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药学

Central South Pharmacy

研究论文

  • 去甲基雏菊叶龙胆酮对Ox-LDL诱导内皮细胞衰老的影响

    向田;解媛媛;袁琼;刘超;刘思妤;黄鹤;徐康平;姜德建;

    目的研究酮化合物去甲基雏菊叶龙胆酮(DMB)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致内皮细胞衰老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Ox-LDL(100μg.mL-1)处理48 h后,检测β-半乳糖苷酶活性(染色法)和端粒酶活性(TRAP-银染法)评价细胞衰老状态;使用荧光染料H2DCF检测细胞内氧自由基生成。结果Ox-LDL(100μg.mL-1)处理48 h后,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而端粒酶活性显著降低。预先1 h给予不同浓度的DMB(1、3和10μmol.L-1)并孵育48 h可显著抑制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细胞数增加和端粒酶活性降低。Ox-LDL(100μg.mL-1)孵育HUVECs 48 h,可明显增强细胞内活性氧族(ROS)水平,其效果能被预处理DMB所逆转。结论DMB抑制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衰老,其作用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有关。

    2008年05期 No.32 513-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去甲基雏菊叶龙胆酮对Ox-LDL诱导内皮细胞衰老的影响

    向田;解媛媛;袁琼;刘超;刘思妤;黄鹤;徐康平;姜德建;

    目的研究酮化合物去甲基雏菊叶龙胆酮(DMB)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致内皮细胞衰老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Ox-LDL(100μg.mL-1)处理48 h后,检测β-半乳糖苷酶活性(染色法)和端粒酶活性(TRAP-银染法)评价细胞衰老状态;使用荧光染料H2DCF检测细胞内氧自由基生成。结果Ox-LDL(100μg.mL-1)处理48 h后,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而端粒酶活性显著降低。预先1 h给予不同浓度的DMB(1、3和10μmol.L-1)并孵育48 h可显著抑制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细胞数增加和端粒酶活性降低。Ox-LDL(100μg.mL-1)孵育HUVECs 48 h,可明显增强细胞内活性氧族(ROS)水平,其效果能被预处理DMB所逆转。结论DMB抑制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衰老,其作用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有关。

    2008年05期 No.32 513-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依托泊苷微乳相图的研究

    王杏林;尹东东;张俊伟;

    目的确定o/w型依托泊苷微乳处方。方法选用油酸、十四酸异丙酯和十六酸异丙酯作为油相,Tween80、Cremophor EL和Cremophor RH40作为表面活性剂,乙醇、1,2-丙二醇、异丙醇、甘油和PEG 400为助表面活性剂,通过滴定法绘制伪三元相图,以o/w型微乳区大小为指标筛选处方。结果确定了最终空白微乳处方为Cremophor RH40∶乙醇∶PEG 400∶水∶十四酸异丙酯=19.0∶19.0∶19.0∶38.2∶4.8(w/w)。结论所选择的微乳处方可以满足依托泊苷载药量的要求。

    2008年05期 No.32 516-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依托泊苷微乳相图的研究

    王杏林;尹东东;张俊伟;

    目的确定o/w型依托泊苷微乳处方。方法选用油酸、十四酸异丙酯和十六酸异丙酯作为油相,Tween80、Cremophor EL和Cremophor RH40作为表面活性剂,乙醇、1,2-丙二醇、异丙醇、甘油和PEG 400为助表面活性剂,通过滴定法绘制伪三元相图,以o/w型微乳区大小为指标筛选处方。结果确定了最终空白微乳处方为Cremophor RH40∶乙醇∶PEG 400∶水∶十四酸异丙酯=19.0∶19.0∶19.0∶38.2∶4.8(w/w)。结论所选择的微乳处方可以满足依托泊苷载药量的要求。

    2008年05期 No.32 516-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用于驴胶补血颗粒水提液的澄清工艺研究

    严建业;颜红;夏新华;王艳平;熊飞燕;

    目的优选ZTC1+1-Ⅱ用于驴胶补血颗粒水提液的最佳澄清工艺。方法实验通过ZTC1+1-Ⅱ澄清剂A、B两组分的加入顺序、用量、药液浓度、温度、搅拌等为影响因素,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了澄清工艺条件。结果优选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液浓缩至1∶7,温度:60℃,搅拌速度:150 r.min-1,先加ZTC A组分0.3 mL.g-1,后加B组分0.15 mL.g-1。结论ZTC1+1-Ⅱ天然澄清剂的澄清工艺可用于驴胶补血颗粒的除杂。

    2008年05期 No.32 519-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用于驴胶补血颗粒水提液的澄清工艺研究

    严建业;颜红;夏新华;王艳平;熊飞燕;

    目的优选ZTC1+1-Ⅱ用于驴胶补血颗粒水提液的最佳澄清工艺。方法实验通过ZTC1+1-Ⅱ澄清剂A、B两组分的加入顺序、用量、药液浓度、温度、搅拌等为影响因素,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了澄清工艺条件。结果优选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液浓缩至1∶7,温度:60℃,搅拌速度:150 r.min-1,先加ZTC A组分0.3 mL.g-1,后加B组分0.15 mL.g-1。结论ZTC1+1-Ⅱ天然澄清剂的澄清工艺可用于驴胶补血颗粒的除杂。

    2008年05期 No.32 519-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射干抗病毒注射液中鸢尾苷的含量

    宋杨;孙国祥;

    目的建立射干抗病毒注射液中鸢尾苷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方法采用Chromatorex C18ODS(200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冰醋酸(45∶10∶45∶2),流速为1 mL.min-1,柱温为(30±0.1)℃,检测波长:265 nm。结果鸢尾苷在9.95~199μg.mL-1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6%(RSD=0.76%)。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专属性好,可用于测定射干抗病毒注射液中鸢尾苷的含量。

    2008年05期 No.32 524-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射干抗病毒注射液中鸢尾苷的含量

    宋杨;孙国祥;

    目的建立射干抗病毒注射液中鸢尾苷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方法采用Chromatorex C18ODS(200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冰醋酸(45∶10∶45∶2),流速为1 mL.min-1,柱温为(30±0.1)℃,检测波长:265 nm。结果鸢尾苷在9.95~199μg.mL-1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6%(RSD=0.76%)。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专属性好,可用于测定射干抗病毒注射液中鸢尾苷的含量。

    2008年05期 No.32 524-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左旋氨氯地平片在健康人体的药物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

