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药学

Central South Pharmacy

研究论文

  • 花卷茶提取物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血脂和内皮功能的影响

    杜万红;刘仲华;施玲;周重旺;郭立新;刘小阳;姜德建;施兆鹏;

    目的研究花卷茶提取物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血脂和内皮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高脂饲养4周诱发高胆固醇血症,其中实验组在高脂饲料饲养2周后开始每日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花卷茶系列之十两茶水提物(50、100和200mg.kg-1),持续2周。实验结束后,颈动脉取血测定血脂、一氧化氮(NO)、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和丙二醛(MDA)含量;分离胸主动脉检测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结果十两茶提取物能呈剂量依赖性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及甘油三酯水平。十两茶提取物能显著改善高脂所诱导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障碍,降低血浆ADMA和MDA含量以及增加NO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花卷茶系列之十两茶提取物具有降低血脂和保护血管内皮功能作用,其作用与抑制脂质过氧化、调节ADMA/NO系统有关。

    2008年02期 No.31 129-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相溶解度法研究羟丙基-β-环糊精对蕨麻苷的增溶作用

    侯陆星;蔡光明;张卓勇;黄媛;

    目的探讨羟丙基-β-环糊精对蕨麻苷的增溶作用。方法采用相溶解度法进行研究。结果在水溶液中,蕨麻苷的浓度随羟丙基-β-环糊精浓度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相溶解度曲线为AL型。结论羟丙基-β-环糊精对蕨麻苷有较好的增溶作用。羟丙基-β-环糊精与蕨麻苷形成摩尔比为1∶1的包合物。

    2008年02期 No.31 1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咳喘穴位贴片的体外透皮实验研究

    邓桂明;陈镇;杨广民;罗杰英;何群;

    目的研究咳喘穴位贴片的经皮吸收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透皮接受液和释放液中指标成分麻黄碱、丁香酚的浓度。结果体外透皮实验和体外释放结果表明:麻黄碱、丁香酚分别以一定的速率6.4679μg·cm-2·h-1/2、3.8334mg·cm-2·h-1/2恒速渗透,其体外释药速率分别为21.382μg·cm-2.h-1/2、21.433mg.cm-2·h-1/2,其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咳喘穴位贴片为皮肤限速型的骨架控释系统。

    2008年02期 No.31 134-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板蓝根不同总酸部位中水杨酸的含量

    孔维军;赵艳玲;山丽梅;肖小河;郭伟英;王晶彬;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pH值的板蓝根总酸部位中水杨酸的含量。方法采用pH梯度萃取法制备不同pH值的板蓝根总酸样品;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ODS-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系统,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236nm,线性梯度洗脱,测定不同总酸部位中水杨酸的含量。结果水杨酸浓度在2.13~42.5μg·mL-1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3。不同pH值的总酸部位中水杨酸含量分别为:0.00014%、0.000169%、0.00014%、0.00090%、0.00035%、0.00046%,RSD分别为1.3%、1.1%、1.2%、1.3%、1.1%、1.4%,平均加样回收率(n=9)为100.05%,RSD为1.0%,以pH2~3总酸中水杨酸含量为最高。结论该分析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板蓝根不同pH值的总酸部位中水杨酸含量的测定。

    2008年02期 No.31 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6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马蹄莲中有机酸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杨志学;李鹏;马廷升;

    目的分离并鉴定马蹄莲中的有机酸。方法将乙醇提取物用硅胶柱色谱分离,分离得到有机酸,其化学结构经UV、IR、1H-NMR、13C-NMR及GC-MS波谱分析确证。结果从马蹄莲中分离得到2种化合物:棕榈酸、肉豆蔻酸。结论2种化合物均系首次从马蹄莲中分离得到。

    2008年02期 No.31 140-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桑白皮中抗病毒活性成分桑酮G的含量测定

    张国刚;左甜甜;张岩;王胜超;李萍;李礼;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桑白皮中抗病毒活性成分桑酮G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Kroma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5%冰醋酸水(65∶35),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80nm,柱温为38℃。结果桑酮G在0.025~0.5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47%,RSD为1.85%(n=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桑白皮中抗病毒活性成分桑酮G含量的测定。

    2008年02期 No.31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5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1-苯氨基-5H-哒嗪并[4,5-b]吲哚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体外抗肿瘤活性

