4%、101.6%,RSD分别为0.40%、1.8%。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快速,适用于布洛芬原料药中2-氯丙酸根及2,2-二氯丙酸根的含量测定。
2023年09期 v.21;No.212 2463-2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2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邢雪敏;刘葵葵;李欣;刘梦瑶;张琳;
目的 建立离子色谱法测定布洛芬原料药中2-氯丙酸根及2,2-二氯丙酸根的含量。方法 采用Thermo Dionex IonPac AS18(4 mm×250 mm)色谱柱,以20 mmol·L~(-1)氢氧化钾溶液为淋洗液,流速为1.0 mL·min~(-1),进样体积为25μL;采用抑制电导检测法,抑制电流为52 mA。结果 2-氯丙酸根离子在0.004 86~4.86μg·m L~(-1)内,2,2-二氯丙酸根离子在0.0400~4.00μg·m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2-氯丙酸根离子、2,2-二氯丙酸根离子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4.4%、101.6%,RSD分别为0.40%、1.8%。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快速,适用于布洛芬原料药中2-氯丙酸根及2,2-二氯丙酸根的含量测定。
2023年09期 v.21;No.212 2463-2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2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贵发;黎桃敏;林嘉明;张兰兰;王文丽;陈灶树;施文婷;张正;
目的 利用一测多评(QAMS)法同时测定刺五加配方颗粒中原儿茶酸、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紫丁香苷和刺五加苷E的含量。方法 采用UPLC法,以紫丁香苷作为内参物,计算原儿茶酸、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刺五加苷E的相对校正因子,并考察各成分相对校正因子的耐用性;同时利用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各成分含量并与外标一点法(ESM)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 在一定线性范围内,原儿茶酸、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刺五加苷E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0.788、2.358、2.229、2.718、2.558,重复性较好。QAMS法计算所得12批刺五加配方颗粒中原儿茶酸、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刺五加苷E的含量与ESM法实测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行,可节约对照品及检测成本,同时测定刺五加配方颗粒中6种成分的含量,为刺五加配方颗粒的多指标成分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2023年09期 v.21;No.212 2466-2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5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贵发;黎桃敏;林嘉明;张兰兰;王文丽;陈灶树;施文婷;张正;
目的 利用一测多评(QAMS)法同时测定刺五加配方颗粒中原儿茶酸、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紫丁香苷和刺五加苷E的含量。方法 采用UPLC法,以紫丁香苷作为内参物,计算原儿茶酸、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刺五加苷E的相对校正因子,并考察各成分相对校正因子的耐用性;同时利用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各成分含量并与外标一点法(ESM)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 在一定线性范围内,原儿茶酸、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刺五加苷E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0.788、2.358、2.229、2.718、2.558,重复性较好。QAMS法计算所得12批刺五加配方颗粒中原儿茶酸、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刺五加苷E的含量与ESM法实测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行,可节约对照品及检测成本,同时测定刺五加配方颗粒中6种成分的含量,为刺五加配方颗粒的多指标成分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2023年09期 v.21;No.212 2466-2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5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秦亚彬;姜锡娟;张古英;赵宜乐;
目的 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同时检测人血浆中达沙替尼和甲氨蝶呤浓度,并用于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治疗药物监测。方法 分别以稳定同位素伊马替尼-D8和甲氨蝶呤-D3为内标,取10μL血浆样本经甲醇沉淀蛋白,采用Phenomenex Kinetex EVO C18(30 mm×2.1 mm,2.6μm)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水(含0.05%甲酸)和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1),进样体积为1μL。质谱分析条件: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MRM)扫描分析,离子通道分别为m/z 488.2→401.2(达沙替尼)和m/z 502.5→394.2(伊马替尼-D8);m/z 455.1→308.2(甲氨蝶呤)和m/z 458.1→311.1(甲氨蝶呤-D3)。结果 达沙替尼的线性范围在0.5~200 ng·mL~(-1)(r>0.9900),定量下限(LLOQ)为0.5 ng·mL~(-1);甲氨蝶呤的线性范围在5~2000 ng·m L~(-1)(r>0.9900),LLOQ为5 ng·mL~(-1)。达沙替尼和甲氨蝶呤的批内与批间精密度、准确度、提取回收率、基质效应、稳定性均符合方法学要求。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准确,只需要微量血浆,适用于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治疗药物监测。