    徐平声;戴智勇;秦群;雷鹏;肖菁;李新中;

    目的评价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分散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与生物等效性。方法18名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左旋氨氯地平后,取血,采用LC-MS-MS法测定血浆中药物浓度。结果单次口服左旋氨氯地平片(参比、受试)和左旋氨氯地平分散片(受试)5 mg后的Cmax分别为(2.106±0.433)、(2.062±0.447)和(2.148±0.419)ng.mL-1;tmax分别为(5.2±1.1)、(5.1±0.7)和(4.9±0.8)h;AUC0→120分别为(72.962±18.884)、(70.986±16.237)和(68.955±19.200)ng.h.mL-1。受试制剂相对于参比制剂的生物利用度F分别为(98.7%±11.7%)和(95.2%±12.3%)。结论受试制剂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片及分散片)与参比制剂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施慧达)具有生物等效性。

    2008年05期 No.32 526-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3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左旋氨氯地平片在健康人体的药物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

    徐平声;戴智勇;秦群;雷鹏;肖菁;李新中;

    目的评价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分散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与生物等效性。方法18名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左旋氨氯地平后,取血,采用LC-MS-MS法测定血浆中药物浓度。结果单次口服左旋氨氯地平片(参比、受试)和左旋氨氯地平分散片(受试)5 mg后的Cmax分别为(2.106±0.433)、(2.062±0.447)和(2.148±0.419)ng.mL-1;tmax分别为(5.2±1.1)、(5.1±0.7)和(4.9±0.8)h;AUC0→120分别为(72.962±18.884)、(70.986±16.237)和(68.955±19.200)ng.h.mL-1。受试制剂相对于参比制剂的生物利用度F分别为(98.7%±11.7%)和(95.2%±12.3%)。结论受试制剂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片及分散片)与参比制剂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施慧达)具有生物等效性。

    2008年05期 No.32 526-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3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天冬种植的底肥种类及施用水平的研究

    丁季春;张明;钟国跃;张小华;

    目的探索和掌握天冬种植中的施肥种类和施肥水平,为生产提供高产、经济的方法。方法设计进行了施肥量和施肥种类2个因素,各3个和4个水平的正交实验。结果天冬栽培选用经过适当腐熟的比例为10∶1的牛粪和草木灰较好,每株2~3 kg的施肥量有较高的产量,在经济上也较实用可行。结论采用本法较适合天冬的种植。

    2008年05期 No.32 529-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天冬种植的底肥种类及施用水平的研究

    丁季春;张明;钟国跃;张小华;

    目的探索和掌握天冬种植中的施肥种类和施肥水平,为生产提供高产、经济的方法。方法设计进行了施肥量和施肥种类2个因素,各3个和4个水平的正交实验。结果天冬栽培选用经过适当腐熟的比例为10∶1的牛粪和草木灰较好,每株2~3 kg的施肥量有较高的产量,在经济上也较实用可行。结论采用本法较适合天冬的种植。

    2008年05期 No.32 529-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利福喷丁胶囊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言炬;裴奇;彭向东;黄晓亮;

    目的研究利福喷丁胶囊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利福喷丁浓度,18例健康受试者随机交叉口服单剂量600 mg利福喷丁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采用DAS 2.0计算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13.1±3.4)和(13.2±4.0)mg.L-1;tmax分别为(7.0±5.2)和(5.5±2.3)h;t1/2分别为(18.7±3.7)和(17.3±4.9)h;AUC0~72分别为(402.5±141.0)和(402.7±128.6)mg.h.L-1,AUC0~∞分别为(445.5±169.2)和(438.4±148.0)mg.h.L-1。Cmax、AUC0~72、AUC0~∞的90%可信区间为(95.2%~115.2%)、(88.0%~100.5%)、(85.9%~99.3%)。结论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5.2%±15.5%),两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2008年05期 No.32 531-5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利福喷丁胶囊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言炬;裴奇;彭向东;黄晓亮;

    目的研究利福喷丁胶囊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利福喷丁浓度,18例健康受试者随机交叉口服单剂量600 mg利福喷丁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采用DAS 2.0计算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13.1±3.4)和(13.2±4.0)mg.L-1;tmax分别为(7.0±5.2)和(5.5±2.3)h;t1/2分别为(18.7±3.7)和(17.3±4.9)h;AUC0~72分别为(402.5±141.0)和(402.7±128.6)mg.h.L-1,AUC0~∞分别为(445.5±169.2)和(438.4±148.0)mg.h.L-1。Cmax、AUC0~72、AUC0~∞的90%可信区间为(95.2%~115.2%)、(88.0%~100.5%)、(85.9%~99.3%)。结论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5.2%±15.5%),两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2008年05期 No.32 531-5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红车轴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贾红梅;李宁;李铣;

    目的对红车轴草全草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重结晶,制备薄层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香草醛(vanillin,Ⅰ),山柰酚(kaempferol,Ⅱ),鹰嘴豆芽素A(biochanin A,Ⅲ),德鸢尾素(irilone,Ⅳ),芒柄花素(formononetin,Ⅴ),鹰嘴豆芽素A-7-O-β-D-吡喃葡萄糖苷(biochanin A 7-O-β-D-gluco-pyranoside,Ⅵ),大豆素(daidzein,Ⅶ),(-)maackiain(Ⅷ),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Ⅸ)。结论化合物Ⅰ、Ⅱ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2008年05期 No.32 534-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红车轴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贾红梅;李宁;李铣;

    目的对红车轴草全草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重结晶,制备薄层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香草醛(vanillin,Ⅰ),山柰酚(kaempferol,Ⅱ),鹰嘴豆芽素A(biochanin A,Ⅲ),德鸢尾素(irilone,Ⅳ),芒柄花素(formononetin,Ⅴ),鹰嘴豆芽素A-7-O-β-D-吡喃葡萄糖苷(biochanin A 7-O-β-D-gluco-pyranoside,Ⅵ),大豆素(daidzein,Ⅶ),(-)maackiain(Ⅷ),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Ⅸ)。结论化合物Ⅰ、Ⅱ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2008年05期 No.32 534-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克林霉素浓度

    龚海明;秦群;闵慧;杨周生;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克林霉素浓度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NU-CLEODUR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四氢呋喃-磷酸缓冲液(27∶1∶72),流速:1 mL.min-1,测定波长:204 nm。结果克林霉素最低定量浓度为0.05μg.mL-1,线性范围为0.05~16μg.mL-1(r=0.998 3),方法回收率均>95%。日内、日间精密度(RSD)<10%。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无杂质干扰,适用于克林霉素的体内药物浓度测定及药动学研究。

