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中心
网站访问量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究甘草地上部分黄酮类成分抗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成分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贾栖;侯俊玲;云鹭;张黄慧;王宇航;彭一峰;冀祖恩;王文全;目的 探究甘草地上部分黄酮类成分抗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成分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图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Exactive Orbitrap-MS)鉴定甘草地上部分醇提物中的主要黄酮类化学成分,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预测甘草地上部分抗慢性前列腺炎的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采用角叉菜胶诱导构建慢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通过HE染色观察大鼠前列腺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中双氢睾酮(DHT)、干扰素-γ(IFN-γ)、免疫球蛋白G(IgG)、白细胞介素-6(IL-6)、前列腺特异抗原(PS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评价甘草地上部分醇提物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效果。结果 从甘草地上部分醇提物中共鉴定出44种黄酮类化合物,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甘草素、毛蕊异黄酮、刺芒柄花素、甘草苷等为核心成分,通过作用于AKT1、TNF、VEGFA、EGFR、MMP9等关键靶点,调控相关信号通路,发挥抗慢性前列腺炎作用。分子对接验证显示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甘草地上部分醇提物对大鼠慢性前列腺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结论 本研究验证了甘草地上部分醇提物的抗慢性前列腺炎药效,其活性成分为刺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甘草素等,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EGFR、AKT1、MMP9等关键靶点发挥治疗功效。
177Lu-DOTA-RTX靶向放射性核素药物的制备及其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初步研究
张馨雨;于兴泰;胡哲铭;王文艺;张丽群;刘笑洋;王昌海;陆洋;郑宇;目的 评估177Lu-DOTA-RTX作为放射性核素抗体偶联药物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治疗中的抗肿瘤效果。方法 通过将螯合剂p-SCN-Bn-DOTA与利妥昔单抗(RTX)偶联,制备DOTA-RTX载体,并与放射性核素177Lu螯合,构建靶向制剂177Lu-DOTA-RTX。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近红外荧光成像评估其体外及体内靶向能力;通过细胞毒性实验和荷瘤小鼠模型,分析其抗肿瘤活性与安全性。结果 177Lu-DOTA-RTX在24 h内显著富集于肿瘤组织,且在主要脏器中迅速被清除。细胞实验显示,该制剂可特异性结合U2932细胞并表现出剂量相关的细胞毒性。动物实验表明,177Lu-DOTA-RTX高剂量组(14.8 MBq)在7 d内实现63.5%的肿瘤抑制率,低剂量组(1.85 MBq)则在保持体重的同时仍展现出良好的疗效。结论 研究初步表明,177Lu-DOTA-RTX具有显著的肿瘤靶向活性和可接受的安全性,有望成为一种有前景的新型DLBCL治疗药物。
基于UPLC-MS/MS、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体外实验探究左归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机制
王燕;唐亮;刘瑶;冯星;目的 基于UPLC-MS/MS和网络药理学探讨左归丸抗阿尔茨海默病(AD)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UPLC-MS/MS法鉴定左归丸的化学成分;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左归丸的有效成分、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左归丸活性成分与作用靶点的结合情况;噻唑蓝比色法(MTT)测定左归丸对HT22细胞增殖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D细胞模型的Aβ1-42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p-PI3K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UPLC-MS/MS法共鉴定出501种化合物,通过HERB和SwissADME数据库鉴定出22种有效成分。通过与AD相关的靶点取交集,确定了123个交集靶点。从蛋白质互作网络(PPI)中获得8个核心靶点。GO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靶点主要与外源刺激、基因表达的正调控、对缺氧的反应有关。KEGG通路分析表明,这些靶点与癌症通路、神经变性-多发性疾病通路、阿尔茨海默病通路和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左归丸有效成分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基α(PIK3C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肿瘤坏死因子(TNF)、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激酶1(MAP2K1)、RAF激酶蛋白(BRAF)具有良好的结合亲和力。体外实验证明,中、高浓度左归丸可显著提升细胞活力,降低HT22细胞Aβ1-42水平(P<0.05),提高p-PI3K和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 左归丸含有22种有效成分,其可能通过调节PI3K/AKT通路,减少Aβ1-42的产生,进而改善AD。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究杏贝止咳祛痰口服液治疗儿童支气管炎的作用机制