2023年09期 v.21;No.212 2471-2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1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秦亚彬;姜锡娟;张古英;赵宜乐;
目的 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同时检测人血浆中达沙替尼和甲氨蝶呤浓度,并用于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治疗药物监测。方法 分别以稳定同位素伊马替尼-D8和甲氨蝶呤-D3为内标,取10μL血浆样本经甲醇沉淀蛋白,采用Phenomenex Kinetex EVO C18(30 mm×2.1 mm,2.6μm)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水(含0.05%甲酸)和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1),进样体积为1μL。质谱分析条件: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MRM)扫描分析,离子通道分别为m/z 488.2→401.2(达沙替尼)和m/z 502.5→394.2(伊马替尼-D8);m/z 455.1→308.2(甲氨蝶呤)和m/z 458.1→311.1(甲氨蝶呤-D3)。结果 达沙替尼的线性范围在0.5~200 ng·mL~(-1)(r>0.9900),定量下限(LLOQ)为0.5 ng·mL~(-1);甲氨蝶呤的线性范围在5~2000 ng·m L~(-1)(r>0.9900),LLOQ为5 ng·mL~(-1)。达沙替尼和甲氨蝶呤的批内与批间精密度、准确度、提取回收率、基质效应、稳定性均符合方法学要求。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准确,只需要微量血浆,适用于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治疗药物监测。
2023年09期 v.21;No.212 2471-2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1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张凤怡;钱巧;马红;王淼晶;杨文学;王超璠;翟爱琴;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模式在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高血压慢病药学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心内科入院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于2021年1月—6月出院的患者130例为对照组,于2021年7月—12月出院的患者130例为干预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高血压慢病药学服务并在出院第3、6个月进行随访。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FMEA模式进行慢病药学服务改进工作。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结局和人文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血压达标例数、依从性、高血压疾病及用药认知评分和生活方式改善例数均高于对照组(P <0.05),在出院后第3、6个月随访时,干预组药物治疗相关问题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该院在高血压慢病药学服务实施中应用FMEA,分析各类风险失效模式,制订慢病药学服务过程改进措施,提高了用药安全性和药学服务质量。
2023年09期 v.21;No.212 2476-2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8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凤怡;钱巧;马红;王淼晶;杨文学;王超璠;翟爱琴;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模式在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高血压慢病药学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心内科入院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于2021年1月—6月出院的患者130例为对照组,于2021年7月—12月出院的患者130例为干预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高血压慢病药学服务并在出院第3、6个月进行随访。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FMEA模式进行慢病药学服务改进工作。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结局和人文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血压达标例数、依从性、高血压疾病及用药认知评分和生活方式改善例数均高于对照组(P <0.05),在出院后第3、6个月随访时,干预组药物治疗相关问题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该院在高血压慢病药学服务实施中应用FMEA,分析各类风险失效模式,制订慢病药学服务过程改进措施,提高了用药安全性和药学服务质量。