    2008年05期 No.32 536-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克林霉素浓度

    龚海明;秦群;闵慧;杨周生;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克林霉素浓度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NU-CLEODUR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四氢呋喃-磷酸缓冲液(27∶1∶72),流速:1 mL.min-1,测定波长:204 nm。结果克林霉素最低定量浓度为0.05μg.mL-1,线性范围为0.05~16μg.mL-1(r=0.998 3),方法回收率均>95%。日内、日间精密度(RSD)<10%。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无杂质干扰,适用于克林霉素的体内药物浓度测定及药动学研究。

    2008年05期 No.32 536-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复方蜂胶口服液抗胃溃疡作用的药效学研究

    于峰;任强;

    目的观察复方蜂胶口服液抗胃溃疡的药效,以及对胃液分泌的影响。方法利用利血平、乙酸烧灼、幽门结扎3种溃疡模型,以及胃液分泌及成分分析实验,与西咪替丁、纯化水对照,观察实验动物的溃疡情况。结果复方蜂胶口服液可显著抑制利血平溃疡的形成,对乙酸烧灼型溃疡的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显著抑制幽门结扎溃疡的形成,并显著减少溃疡面积,其作用与阳性对照药西咪替丁相当。复方蜂胶口服液能显著降低胃液量、胃液总酸度、1 h总酸排出量,显著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结论复方蜂胶口服有明显的的抗溃疡作用。

    2008年05期 No.32 539-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复方蜂胶口服液抗胃溃疡作用的药效学研究

    于峰;任强;

    目的观察复方蜂胶口服液抗胃溃疡的药效,以及对胃液分泌的影响。方法利用利血平、乙酸烧灼、幽门结扎3种溃疡模型,以及胃液分泌及成分分析实验,与西咪替丁、纯化水对照,观察实验动物的溃疡情况。结果复方蜂胶口服液可显著抑制利血平溃疡的形成,对乙酸烧灼型溃疡的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显著抑制幽门结扎溃疡的形成,并显著减少溃疡面积,其作用与阳性对照药西咪替丁相当。复方蜂胶口服液能显著降低胃液量、胃液总酸度、1 h总酸排出量,显著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结论复方蜂胶口服有明显的的抗溃疡作用。

    2008年05期 No.32 539-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防己药材中粉防己碱与防己诺林碱的含量

    黄泽春;王益群;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防己药材中粉防己碱与防己诺林碱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ODS-1(4.6 mm×20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1%三乙胺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粉防己碱在474~4 740 ng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3%,RSD=1.5%;防己诺林碱在238~2 380 n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5%,RSD=1.1%。结论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防己药材中粉防己碱与防己诺林碱的含量,比较了不同产地防己药材中粉防己碱与防己诺林碱的含量。

    2008年05期 No.32 541-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6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防己药材中粉防己碱与防己诺林碱的含量

    黄泽春;王益群;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防己药材中粉防己碱与防己诺林碱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ODS-1(4.6 mm×20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1%三乙胺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粉防己碱在474~4 740 ng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3%,RSD=1.5%;防己诺林碱在238~2 380 n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5%,RSD=1.1%。结论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防己药材中粉防己碱与防己诺林碱的含量,比较了不同产地防己药材中粉防己碱与防己诺林碱的含量。

    2008年05期 No.32 541-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6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正交试验法优选复方当归苦参片中药材的提取工艺研究

    陈坚平;王思鸿;

    目的优选复方当归苦参片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提取液中阿魏酸的含量以及总固体得率为指标,综合评分优选药材的提取工艺。结果药材较优的提取工艺为加水6倍,提取3次,每次2 h。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各活性部位提取率高,操作简便,适用于生产。

    2008年05期 No.32 543-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正交试验法优选复方当归苦参片中药材的提取工艺研究

    陈坚平;王思鸿;

    目的优选复方当归苦参片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提取液中阿魏酸的含量以及总固体得率为指标,综合评分优选药材的提取工艺。结果药材较优的提取工艺为加水6倍,提取3次,每次2 h。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各活性部位提取率高,操作简便,适用于生产。

    2008年05期 No.32 543-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文拉法辛对映异构体血浆浓度

    刘文;李焕德;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血浆中文拉法辛对映异构体浓度,初步探讨文拉法辛在中国人群中的立体选择性代谢。方法采用万古霉素手性柱对文拉法辛进行手性拆分,流动相为甲醇-醋酸胺缓冲液(92∶8,pH=3.33),柱温:25℃,流速:1.0 mL.min-1。血浆样品加入100μL艾司唑仑内标液,30μL氨水碱化溶液,涡旋振荡混匀后再用叔丁基甲醚萃取2次,合并萃取液,于40℃水浴中氮气吹干,残渣加100μL流动相定容。再用串联质谱定量分析。采用质谱电喷雾电离源正离子模式(ESI+)将样品离子化,多反应监测(MRM)扫描方式监测目标离子对。结果文拉法辛对映异构体得到拆分,在建立的方法中其保留时间分别为6.02与6.72min。方法回收率>89.6%,S-VEN、R-VEN的日内、日间RSD<10.3%。药动学研究显示文拉法辛在中国人群中存在立体选择性代谢。结论本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文拉法辛立体选择性代谢研究。

    2008年05期 No.32 546-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文拉法辛对映异构体血浆浓度

    刘文;李焕德;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血浆中文拉法辛对映异构体浓度,初步探讨文拉法辛在中国人群中的立体选择性代谢。方法采用万古霉素手性柱对文拉法辛进行手性拆分,流动相为甲醇-醋酸胺缓冲液(92∶8,pH=3.33),柱温:25℃,流速:1.0 mL.min-1。血浆样品加入100μL艾司唑仑内标液,30μL氨水碱化溶液,涡旋振荡混匀后再用叔丁基甲醚萃取2次,合并萃取液,于40℃水浴中氮气吹干,残渣加100μL流动相定容。再用串联质谱定量分析。采用质谱电喷雾电离源正离子模式(ESI+)将样品离子化,多反应监测(MRM)扫描方式监测目标离子对。结果文拉法辛对映异构体得到拆分,在建立的方法中其保留时间分别为6.02与6.72min。方法回收率>89.6%,S-VEN、R-VEN的日内、日间RSD<10.3%。药动学研究显示文拉法辛在中国人群中存在立体选择性代谢。结论本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文拉法辛立体选择性代谢研究。