杨子烨;谭征;刘洁;刘润花;杨畅;关晶;张建民;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以及体外细胞实验探究杏贝止咳祛痰口服液治疗儿童支气管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检索TCMSP、BATMAN-TCM、PubChem、SwissTargetPrediction等数据库,获得杏贝止咳祛痰口服液活性成分、相关作用靶点以及儿童支气管炎相应疾病靶点,并将杏贝止咳祛痰口服液作用靶点与疾病靶点的交集作为潜在作用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疾病网络及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其网络拓扑结构,筛选关键成分及核心靶点,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采用R语言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及KEGG富集分析。最后,基于香烟烟雾提取物(CSE)诱导人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构建体外细胞模型,采用Western blot技术进行相关通路靶点的验证。结果 杏贝止咳祛痰口服液关键成分包括光甘草定、槲皮素、山柰酚等,主要通过调控TNF-α、STAT3、EGFR、PTGS2等在内的核心靶点介导的AGE-RAGE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儿童支气管炎的作用。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TNF-α、STAT3、MAPK3、ICAM1和PIK3CD蛋白的表达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组相比,杏贝止咳祛痰口服液给药组对应蛋白显著下调(P<0.01)。结论 杏贝止咳祛痰口服液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改善儿童支气管炎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AGE-RAGE信号传导通路的活化有关。
LC-MS/MS法测定Beagle犬血浆中泮托拉唑浓度及毒代动力学研究
侯利平;谢昕;曹贝希;范朋云;黄魏;卢素云;邓友田;周融融;曾宏亮;目的 建立LC-MS/MS法测定Beagle犬血浆中泮托拉唑的浓度,并开展毒代动力学研究。方法 泮托拉唑含量测定采用BEH C18(2.1 mm×50 mm,1.7 μm)色谱柱,流动相A为含0.1%甲酸的5 mmol·L-1乙酸铵,流动相B为含0.1%甲酸的乙腈,流速0.5 mL·min-1,ESI源,正离子MRM模式下,以m/z 384.2→200.0为定量离子对,以泮托拉唑-d3为同位素内标。32只Beagle犬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泮托拉唑低、中、高剂量组[5、15、45 mg/(kg·d)],8只/组,雌雄各半。按5 mL·kg-1口服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药7 d。首次、末次给药前后分别采集15个时间点的犬前肢头静脉全血,检测犬血浆样本中泮托拉唑含量,并用WinNonlin 8.4软件计算毒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泮托拉唑在60~3000 ng·mL-1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批内和批间精密度(RSD)在0.83%~4.2%,准确度在95.18%~102.37%。内标归一化基质效应RSD<8.2%,回收率在96.42%~104.00%。泮托拉唑室温放置17 h、反复冻融3次、-20℃和-80℃保存25 d、处理后进样器存放44 h后再进样,稳定性均满足要求。Beagle犬体内泮托拉唑的暴露量(AUC)和达峰浓度(Cmax)随剂量增大而增加。与首次给药相比,末次给药后泮托拉唑在Beagle犬体内的AUC减少,Cmax呈现下降趋势。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适用于检测Beagle犬血浆中泮托拉唑浓度。Beagle犬连续给药7 d,泮托拉唑钠在体内无蓄积现象,不出现毒性反应。
基于转录组学与PCR技术的荷叶黄酮部位降血脂作用机制及药效研究
黄蓉;杨乐怡;周昶;蔡园;陈焕;董世芬;姜艳艳;目的 运用转录组学测序(RNA-Seq)技术探讨荷叶黄酮部位(FCN)对高脂血症小鼠降血脂的药效及作用机制,并采用qRT-PCR方法进行验证。方法 C57BL/6J小鼠通过喂养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血症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组,药物干预28 d后检测小鼠血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以及肝脏TC、TG水平。RNA-Seq检测小鼠肝脏组织差异表达基因,筛选FCN治疗高脂血症可能干预的信号通路,并对其中的核心富集基因进行qRT-PCR实验验证。结果 FCN可显著降低高脂模型小鼠的肝脏指数,降低血浆TC、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肝脏TC、TG水平。RNA-Seq分析得到51个共同差异表达基因及4条与高脂血症密切相关的通路,包括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通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氧化磷酸化通路和胆固醇代谢通路。综合分析,共筛选出5个差异基因:醛酮还原酶家族1成员D1(Akr1d1)、线粒体ATP酶合成体ε亚基(Atp5e)、抑制素β E(Inhbe)、脱氢酶亚单位3(ND3)和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qRT-PCR验证结果显示FCN通过Akr1d1、Pcsk9和Inhbe基因调控影响脂质水平。结论 FCN能够显著改善高脂血症小鼠的脂代谢紊乱;其作用机制与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通路、TGF-β信号通路、氧化磷酸化通路和胆固醇代谢通路密切相关,通过调控Akr1d1、Pcsk9和Inhbe基因来抑制高脂血症的发生与发展,为荷叶降血脂作用机制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蜈蚣中5种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测定及风险评价