    李荣东;黄萍;乔娟;

    目的设计并合成1-苯氨基-5H-哒嗪并[4,5-b]吲哚类化合物,评价其抗肿瘤活性。方法以5-乙酰氧基-6-溴-2-溴甲基-1-环丙基-1H-吲哚-3-羧酸乙酯为起始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采用MTT法,gefitinib为阳性对照药,以Bel-7402和HT-1080为测试细胞株对目标化合物抗肿瘤活性进行进行检测。结果合成了8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和MS确证。体外活性实验表明:多种化合物显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其中化合物10f对Bel-7402和HT-1080肿瘤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分别是阳性对照药gefitinib的6倍和7倍。结论1-苯氨基的苯环上的取代基和1-苯氨基-5H-哒嗪并[4,5-b]吲哚的8位引入的3-[[5-(脂肪(环)胺甲基)呋喃-2-基]甲硫基]丙氧基中脂肪(环)氨的种类均显著影响化合物的活性。

    2008年02期 No.31 144-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0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延胡索乙素贴剂处方研究

    徐剑;张智豪;张永萍;

    目的对延胡索乙素透皮贴剂基质进行优选,确定处方组成。方法以PVA(X1),PVP(X2)、甘油(X3)、羧甲基纤维素钠(X4)、氮酮(X5)、丙二醇(X6)为因素,用量为水平,采用U6(66)均匀设计,以累积渗透量为考察指标,优选基质。结果透皮贴剂的最优处方比为PVA-PVP-甘油-羧甲基纤维素钠-氮酮-丙二醇=14.44∶5.87∶11.53∶3.00∶4.97∶4.62。结论上述基质处方制备的透皮贴剂的渗透效果较好。

    2008年02期 No.31 14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盐酸青藤碱肠溶控释片体外释放度的测定

    刘伟;向大雄;仇萍;腾健;

    目的建立盐酸青藤碱肠溶控释片体外释放度的测定方法。方法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溶出液中盐酸青藤碱,研究了盐酸青藤碱肠溶控释片在3种介中的质释放度。结果在蒸馏水、0.1mol.L-1HCl、pH6.8磷酸盐缓冲液中检测波长分别为:263、265、264nm,线性范围为2.5~80μg.mL-1,r=0.9999,回收率分别为(98.1%±0.35%)、(99.4%±1.51%)、(99.7%±3.19%),日内、间精密度均符合要求。控释片中盐酸青藤碱的平均含量为标示量的(97.3%±1.9%)。药物在0.1mol.L-1盐酸溶液中2h累积释放量<10%,在pH6.8磷酸盐冲液中2~12h内基本按零级方程恒速释放。结论建立了较为准确、可靠的盐酸青藤碱肠溶控释片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体外释放度及含量测定结果均符合要求。

    2008年02期 No.31 15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大黄中大黄酚-8-O-β-D-吡喃葡萄糖苷的提取、纯化及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陈志强;栾颖;王昌禄;

    目的对大黄中大黄酚-8-O-β-D-吡喃葡萄糖苷进行提取、纯化及含量测定的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对大黄酚-8-O-β-D-吡喃葡萄糖苷进行纯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自制大黄酚-8-O-β-D-吡喃葡萄糖苷标准品作对照,对大黄药材中有效成分大黄酚-8-O-β-D-吡喃葡萄糖苷进行了含量测定。色谱柱:Kromasil C18(250mm×4.6mm,5μm);柱温:40℃;流动相∶乙腈-水(30∶70,v/v);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420nm。结果被测峰和其他峰可完全分离,在10~200μg·mL-1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测得药用大黄中大黄酚-8-O-β-D-吡喃葡萄糖苷含量为0.713%,回收率:97.82%,RSD:0.84%。结论这种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大黄药材的质量控制。

    2008年02期 No.31 15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3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半枝莲粗提物对小鼠肝脏药物代谢酶的调节作用

    袁朝巍;杨栋梁;