2023年09期 v.21;No.212 2476-2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8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航;邹素兰;蒋艳;凌静;董露露;杨旭萍;胡楠;
目的 分析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危急值及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万古霉素谷浓度出现危急值报告的病例,对患者原患疾病,病原学检查,治疗前、危急值出现时、停药/减量后的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和肌酐(Cr),危急值时间,用药情况,疗效等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期间共136例患者合并反馈危急值报告241例次,万古霉素谷浓度的平均危急值为29.40μg·mL~(-1);患者平均年龄为(66.77±16.27)岁,主要收治科室为重症医学科、肾移植中心以及肾内科;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比例最高,39例(28.67%);病原学送检率为99.26%,其中91例(66.91%)培养结果为2种及以上病原体;使用万古霉素后出现危急值的时间为(4.89±2.72)d,用药疗程为(8.11±5.03)d;113例(83.09%)患者联用一种以上抗菌药物,包括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替加环素等;反馈危急值报告时,33例(24.26%)患者发生AKI,患者的Bun和Cr水平相较于使用万古霉素前出现显著升高(P <0.05),及时停药/调整药物剂量后,Bun和Cr水平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AKI组与非AKI组,发现万古霉素谷浓度、联合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在影响肾功能指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接受万古霉素治疗过程中,46例(33.82%)痊愈,25例(18.38%)出现好转,65例(47.80%)无效。结论 合并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患者更易诱发万古霉素相关AKI,监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危急值有助于及时调整给药方案,提高万古霉素用药安全。
2023年09期 v.21;No.212 2482-2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6K] [下载次数:4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航;邹素兰;蒋艳;凌静;董露露;杨旭萍;胡楠;
目的 分析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危急值及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万古霉素谷浓度出现危急值报告的病例,对患者原患疾病,病原学检查,治疗前、危急值出现时、停药/减量后的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和肌酐(Cr),危急值时间,用药情况,疗效等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期间共136例患者合并反馈危急值报告241例次,万古霉素谷浓度的平均危急值为29.40μg·mL~(-1);患者平均年龄为(66.77±16.27)岁,主要收治科室为重症医学科、肾移植中心以及肾内科;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比例最高,39例(28.67%);病原学送检率为99.26%,其中91例(66.91%)培养结果为2种及以上病原体;使用万古霉素后出现危急值的时间为(4.89±2.72)d,用药疗程为(8.11±5.03)d;113例(83.09%)患者联用一种以上抗菌药物,包括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替加环素等;反馈危急值报告时,33例(24.26%)患者发生AKI,患者的Bun和Cr水平相较于使用万古霉素前出现显著升高(P <0.05),及时停药/调整药物剂量后,Bun和Cr水平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AKI组与非AKI组,发现万古霉素谷浓度、联合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在影响肾功能指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接受万古霉素治疗过程中,46例(33.82%)痊愈,25例(18.38%)出现好转,65例(47.80%)无效。结论 合并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患者更易诱发万古霉素相关AKI,监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危急值有助于及时调整给药方案,提高万古霉素用药安全。
2023年09期 v.21;No.212 2482-2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6K] [下载次数:4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苏晶;刘志青;杨悦;陈琳;
目的 观察多黏菌素B治疗多重耐药(MDR)和泛耐药(XDR)菌所致医院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老年医学科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17例静脉滴注多黏菌素B治疗的MDR和XDR菌所致医院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收集临床资料,根据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肺炎患者疗效的因素;根据多黏菌素B治疗后是否出现急性肾损伤(AKI)分为AKI组和无AKI组,Logistic回归分析AKI的影响因素。结果 117例患者,平均年龄(74.4±8.9)岁,53例治疗有效,有效率45.3%。高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多黏菌素B疗程<7 d为疗效不佳的影响因素。不良反应主要为肾损伤(43例),AKI发生率为36.8%,高APACHEⅡ评分、多黏菌素B日剂量≥150 mg和基础血肌酐值是多黏菌素B治疗后出现AKI的危险因素。结论 足疗程给药能够提高多黏菌素B治疗老年肺炎患者的有效率,多黏菌素B日剂量≥150 mg会增加肾损伤的风险。