    2008年05期 No.32 546-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氮取代去甲斑蝥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及抗惊厥活性研究

    李泳秀;孙晓飞;魏初铨;

    目的合成氮取代去甲斑蝥酰亚胺衍生物,发现新的抗惊厥先导化合物。方法呋喃和马来酐经过Diels-Alder反应生成去甲去氢斑蝥素,在钯炭催化下还原成去甲斑蝥素,与取代苯胺缩合成氮-苯基去甲斑蝥酰亚胺的衍生物。结果合成的大多数化合物都具有抗惊厥活性。结论化合物7、9和10可能成为新的抗惊厥先导化合物。

    2008年05期 No.32 549-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氮取代去甲斑蝥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及抗惊厥活性研究

    李泳秀;孙晓飞;魏初铨;

    目的合成氮取代去甲斑蝥酰亚胺衍生物,发现新的抗惊厥先导化合物。方法呋喃和马来酐经过Diels-Alder反应生成去甲去氢斑蝥素,在钯炭催化下还原成去甲斑蝥素,与取代苯胺缩合成氮-苯基去甲斑蝥酰亚胺的衍生物。结果合成的大多数化合物都具有抗惊厥活性。结论化合物7、9和10可能成为新的抗惊厥先导化合物。

    2008年05期 No.32 549-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雷公藤类药材及其制剂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

    库尔班江;张焱;

    目的建立雷公藤药材及其制剂中雷公藤甲素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外标法,色谱柱:Angilent ZORB-AX SC-C18(4.6 mm×25 cm,5μm);流动相:甲醇-水(40∶60);检测波长:218 nm;柱温:25℃;流速:1.0mL.min-1;进样量:20μL。结果雷公藤甲素在0.049 8~0.249 0 mg.m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n=5),平均回收率为100.66%,RSD=1.60%(n=9)。结论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回收率好,精密度、重现性高,分析快速的优点。可作为雷公藤药材及其制剂中雷公藤甲素的定量分析和质量控制方法。

    2008年05期 No.32 552-5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4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雷公藤类药材及其制剂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

    库尔班江;张焱;

    目的建立雷公藤药材及其制剂中雷公藤甲素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外标法,色谱柱:Angilent ZORB-AX SC-C18(4.6 mm×25 cm,5μm);流动相:甲醇-水(40∶60);检测波长:218 nm;柱温:25℃;流速:1.0mL.min-1;进样量:20μL。结果雷公藤甲素在0.049 8~0.249 0 mg.m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n=5),平均回收率为100.66%,RSD=1.60%(n=9)。结论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回收率好,精密度、重现性高,分析快速的优点。可作为雷公藤药材及其制剂中雷公藤甲素的定量分析和质量控制方法。

    2008年05期 No.32 552-5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4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高效液相梯度洗脱法测定甘薯中2组分含量

    杨常成;

    目的建立测定甘薯中咖啡酸及芦丁2组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C18柱(4.6mm×250 mm,5μm),以乙腈-1%醋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45 nm,流速为1 mL.min-1。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咖啡酸和芦丁的含量分别为0.026 03%和0.202 2%。结论本法简单易行,可用于甘薯中咖啡酸及芦丁的含量测定。

    2008年05期 No.32 55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效液相梯度洗脱法测定甘薯中2组分含量

    杨常成;

    目的建立测定甘薯中咖啡酸及芦丁2组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C18柱(4.6mm×250 mm,5μm),以乙腈-1%醋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45 nm,流速为1 mL.min-1。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咖啡酸和芦丁的含量分别为0.026 03%和0.202 2%。结论本法简单易行,可用于甘薯中咖啡酸及芦丁的含量测定。

    2008年05期 No.32 55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芪养血颗粒中丹酚酸B的含量

    李晓红;冯玛莉;刘霞;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芪养血颗粒中丹酚酸B的含量。方法采用C18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甲酸-水(30∶10∶1∶59),检测波长286 nm,流速:1 mL.min-1。结果丹酚酸B在0.287~2.870μ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0%,RSD为1.02%(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用于丹芪养血颗粒中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2008年05期 No.32 557-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芪养血颗粒中丹酚酸B的含量

    李晓红;冯玛莉;刘霞;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芪养血颗粒中丹酚酸B的含量。方法采用C18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甲酸-水(30∶10∶1∶59),检测波长286 nm,流速:1 mL.min-1。结果丹酚酸B在0.287~2.870μ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0%,RSD为1.02%(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用于丹芪养血颗粒中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2008年05期 No.32 557-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阴炎净洗液中苦参碱的含量

    佘志华;文晓柯;吴雅莉;

    目的建立测定阴炎净洗液中苦参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VP-ODS(5μm,150 mm×4.6 mm),流动相为甲醇-水(含0.4%三乙胺,磷酸调pH至6.9)(10∶90),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20 nm,柱温:42℃。结果苦参碱在线性范围为0.04~0.24 mg.mL-1,回归系数为0.999 8,RSD为0.93%,测得苦参碱的平均回收率为99.95%,RSD为0.53%(n=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适用于阴炎净洗液中苦参碱的常规分析和质量控制。

    2008年05期 No.32 559-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阴炎净洗液中苦参碱的含量

    佘志华;文晓柯;吴雅莉;

    目的建立测定阴炎净洗液中苦参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VP-ODS(5μm,150 mm×4.6 mm),流动相为甲醇-水(含0.4%三乙胺,磷酸调pH至6.9)(10∶90),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20 nm,柱温:42℃。结果苦参碱在线性范围为0.04~0.24 mg.mL-1,回归系数为0.999 8,RSD为0.93%,测得苦参碱的平均回收率为99.95%,RSD为0.53%(n=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适用于阴炎净洗液中苦参碱的常规分析和质量控制。

    2008年05期 No.32 559-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乐脉分散片的溶出度测定方法的研究

    陈娇婷;詹怡飞;王跃生;

    目的建立乐脉分散片的溶出度测定方法,为评价和控制药品质量提供方法。方法采用小杯法以纯化水作为溶出介质,转桨转速为75 r.min-1,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芍药苷,Hypersil C18柱(5μm,4.6 mm×250mm);流动相为甲醇-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40∶60);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为30℃。绘制乐脉分散片的累积溶出度曲线。结果本法线性范围为0.196~0.98μg,r为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61%,RSD为1.2%(n=3)。结论本方法具有灵敏、准确、快速的优点,适用于乐脉分散片的质量控制。