    目的通过研究半枝莲水提物和乙醇提取物对昆明(KM)小鼠细胞色素P450酶(CY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的抑制作用,研究半枝莲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方法按照随机对照原则,以半枝莲水提物和乙醇提取物1、2和5g·kg-1·d-1剂量为低、中和高剂量连续灌胃给药5d,以HPLC方法检测探针药及其代谢产物量来表示相应酶的活性;以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溶质中GST酶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半枝莲水提物组与乙醇提取物组CYP2C与CYP3A活性显著下降;高剂量水提物组GST活性显著下降;而各组CYP2D与CYP2E1活性未见改变。结论半枝莲水提物和乙醇提取物对KM小鼠的细胞色素P450酶和GST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呈现出剂量相关性。

    2008年02期 No.31 156-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氧化苦参碱缓释胶囊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特性研究

    张坤水;庄洁宁;梁丹;刘春霞;

    目的制备氧化苦参碱24h缓释胶囊并对其体外释放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流化床包衣法,先将氧化苦参碱与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85%乙醇中,喷于空白丸芯制成含药微丸,再以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Surelease()作为主要包衣材料进行包衣,得微丸装胶囊。建立体外分析方法并进行体外释药模型拟合。结果该缓释胶囊的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具有缓释制剂的体外溶出特征。结论苦参碱缓释胶囊制备工艺简单,释药稳定,具备优良缓释制剂的特征。

    2008年02期 No.31 159-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生脉注射液对大鼠阿霉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抗细胞凋亡机制研究

    杨晓东;舒婉清;杨水冰;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对阿霉素心肌损伤的作用是否为通过抗细胞凋亡机制。方法腹腔注射阿霉素建立大鼠阿霉素心肌损伤模型。观察大鼠心率变化,计算死亡率;测定各组大鼠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Bax、Bcl-2蛋白水平表达;RT-PCR检测Bax、Bcl-2mRNA水平表达。结果生脉注射液在蛋白、mRNA水平可明显使Bcl-2表达增加,Bax表达减少;减少CK-MB释放,减少死亡率。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0.05),其疗效成一定剂量依赖性。结论生脉注射液对大鼠阿霉素心肌损伤有明显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等作用有关。

    2008年02期 No.31 162-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1 ]
  • 羟基喜树碱脂肪乳与市售注射液在家兔肝脏中分布的比较

    薛艳;孔妍;李洪宇;江荣高;

    目的考察羟基喜树碱(HCPT)自制脂肪乳和市售注射液静脉推注给药后,药物在家兔肝脏的分布。方法采用2步乳化法制备HCPT脂肪乳,静脉推注自制脂肪乳和市售注射液,采用HPLC法测定家兔肝脏药物含量。结果与市售注射液相比,给药0.5、1、3、4h后自制脂肪乳在肝脏中药物的浓度分别提高了3.0、3.4、7.1、8.4倍。结论以脂肪乳作为药物载体大幅度提高了羟基喜树碱在肝脏中的分布。

    2008年02期 No.31 165-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LC-MS-MS方法检测人血浆中奥美沙坦的浓度

    陈英;谭志荣;陈尧;郭栋;韩仰;陈豪;肖昌琼;王亦男;张敏;许婷;周宏灏;

    目的建立液-质联用法测定人血浆中奥美沙坦的浓度。方法用替米沙坦作内标,采用乙腈直接沉淀血浆样品,LC-MS-MS进行分析。色谱柱为Waters Xterra MS C18(2.1mm×50mm,5μm),柱温为40℃,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50∶50,v/v),流速为0.3mL.min-1,进样量为10μL。ESI正离子方式进行扫描,MRM方式检测,用于定量分析的检测离子为m/z:448.27→429.7(奥美沙坦)和m/z:516.43→497.8,276.5(替米沙坦)。结果本方法线性范围是1.16~2280ng.mL-1,权重为1/w,r2=0.999,最小检出浓度(LLOQ)为1.16ng.mL-1。绝对回收率均在80%以上,相对回收率为85%~115%,日内、日间RSD均<15%。结论本方法经济、简单、灵敏、快速,可用于奥美沙坦血药浓度检测和药物动力学研究。

    2008年02期 No.31 168-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半枝莲总黄酮的研究

    涂琪顺;蔡光明;黄媛;王伽伯;岳鹏飞;