2023年09期 v.21;No.212 2487-24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1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苏晶;刘志青;杨悦;陈琳;
目的 观察多黏菌素B治疗多重耐药(MDR)和泛耐药(XDR)菌所致医院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老年医学科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17例静脉滴注多黏菌素B治疗的MDR和XDR菌所致医院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收集临床资料,根据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肺炎患者疗效的因素;根据多黏菌素B治疗后是否出现急性肾损伤(AKI)分为AKI组和无AKI组,Logistic回归分析AKI的影响因素。结果 117例患者,平均年龄(74.4±8.9)岁,53例治疗有效,有效率45.3%。高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多黏菌素B疗程<7 d为疗效不佳的影响因素。不良反应主要为肾损伤(43例),AKI发生率为36.8%,高APACHEⅡ评分、多黏菌素B日剂量≥150 mg和基础血肌酐值是多黏菌素B治疗后出现AKI的危险因素。结论 足疗程给药能够提高多黏菌素B治疗老年肺炎患者的有效率,多黏菌素B日剂量≥150 mg会增加肾损伤的风险。
2023年09期 v.21;No.212 2487-24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1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韩俊萍;沈珠;罗兴献;朱江;潘杰;
目的 系统评估环泊酚与丙泊酚用于无痛胃肠镜镇静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自建库至2022年9月30日发表的关于环泊酚与丙泊酚用于无痛胃肠镜患者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5项研究,涉及80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环泊酚与丙泊酚组在镇静有效率(RR=1.01,95%CI:0.99~1.03,P=0.39)、麻醉诱导时间(WMD=0.38,95%CI:-0.10~0.87,P=0.12)、苏醒时间(WMD=0.88,95%CI:-0.53~2.28,P=0.22)、医师满意率(RR=1.05,95%CI:0.96~1.14,P=0.26)和患者满意率(RR=1.07,95%CI:0.96~1.19,P=0.24)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环泊酚组麻醉后离院时间(WMD=1.87,95%CI:0.71~3.04,P <0.05)略长于丙泊酚组。在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与丙泊酚相比,环泊酚用于无痛胃肠镜具有更低的注射痛(RR=0.09,95%CI:0.05~0.15,P <0.05)、心动过缓(RR=0.10,95%CI:0.06~0.16,P <0.05)、呼吸抑制(RR=0.22,95%CI:0.11~0.42,P <0.05)发生率。结论 相比于丙泊酚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环泊酚镇静有效率、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医患满意率相当,注射痛、心动过缓、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更低,可作为无痛胃肠镜镇静较好的药物治疗选择。
2023年09期 v.21;No.212 2495-25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6K] [下载次数:4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韩俊萍;沈珠;罗兴献;朱江;潘杰;
目的 系统评估环泊酚与丙泊酚用于无痛胃肠镜镇静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自建库至2022年9月30日发表的关于环泊酚与丙泊酚用于无痛胃肠镜患者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5项研究,涉及80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环泊酚与丙泊酚组在镇静有效率(RR=1.01,95%CI:0.99~1.03,P=0.39)、麻醉诱导时间(WMD=0.38,95%CI:-0.10~0.87,P=0.12)、苏醒时间(WMD=0.88,95%CI:-0.53~2.28,P=0.22)、医师满意率(RR=1.05,95%CI:0.96~1.14,P=0.26)和患者满意率(RR=1.07,95%CI:0.96~1.19,P=0.24)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环泊酚组麻醉后离院时间(WMD=1.87,95%CI:0.71~3.04,P <0.05)略长于丙泊酚组。在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与丙泊酚相比,环泊酚用于无痛胃肠镜具有更低的注射痛(RR=0.09,95%CI:0.05~0.15,P <0.05)、心动过缓(RR=0.10,95%CI:0.06~0.16,P <0.05)、呼吸抑制(RR=0.22,95%CI:0.11~0.42,P <0.05)发生率。结论 相比于丙泊酚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环泊酚镇静有效率、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医患满意率相当,注射痛、心动过缓、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更低,可作为无痛胃肠镜镇静较好的药物治疗选择。
2023年09期 v.21;No.212 2495-25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6K] [下载次数:4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