    2008年05期 No.32 561-5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乐脉分散片的溶出度测定方法的研究

    陈娇婷;詹怡飞;王跃生;

    目的建立乐脉分散片的溶出度测定方法,为评价和控制药品质量提供方法。方法采用小杯法以纯化水作为溶出介质,转桨转速为75 r.min-1,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芍药苷,Hypersil C18柱(5μm,4.6 mm×250mm);流动相为甲醇-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40∶60);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为30℃。绘制乐脉分散片的累积溶出度曲线。结果本法线性范围为0.196~0.98μg,r为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61%,RSD为1.2%(n=3)。结论本方法具有灵敏、准确、快速的优点,适用于乐脉分散片的质量控制。

    2008年05期 No.32 561-5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2种巴洛沙星制剂在健康人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何小爱;阳丽;贺彬;

    目的研究巴洛沙星胶囊与片剂在中国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两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双周期交叉试验设计,20名男性健康受试者分别单剂量口服试验制剂巴洛沙星胶囊200 mg或参比制剂片剂200 mg。采用HPLC-UV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采集的血样中巴洛沙星的血药浓度。结果受试者单次口服200 mg巴洛沙星后,巴洛沙星胶囊和片剂的Cmax分别为(2.055±0.604)、(2.212±0.679)mg.L-1;tmax分别为(0.9±0.4)、(0.8±0.2)h;AUC0~t分别为(14.04±3.55)、(14.02±3.46)mg.h.L-1;t1/2分别为(8.6±1.9)、(9.5±1.9)h。方差分析结果表明2种制剂的参数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巴洛沙星胶囊和片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7%±11.7%)。结论受试制剂巴洛沙星胶囊与参比制剂巴洛沙星片剂为生物等效制剂。

    2008年05期 No.32 563-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种巴洛沙星制剂在健康人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何小爱;阳丽;贺彬;

    目的研究巴洛沙星胶囊与片剂在中国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两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双周期交叉试验设计,20名男性健康受试者分别单剂量口服试验制剂巴洛沙星胶囊200 mg或参比制剂片剂200 mg。采用HPLC-UV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采集的血样中巴洛沙星的血药浓度。结果受试者单次口服200 mg巴洛沙星后,巴洛沙星胶囊和片剂的Cmax分别为(2.055±0.604)、(2.212±0.679)mg.L-1;tmax分别为(0.9±0.4)、(0.8±0.2)h;AUC0~t分别为(14.04±3.55)、(14.02±3.46)mg.h.L-1;t1/2分别为(8.6±1.9)、(9.5±1.9)h。方差分析结果表明2种制剂的参数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巴洛沙星胶囊和片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7%±11.7%)。结论受试制剂巴洛沙星胶囊与参比制剂巴洛沙星片剂为生物等效制剂。

    2008年05期 No.32 563-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盐酸硫必利片的溶出度方法研究

    杨帆;莫文电;欧国静;

    目的建立测定盐酸硫必利片溶出度方法。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XC溶出度测定第一法,以0.1 mol.L-1盐酸为溶媒,转速为75 r.min-1,取样时间为30 min,在287 nm波长处测定其溶出度。结果盐酸硫必利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为16~144μg.mL-1(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77%,RSD=0.3%(n=9),7批样品30 min溶出度均在90%以上。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盐酸硫必利片的溶出度测定。

    2008年05期 No.32 56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盐酸硫必利片的溶出度方法研究

    杨帆;莫文电;欧国静;

    目的建立测定盐酸硫必利片溶出度方法。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XC溶出度测定第一法,以0.1 mol.L-1盐酸为溶媒,转速为75 r.min-1,取样时间为30 min,在287 nm波长处测定其溶出度。结果盐酸硫必利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为16~144μg.mL-1(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77%,RSD=0.3%(n=9),7批样品30 min溶出度均在90%以上。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盐酸硫必利片的溶出度测定。

    2008年05期 No.32 56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乌药干浸膏质量标准研究

    田伟;蔡其辉;张光贤;周伟恩;贺建武;

    目的研究乌药干浸膏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制剂中乌药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制剂中乌药醚内酯进行含量测定。HPLC法条件:Hypersil ODS2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56∶44),检测波长为235 nm,流速为0.5 mL.min-1,柱温为20℃。结果采用TLC法可鉴别出与乌药对照药材相对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乌药醚内酯在0.08~0.40μg(r=0.999 6)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0%,RSD=2.69%。结论所建立的质量标准鉴别测定专属性强,定量方法简便、准确,可以用来评价乌药干浸膏的质量。

    2008年05期 No.32 568-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乌药干浸膏质量标准研究

    田伟;蔡其辉;张光贤;周伟恩;贺建武;

    目的研究乌药干浸膏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制剂中乌药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制剂中乌药醚内酯进行含量测定。HPLC法条件:Hypersil ODS2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56∶44),检测波长为235 nm,流速为0.5 mL.min-1,柱温为20℃。结果采用TLC法可鉴别出与乌药对照药材相对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乌药醚内酯在0.08~0.40μg(r=0.999 6)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0%,RSD=2.69%。结论所建立的质量标准鉴别测定专属性强,定量方法简便、准确,可以用来评价乌药干浸膏的质量。

    2008年05期 No.32 568-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胃肠健胶囊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周琳;

    目的改进胃肠健胶囊中芍药苷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UltimateTMXB-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异丙醇-0.7%醋酸溶液(18∶2∶80),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为室温。结果芍药苷在0.193~1.158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n=6),平均回收率为96.47%(n=9),RSD为1.93%。结论该法可用于胃肠健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2008年05期 No.32 571-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胃肠健胶囊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周琳;

    目的改进胃肠健胶囊中芍药苷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UltimateTMXB-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异丙醇-0.7%醋酸溶液(18∶2∶80),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为室温。结果芍药苷在0.193~1.158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n=6),平均回收率为96.47%(n=9),RSD为1.93%。结论该法可用于胃肠健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2008年05期 No.32 571-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消脂饮防治大鼠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

    王晓昆;唐瑛;邹瑞;邓惠玲;