    目的研究不同型号大孔树脂纯化半枝莲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以静态饱和吸附量、洗脱量、静态洗脱率为考察指标,比较了5种大孔树脂,并对AB-8树脂的动态比上柱量、比吸附量、比洗脱量进行了考察,以总黄酮转移率和纯度为指标对树脂吸附工艺条件进行了筛选。结果所比较的5种树脂中,AB-8型树脂具有最佳的吸附及洗脱参数,其最佳工艺是用浓度为3.12mg·mL-1,pH=2.0的上样液,以3倍柱体积去离子水,12倍柱体积70%乙醇依次洗脱,总黄酮转移率为80%左右,其纯度为60%左右。结论AB-8树脂综合性能较好,适合于半枝莲中总黄酮的纯化。

    2008年02期 No.31 171-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5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种獐牙菜中龙胆苦苷的含量

    康军民;谭健兵;李福双;徐康平;

    目的建立测定川东獐牙菜、显脉獐牙菜中龙胆苦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HYPERSILBDSC18(4.6mm×20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MeOH%:0min,15%;40min,45%),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76nm,柱温为25℃。结果龙胆苦苷在0.22~6.50μg线性良好,r=0.99996,平均回收率为96.30%,RSD<3%(n=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为控制川东獐牙菜和显脉獐牙菜质量提供参考。

    2008年02期 No.31 174-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消炎解毒软膏中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含量

    陈士翠;鞠建明;

    目的建立消炎解毒软膏中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消炎解毒软膏中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含量,色谱条件为Alltima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水-乙腈(50∶50),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96nm;柱温:35℃。结果华蟾酥毒基的进样量在0.427~17.080μg峰面积积分值与进样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3%,RSD为2.0%(n=6);脂蟾毒配基的进样量在0.262~10.480μg峰面积积分值与进样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9%,RSD为1.8%(n=6)。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

    2008年02期 No.31 176-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多种光谱综合确证孕甾双烯醇酮醋酸酯中微量杂质的结构

    过林;刘文英;徐然;

    目的对孕甾双烯醇酮醋酸酯中含量>0.1%的杂质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方法采用柱层析和制备液相色谱对杂质进行分离,用IR、2D-NMR及MS综合确证其化学结构。结果该杂质的结构为:孕甾-4、6、16-三烯-3、20-二酮。结论该法能够精确定位1个微量杂质各个原子的归属。

    2008年02期 No.31 179-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鲜虎杖在储藏过程中白藜芦醇苷及苷元含量变化

    刘人树;石明睿;曾建国;杜方麓;

    目的研究鲜虎杖药材在储藏过程中白藜芦醇苷及苷元含量的变化。方法使用HPLC对储藏中的鲜虎杖药材样品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鲜虎杖药材中白藜芦醇苷及苷元含量受时间影响很大。结论鲜虎杖储存时间不宜过长。

    2008年02期 No.31 181-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制霉素片

    黄朝霞;吴晓春;

    目的建立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制霉素片的新工艺,解决生产过程中含量下降的问题。方法选用新型直接压片用辅料,采用正交实验法筛选处方。结果以流动性和可压性均好的Celldone102CG的微晶纤维素作为填充剂与药物混合后压成的片,生产过程中含量未下降,片重差异符合要求,素片脆碎度为0,包衣后崩解时间24min结论该处方工艺制备的制霉素片符合质量要求,且稳定性好。

    2008年02期 No.31 184-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4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补血生发丸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

    付成效;毕津莲;阳波;邓丽菁;

    目的建立测定补血生发丸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Hypersil ODS C18色谱柱(250mm×4.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17∶83);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20nm;柱温:30℃。结果二苯乙烯苷在0.0352~0.352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2%(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补血生发丸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测定。

    2008年02期 No.31 186-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知柏地黄丸中5-羟甲基糠醛含量

    雒翠霞;孙国祥;

    目的建立知柏地黄丸中5-羟甲基糠醛(5-HMF)的RP-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水-乙腈-冰醋酸(97∶2.5∶0.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80nm;柱温:(25±0.2)℃。结果5-HMF在0.025~0.5μ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1.9%(RSD=0.37%,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好,可有效控制该制剂中5-羟甲基糠醛含量。

    2008年02期 No.31 188-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复方灵芝颗粒中白术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董英杰;张乃先;艾莉;穆瑛俊;

    目的考察复方灵芝颗粒的白术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与表征。方法采用水溶液搅拌法和研磨法制备,物性鉴定采用红外、热分析、气相、薄层等多种光谱学和色谱学方法。结果2种方法均能得到合格包合物,水溶性和稳定性大大提高,水溶液搅拌法包合物中挥发油含量较高,达到9.47%。结论环糊精包合技术提高了有效组分白术油在颗粒剂中的稳定性。