    目的研究消脂饮对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高脂乳剂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消脂饮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以东宝肝泰为阳性组,以高、低剂量消脂饮和东宝肝泰进行干预,测定肝脂含量及肝中超歧物过氧化物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维生素E水平。结果用药各组肝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和肝MDA含量均明显降低;而肝SOD活性、维生素E水平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显著升高。结论消脂饮对大鼠高脂血症性脂肪肝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清除自由基,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2008年05期 No.32 573-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消脂饮防治大鼠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

    王晓昆;唐瑛;邹瑞;邓惠玲;

    目的研究消脂饮对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高脂乳剂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消脂饮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以东宝肝泰为阳性组,以高、低剂量消脂饮和东宝肝泰进行干预,测定肝脂含量及肝中超歧物过氧化物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维生素E水平。结果用药各组肝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和肝MDA含量均明显降低;而肝SOD活性、维生素E水平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显著升高。结论消脂饮对大鼠高脂血症性脂肪肝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清除自由基,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2008年05期 No.32 573-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茜素红荷移分光光度法测定罗红霉素胶囊含量

    杨蕾;黄义刚;黎志福;

    目的探索一种测定罗红霉素胶囊含量的简易方法。方法通过茜素红与罗红霉素在适宜的溶液中发生荷移反应,产生红色络合物,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络合物吸光值,计算出罗红霉素含量。结果罗红霉素浓度在50.00~200.0μg.mL-1,吸光度(A)与浓度(C)呈良好的线性,A=3.52×10-3C-7.827×10-2,r=0.999 4。回收率为100.6%,(n=9,RSD=1.4%)。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以用于该制剂含量的质量控制。

    2008年05期 No.32 576-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茜素红荷移分光光度法测定罗红霉素胶囊含量

    杨蕾;黄义刚;黎志福;

    目的探索一种测定罗红霉素胶囊含量的简易方法。方法通过茜素红与罗红霉素在适宜的溶液中发生荷移反应,产生红色络合物,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络合物吸光值,计算出罗红霉素含量。结果罗红霉素浓度在50.00~200.0μg.mL-1,吸光度(A)与浓度(C)呈良好的线性,A=3.52×10-3C-7.827×10-2,r=0.999 4。回收率为100.6%,(n=9,RSD=1.4%)。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以用于该制剂含量的质量控制。

    2008年05期 No.32 576-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综述

中药指纹图谱专题

  • 用复杂性科学原理揭示中药指纹图谱的本质特征

    孙国祥;胡玥珊;智雪枝;

    目的对中药指纹图谱的本质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方法从复杂性科学角度论述中药指纹图谱所具有的本质特征。结果中药指纹图谱具有系统性、特征性、相对稳健性、模糊性、整体性、复杂性、动态开放性、活性交互性、微观精确性、宏观量化特征、超信息特征和数字化特征,总计12个本质特征。结论宏观定性评价是利用指纹图谱评价中药质量的基础和前提,宏观定量评价构成了中药指纹图谱控制中药质量的高级阶段。复杂性科学是指导中药指纹图谱控制中药质量的理论精髓。

    2008年05期 No.32 600-6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7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8 ] |[阅读次数:0 ]
  • 用复杂性科学原理揭示中药指纹图谱的本质特征

    孙国祥;胡玥珊;智雪枝;

    目的对中药指纹图谱的本质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方法从复杂性科学角度论述中药指纹图谱所具有的本质特征。结果中药指纹图谱具有系统性、特征性、相对稳健性、模糊性、整体性、复杂性、动态开放性、活性交互性、微观精确性、宏观量化特征、超信息特征和数字化特征,总计12个本质特征。结论宏观定性评价是利用指纹图谱评价中药质量的基础和前提,宏观定量评价构成了中药指纹图谱控制中药质量的高级阶段。复杂性科学是指导中药指纹图谱控制中药质量的理论精髓。

    2008年05期 No.32 600-6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7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8 ] |[阅读次数:0 ]
  • 指纹定量法评估知柏地黄丸指纹归属度和药效物质工艺收率

    孙国祥;宋文璟;史香芬;纪宏;

    目的建立中药复方化学指纹成分归属度和工艺药效物质收率的完全定性定量分析的指纹定量法。方法指纹定量法遵循中药复方化学指纹有机加和模型原理,首先进行指纹归属的定性分析,然后进行指纹归属定量分析,两者有机综合可解决中药复方化学指纹归属的定量问题和测定中药复方药效物质收率。使用相似性比Sb、拟合定性相似度Ssyn和双定性相似度及其均值判定单味药化学成分数量和分布比例;采用宏观定量相似度R和双定量相似度及其均值评判指纹归属度和工艺收率。结果该方法应用于知柏地黄丸的研究,评价出熟地黄对知柏地黄丸化学成分贡献最大,为君药,臣药是山茱萸、知母、泽泻和牡丹皮。用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及其均值,评价了10批市售知柏地黄丸的药效物质收率。结论指纹定量法能够客观、准确地定量描述单味药对复方制剂化学指纹的贡献大小和定量评价中药复方药效物质的工艺收率,是中药复方制剂化学指纹归属定量控制以及工艺优化的可行方法。

    2008年05期 No.32 606-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6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指纹定量法评估知柏地黄丸指纹归属度和药效物质工艺收率

    孙国祥;宋文璟;史香芬;纪宏;

    目的建立中药复方化学指纹成分归属度和工艺药效物质收率的完全定性定量分析的指纹定量法。方法指纹定量法遵循中药复方化学指纹有机加和模型原理,首先进行指纹归属的定性分析,然后进行指纹归属定量分析,两者有机综合可解决中药复方化学指纹归属的定量问题和测定中药复方药效物质收率。使用相似性比Sb、拟合定性相似度Ssyn和双定性相似度及其均值判定单味药化学成分数量和分布比例;采用宏观定量相似度R和双定量相似度及其均值评判指纹归属度和工艺收率。结果该方法应用于知柏地黄丸的研究,评价出熟地黄对知柏地黄丸化学成分贡献最大,为君药,臣药是山茱萸、知母、泽泻和牡丹皮。用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及其均值,评价了10批市售知柏地黄丸的药效物质收率。结论指纹定量法能够客观、准确地定量描述单味药对复方制剂化学指纹的贡献大小和定量评价中药复方药效物质的工艺收率,是中药复方制剂化学指纹归属定量控制以及工艺优化的可行方法。

    2008年05期 No.32 606-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6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用HPLC指纹图谱对复方丹参片的信息质量控制研究

    孙国祥;池剑玲;赵新;

    目的采用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等46个参数作为评价的信息参量,以建立复方丹参片(CSMTs)HPLC指纹图谱的信息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反相HPLC法以Century SIL C18BDS柱(200 mm×4.6 mm,5μm);以1%醋酸水-1%醋酸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紫外检测波长290 nm,柱温(30.00±0.15)℃,进样量5μL。以双定性相似度为参量通过对20批CSMTs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确定用其中10批生成CSMT对照指纹图谱(RFP),以此RFP为标准计算20批CSMTs的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据此进行宏观定性定量质量评价;以色谱指纹图谱指数F等42个信息参量进行信息质量特征评价。结果以丹酚酸B(SAB)为参照物峰,确定40个指纹峰,建立了CSMTs的HPLC指纹图谱。用双定性和双定量相似度评价8批样品的化学成分数量、分布比例和含量都合格,5批双定性相似度不合格,其他7批含量都明显偏低。结论在OTC中随机选择的20批CSMTs,用HPLC指纹图谱鉴定完全合格品8批,双定性相似度不合格品5批及双定量相似度不合格品7批。因此所建立的CSMTs的HPLC指纹图谱可用于CSMTs生产质量控制。本研究证明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技术结合多变量参数控制中药复方制剂质量的信息质量控制方法可行且准确可靠。

    2008年05期 No.32 611-6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9K]
    [下载次数:7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1 ]
  • 用HPLC指纹图谱对复方丹参片的信息质量控制研究

    孙国祥;池剑玲;赵新;

    目的采用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等46个参数作为评价的信息参量,以建立复方丹参片(CSMTs)HPLC指纹图谱的信息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反相HPLC法以Century SIL C18BDS柱(200 mm×4.6 mm,5μm);以1%醋酸水-1%醋酸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紫外检测波长290 nm,柱温(30.00±0.15)℃,进样量5μL。以双定性相似度为参量通过对20批CSMTs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确定用其中10批生成CSMT对照指纹图谱(RFP),以此RFP为标准计算20批CSMTs的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据此进行宏观定性定量质量评价;以色谱指纹图谱指数F等42个信息参量进行信息质量特征评价。结果以丹酚酸B(SAB)为参照物峰,确定40个指纹峰,建立了CSMTs的HPLC指纹图谱。用双定性和双定量相似度评价8批样品的化学成分数量、分布比例和含量都合格,5批双定性相似度不合格,其他7批含量都明显偏低。结论在OTC中随机选择的20批CSMTs,用HPLC指纹图谱鉴定完全合格品8批,双定性相似度不合格品5批及双定量相似度不合格品7批。因此所建立的CSMTs的HPLC指纹图谱可用于CSMTs生产质量控制。本研究证明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技术结合多变量参数控制中药复方制剂质量的信息质量控制方法可行且准确可靠。

    2008年05期 No.32 611-6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9K]
    [下载次数:7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药物与临床

  • 手术联合庆大霉素滴注引流法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体会

    廖前德;刘雄;吴哲;王世杰;

    目的观察手术联合庆大霉素滴注引流法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7例慢性骨髓炎行病灶清除,应用庆大霉素溶液缓慢灌洗,根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全身用药。结果随访15个月~10年,近期及远期效果良好,2例植骨术后炎症复发,经灌洗,骨髓炎被控制,1例内踝骨髓炎分泌物时间较长,经清创钻孔、换药治愈。结论彻底清除炎性病灶是治愈慢性骨髓炎的关键措施,消除死腔、死骨、引流通畅,保持局部有效的药物浓度,保持局部成骨活性,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有效方法。

    2008年05期 No.32 617-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手术联合庆大霉素滴注引流法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体会

    廖前德;刘雄;吴哲;王世杰;

    目的观察手术联合庆大霉素滴注引流法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7例慢性骨髓炎行病灶清除,应用庆大霉素溶液缓慢灌洗,根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全身用药。结果随访15个月~10年,近期及远期效果良好,2例植骨术后炎症复发,经灌洗,骨髓炎被控制,1例内踝骨髓炎分泌物时间较长,经清创钻孔、换药治愈。结论彻底清除炎性病灶是治愈慢性骨髓炎的关键措施,消除死腔、死骨、引流通畅,保持局部有效的药物浓度,保持局部成骨活性,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有效方法。

    2008年05期 No.32 617-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厚朴排气合剂治疗腹部非胃肠吻合术后早期肠麻痹(气滞证)临床研究

    刘光喜;

    目的观察厚朴排气合剂治疗腹部非胃肠吻合术后早期肠麻痹(气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将116例本病患者分为治疗组87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口服厚朴排气合剂治疗,对照组口服西沙比利片治疗,24 h后观察疗效。结果临床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1%,对照组为86.2%,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前后差值治疗组为(21.94±7.08),对照组为(19.41±8.76),肛门排气症状改善治疗组平均起效时间为(13.49±4.71)h,对照组为(15.58±5.30)h,2组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厚朴排气合剂对腹部非胃肠吻合术后早期肠麻痹(气滞证)有积极疗效,与西沙比利疗效相近。结论厚朴排气合剂有促进肛门排气,消除腹部胀满,减轻疼痛,以达到改善腹部非胃肠吻合术后早期肠麻痹的作用。

    2008年05期 No.32 619-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厚朴排气合剂治疗腹部非胃肠吻合术后早期肠麻痹(气滞证)临床研究

    刘光喜;

    目的观察厚朴排气合剂治疗腹部非胃肠吻合术后早期肠麻痹(气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将116例本病患者分为治疗组87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口服厚朴排气合剂治疗,对照组口服西沙比利片治疗,24 h后观察疗效。结果临床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1%,对照组为86.2%,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前后差值治疗组为(21.94±7.08),对照组为(19.41±8.76),肛门排气症状改善治疗组平均起效时间为(13.49±4.71)h,对照组为(15.58±5.30)h,2组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厚朴排气合剂对腹部非胃肠吻合术后早期肠麻痹(气滞证)有积极疗效,与西沙比利疗效相近。结论厚朴排气合剂有促进肛门排气,消除腹部胀满,减轻疼痛,以达到改善腹部非胃肠吻合术后早期肠麻痹的作用。

    2008年05期 No.32 619-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临床药师在临床专题

  • 临床药师参与社区获得性肺炎药物治疗的实践与体会

    罗佳;梁秀群;尹桃;