    2008年02期 No.31 190-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豆根中高丽槐素的含量

    黄韵诗;

    目的建立测定山豆根药材中高丽槐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ODS-1(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10nm,柱温为25℃。结果高丽槐素在0.1908~5.724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1.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提供了更好的控制山豆根药材质量的方法。

    2008年02期 No.31 193-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3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一枝黄花漱口液质量标准研究

    史秀峰;谢燕;李国文;

    目的建立一枝黄花漱口液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其中成分芦丁进行定性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0.4%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9nm,采用AgilentTC-C18分析柱(250mm×4.6mm,5μm),同时测定其中绿原酸和芦丁的含量。结果芦丁可用薄层色谱鉴别;绿原酸和芦丁分别在0.030~0.360μg和0.057~0.684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6、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38%和98.72%,RSD=1.68%、1.55%(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准确,能有效控制一枝黄花漱口液的质量。

    2008年02期 No.31 195-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跌打膏定性定量方法研究

    陈丹;李若存;李爱秋;谭玉婷;

    目的建立跌打膏的定性定量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桂枝、苏木、姜黄、当归、栀子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结果在TLC色谱中检出桂枝、苏木、姜黄、当归、栀子;黄芩苷在0.104~0.624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回收率98.3%,RSD为1.2%。结论所建立的方法能够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2008年02期 No.31 198-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度洛西汀肠溶片的R-异构体

    施友玲;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盐酸度洛西汀肠溶片R-异构体的方法。方法色谱柱:手性AD-H柱(0.46cm×25cm);流动相:正己烷-异丙醇-二已胺(97.8∶2∶0.2),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94nm。结果盐酸度洛西汀R-异构体在2.41~48.20μg·mL-1,色谱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盐酸度洛西汀与其R-异构体的分离度达8.52。结论该方法准确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盐酸度洛西汀的质量控制。

    2008年02期 No.31 201-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衍生化法测定糖尿乐胶囊中尿囊素的含量

    尹晓强;代龙;魏永利;张加余;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糖尿乐胶囊中尿囊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岛津(SHIMADZU)ODS柱,乙腈-0.1%冰醋酸(三乙胺调pH至5.6~6.0)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60nm。结果尿囊素在0.11~0.55μ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08%,RSD=1.22%。结论此方法灵敏、准确,可用于尿囊素的含量测定。

    2008年02期 No.31 203-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桂灵胶囊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

    周春菊;唐勇;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桂灵胶囊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Diamonsil-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01mol.L-1磷酸二氢钾(用磷酸调pH至2.5)-乙腈(95∶5),流速为1.0mL·min-1,紫外检测波长为210nm,柱温为室温。结果盐酸麻黄碱在0.132~1.191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99.23%,RSD=0.78%。结论本方法准确、简便、快速,可作为桂灵胶囊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测定。

    2008年02期 No.31 205-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综述

中药指纹图谱专题

  • 斑蝥的毛细管电泳数字化指纹图谱研究

    雒翠霞;孙国祥;史香芬;

    目的建立斑蝥药材的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CEFP)。方法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CZE),以50mmol·L-1硼砂为背景电解质,运行电压12kV,检测波长265nm,重力进样20s(高度8cm)。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超信息特征数字化评价系统3.0"软件计算不同批次的斑蝥药材CEFP的色谱指纹图谱指数等41个参数进行潜信息特征数字化评价。以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法评价了10批不同产地斑蝥药材及斑蝥不同部位质量。结果以尿苷峰为参照物峰,确定了10个共有峰,建立了斑蝥药材的数字化CEFP,获得了判别斑蝥药材质量的重要数字信息。结论所建立的数字化CEFP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重现性,为斑蝥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了新方法。

    2008年02期 No.31 230-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6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中药材独活质量控制的气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慕善学;高广慧;刘唯芬;宋涛;赵春杰;

    目的建立独活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测定方法,为含独活中药制剂制定指纹图谱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不同产地独活的挥发油,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技术建立指纹图谱(GC-FPS),并采用聚类法分析比较。结果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样品的稳定性好。结论GC指纹图谱分析法与聚类分析可作为独活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2008年02期 No.31 235-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4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附子HPLC数字化指纹图谱研究

    孙国祥;任培培;

    目的建立附子HPLC数字化指纹图谱。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Century SILC18 AQ色谱柱,0.1mol.L-1NaH2PO4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低压线性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柱温:(30±0.15)℃,检测波长:280nm。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超信息特征数字化评价系统3.0"软件从分离度、信息量、定性定量相似度等6个方面对不同批次的附子HPLC指纹图谱进行潜信息特征数字化评价。结果以鸟苷峰为参照物峰,确定了41个共有峰,建立了四川江油地区附子的HPLC数字化指纹图谱。应用色谱指纹图谱指数F等参数对不同产地附子HPLC指纹图谱的超信息特征进行了数字化评价,获得了判别附子质量的重要数字信息,以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法评价附子批间质量稳定性。结论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重现性,适用于附子药材的信息质量控制。

    2008年02期 No.31 239-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K]
    [下载次数:5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与临床

  • 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的疗效观察

    严秋凤;谢宁;

    目的观察盐酸多奈哌齐治疗不同类型痴呆的疗效。方法将78例痴呆患者予盐酸多奈哌齐5mg.d-1,4周后加至10mg.d-1,8周为1疗程。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分别测定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结果治疗后:老年性痴呆(AD)患者MMSE明显提高(P<0.05),ADL明显改善(P<0.05);血管性痴呆(VD)患者MMSE及ADL均无改善(P>0.05);混合性痴呆患者MMSE有所改善(P<0.05),但ADL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盐酸多奈哌齐能改善老年性痴呆和部分混合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而对血管性痴呆患者无效。

    2008年02期 No.31 24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医院药学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耐药研究

    宋焰桃;徐元宏;

    目的了解本地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多重耐药情况。方法收集经头孢西丁纸片扩散试验和青霉素结合蛋白2a胶乳凝集实验分离出的51株MRSA,用β-内酰胺酶实验、D试验、Kirby-Bauer法检测MRSA产β-内酰胺酶以及对红霉素、克林霉素、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和万古霉素耐药性。结果51株MRSA头孢西丁纸片抑菌圈直径介于6~20mm,产β-内酰胺酶率为84.3%,对红霉素、克林霉素、氟喹诺酮类、万古霉素耐药率分别为98.0%、86.3%、88.2%、0,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率为50.0%(3/6)。结论MRSA呈多重耐药,轻度感染可根据药敏结果选万古霉素与氟喹诺酮类?生素联合用药。

    2008年02期 No.31 246-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586例败血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谌官和;宋霞林;彭学清;

    目的了解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分离的败血症病原学分布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的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2002年1月~2007年4月临床确诊的586例败血症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药敏结果。结果共检出病原菌613株,其中G+菌426株(69.5%),G-菌163株(26.6%),真菌24株(3.9%)。检出较多的为表皮葡萄球菌(24.5%)、金黄色葡萄球菌(23.2%)、大肠埃希菌(8.3%)、棒状杆菌(5.9%)和链球菌(5.7%)。儿科患者中G+菌感染比例为78.7%,高于成人败血症患者(55.7%)。药敏试验显示主要致病菌均存在多重耐药,G+致病菌对万古霉素耐药性最低,G-致病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最低,可将此2类抗生素作为败血症治疗的首选药物。结论近年来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败血症患者以G+菌感染为主,且呈现多重耐药倾向,值得进一步研究。临床应依据本地区药敏结果优化选择抗生素,并采用合理的手段降低耐药率的发生。

    2008年02期 No.31 249-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临床输液反应产生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蔡益民;晏碧波;

    2008年02期 No.31 252-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脑供血不足改善药物——二维三七桂利嗪(新瑙力隆)

    周为军;

    二维三七桂利嗪(新瑙力隆)胶囊由桂利嗪、三七总皂苷、维生素E、维生素B64种组分组成的中西复方方剂,工艺上采用微丸技术将其制成多色微丸。本品能有效扩张脑血管、降低血液黏滞度、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促进受损脑组织修复,可以快速全面改善脑供血不足所致的各种症状。临床上治疗偏头痛、动脉硬化性脑梗塞、缺血性脑血管病等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2008年02期 No.31 254-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

协办单位 协办单位 协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