    目前医院药学正在由"供给型"向"服务型"转变,因此开展临床药学工作、以病人为中心做好合理用药工作已成为医院药学首要任务,卫生部为了培养临床药师,先后确定了50个单位作为临床药师培训基地,为全国培养了多名临床药师,必将使全国临床药学工作掀起一个高潮,为了有效促进临床药师下临床工作的开展,我刊特开辟了《临床药师在临床专题》栏目。由于临床药师如何下临床、怎样进行工作、遇到问题如何去解决均无现成的答案,本期发表的几篇文章可供临床药师参考,起到抛砖引玉作用,希望各地临床药师能将自己心得体会、经验教训与大家分享,本栏目文稿的表现形式不限,欢迎广大临床药师踊跃投稿。

    2008年05期 No.32 622-6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临床药师参与社区获得性肺炎药物治疗的实践与体会

    罗佳;梁秀群;尹桃;

    目前医院药学正在由"供给型"向"服务型"转变,因此开展临床药学工作、以病人为中心做好合理用药工作已成为医院药学首要任务,卫生部为了培养临床药师,先后确定了50个单位作为临床药师培训基地,为全国培养了多名临床药师,必将使全国临床药学工作掀起一个高潮,为了有效促进临床药师下临床工作的开展,我刊特开辟了《临床药师在临床专题》栏目。由于临床药师如何下临床、怎样进行工作、遇到问题如何去解决均无现成的答案,本期发表的几篇文章可供临床药师参考,起到抛砖引玉作用,希望各地临床药师能将自己心得体会、经验教训与大家分享,本栏目文稿的表现形式不限,欢迎广大临床药师踊跃投稿。

    2008年05期 No.32 622-6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1例肾移植患者的药学监护

    李昕;徐兵;张莉;南小新;

    2008年05期 No.32 624-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1例肾移植患者的药学监护

    李昕;徐兵;张莉;南小新;

    2008年05期 No.32 624-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临床药师参与肺部真菌感染并慢性支气管炎治疗的实践

    张伟;尹桃;唐翎;邓晟;

    2008年05期 No.32 627-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临床药师参与肺部真菌感染并慢性支气管炎治疗的实践

    张伟;尹桃;唐翎;邓晟;

    2008年05期 No.32 627-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医院药学

  •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

    任志强;刘丽君;郭利民;肖科武;江维;

    目的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API鉴定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2种细菌ESBLs总阳性检出率为60.2%(153/254);肺炎克雷伯菌ESBLs为60.2%(53/88);大肠埃希菌为60.2%(100/166);产ESBLS菌株对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菌药物大多耐药,仅对美罗培南非常敏感,产ESBLs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非产ESBLs菌株。结论医院及时监测产ESBLs菌的发生率及其耐药趋势以指导临床用药至关重要。

    2008年05期 No.32 630-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

    任志强;刘丽君;郭利民;肖科武;江维;

    目的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API鉴定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2种细菌ESBLs总阳性检出率为60.2%(153/254);肺炎克雷伯菌ESBLs为60.2%(53/88);大肠埃希菌为60.2%(100/166);产ESBLS菌株对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菌药物大多耐药,仅对美罗培南非常敏感,产ESBLs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非产ESBLs菌株。结论医院及时监测产ESBLs菌的发生率及其耐药趋势以指导临床用药至关重要。

    2008年05期 No.32 630-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利卡汀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最新进展

    谭艳;肖恩华;

    2008年05期 No.32 632-6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利卡汀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最新进展

    谭艳;肖恩华;

    2008年05期 No.32 632-6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会讯及其他

科技简报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蒲地蓝消炎片中黄芩苷含量

    李慧;

    目的建立蒲地蓝消炎片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shimpack vp-ODS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48∶52∶0.2);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0nm。结果峰面积对浓度的回归方程为Y=1.599×106X+6.331×104,r=0.999 7(n=5),黄芩苷浓度在0.568~2.84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8%(n=5),RSD=0.94%。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准确可靠。

    2008年05期 No.32 635-6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蒲地蓝消炎片中黄芩苷含量

    李慧;

    目的建立蒲地蓝消炎片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shimpack vp-ODS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48∶52∶0.2);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0nm。结果峰面积对浓度的回归方程为Y=1.599×106X+6.331×104,r=0.999 7(n=5),黄芩苷浓度在0.568~2.84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8%(n=5),RSD=0.94%。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准确可靠。

    2008年05期 No.32 635-6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天麻醒脑片中天麻素的含量

    聂孝平;彭艳梅;

    目的建立测定天麻醒脑片中天麻素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Hypersil ODS-C18(200 mm×4.6 mm,5μm)色谱柱,乙腈-0.05%磷酸溶液(3∶9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室温,进样量:10μL。结果天麻素在81.6~408 ng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30%,RSD为1.54%。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适用于天麻醒脑片中天麻素的含量测定。

    2008年05期 No.32 636-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天麻醒脑片中天麻素的含量

    聂孝平;彭艳梅;

    目的建立测定天麻醒脑片中天麻素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Hypersil ODS-C18(200 mm×4.6 mm,5μm)色谱柱,乙腈-0.05%磷酸溶液(3∶9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室温,进样量:10μL。结果天麻素在81.6~408 ng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30%,RSD为1.54%。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适用于天麻醒脑片中天麻素的含量测定。

    2008年05期 No.32 636-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接骨七厘片中阿魏酸的含量

    黄马洋;万敏;

    目的建立接骨七厘片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shimpack vp-ODS色谱柱(4.6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磷酸(48∶52∶0.2);检测波长:274 nm;流速:1.0 mL.min-1。结果峰面积对进样量的回归方程为Y=1.635×106X+2.517×102,r=0.999 9(n=5),阿魏酸的进样量在0.0 9 6~0.4 8μ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 8.5 9%(n=5),RSD=1.0 5%。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准确可靠。

    2008年05期 No.32 639-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接骨七厘片中阿魏酸的含量

    黄马洋;万敏;

    目的建立接骨七厘片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shimpack vp-ODS色谱柱(4.6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磷酸(48∶52∶0.2);检测波长:274 nm;流速:1.0 mL.min-1。结果峰面积对进样量的回归方程为Y=1.635×106X+2.517×102,r=0.999 9(n=5),阿魏酸的进样量在0.0 9 6~0.4 8μ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 8.5 9%(n=5),RSD=1.0 5%。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准确可靠。

    2008年05期 No.32 639-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

协办单位 协办单位 协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