江鸳;周坚;韦红言;苏婷婷;吕淑芳;黄基茂;梁小妮;林明;目的 对不同区域、不同个体蜈蚣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富集情况进行分析,并进行初步的风险评估。方法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对蜈蚣中5种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铅、镉、砷、汞、铜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对蜈蚣药材进行综合风险评估。结果 蜈蚣中5种重金属元素的线性关系良好(r> 0.999),平均回收率在90.96%~105.99%(RSD≤5.9%)。7个产地20个批次蜈蚣中铅、镉、砷、汞、铜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61.62、0.50、1.73、0.11、29.16 mg·kg-1。初步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湖北4批、河南2批、安徽1批的蜈蚣为重污染;安徽2批、湖北1批的蜈蚣处在警戒线;广西3批、安徽2批、河南2批,辽宁、山西、四川各1批的蜈蚣均为安全。结论 蜈蚣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铅污染情况较为严重,与产地有一定的相关性,为后续完善动物药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限量标准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舒筋健脑颗粒制备工艺研究
孙艳;吕邵娃;王雪松;徐丹;李迪;张哲源;许贵军;目的 优化舒筋健脑颗粒的提取、浓缩及成型工艺。方法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以芍药苷与黄芪甲苷含量及浸膏得率作为评价指标,系统分析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和溶剂用量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优提取参数。系统对比减压浓缩与常压浓缩工艺的应用效果。以制软材情况、颗粒的外观作为评价指标,考察辅料、药辅配比等因素对成型工艺的影响。结果 最佳提取方案为第一次以药材10倍量水浸泡60 min后煎煮1 h,第二次加8倍量水煎煮1 h。浓缩宜采用减压法(80℃、0.08 MPa)。成型时,清膏与糊精按1∶2.5配比制得软材。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舒筋健脑颗粒的高效稳定制备工艺,为后续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有力支撑。
藏成药八味沉香制剂中乳香投料真实性考察
焦兴苹;达洛嘉;范莹莹;张炜;目的 建立藏成药八味沉香制剂中乳香的检测方法,考察样品中乳香实际投料情况。方法以乳香对照药材为参照,石油醚(60~90℃)-乙醚-乙酸乙酯(8∶6∶1)为展开剂,5%香草醛硫酸溶液为显色剂,采用薄层色谱法检测八味沉香制剂中乳香实际投料;以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为乳香特征成分,Thermo Hypersil GOLD为色谱柱,甲醇-0.1%甲酸(80∶20)为流动相,252 nm为测定波长,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八味沉香制剂中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的含量,进一步考察乳香投料的真实性。结果 薄层色谱方法主斑点清晰,比移值适中且阴性无干扰;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操作简单,分离度较好,测得方法定量限和检测限分别为0.67ng·mL-1、0.20 ng·mL-1。对市售14批样品测定,6批未检出与乳香对照药材一致的主斑点,且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的含量测定结果均为未检出(低于定量限),薄层色谱测定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结果一致。结论 八味沉香制剂中乳香实际投料存在非正品乳香投料情况。该研究所用方法简单、准确,可作为八味沉香制剂中乳香投料质量的检测方法。
长胜七化学成分研究
许苗苗;杨媛媛;徐浩南;孙琛;张楠;马叶子;邓翀;王薇;宋小妹;张东东;目的 研究长胜七(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的根皮)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及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对长胜七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NMR、MS等方法鉴定分离所得化合物结构;采用CCK-8法测定了化合物1~10对三种肿瘤细胞(H460、A549、HepG2)的毒活性。结果 从长胜七药材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2-(2',5'-dimethoxyphenyl)-3,4-dimethyl-5-(3'',4''-dimethoxyphenyl)-tetrahydrofuran(1)、gomisin K2(2)、gomisin R(3)、schisphenlignan C(4)、6-epi-gomisin(5)、rel-(2α,3β)-7-O-methylcedrusin(6)、pubinernoid A(7)、ethylene terephthalate cyclic trimer(8)、ganodermalactone H(9)、lancilactone A(10);化合物1、4~6表现出细胞毒活性,IC50为33.7~69.1μmol·L-1。结论 化合物1~3及5~10首次从长胜七中分离鉴定,其中化合物1、4~6具有潜在的细胞毒活性。
连翘的研究进展
胡静;马琳;张坚;常艳旭;<正>连翘[Forsythia suspensa(Thunb.)Vahl]为木犀科连翘属落叶灌木植物,以果实入药,自1963年以来一直被中国药典收录。其性微寒,味苦,归肺、心、胆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急性风热感冒、痈肿疮毒、淋巴结核、尿路感染等症,中医素有"疮家圣药"之称[1]。我国盛产连翘,其资源丰富、成分复杂、生物活性多样,
山楂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于蓓蓓;闫雪生;孙丹丹;山楂是我国的特产果树,其栽培和应用的历史悠久,是药食两用的上等补品。临床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系统及消化系统疾病,更是最常用的减肥及辅助降血脂保健品原料之一。近年来山楂在调节血脂、抗癌、增强免疫力、抗氧化方面的药理作用备受关注,本文针对这几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根据不同的作用机制对山楂的有效部位、成分及其作用靶点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发现山楂药效明确,且有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必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全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杨志欣;汲丽丽;刘慧;卞士嘉;许贵军;吕邵娃;全蝎为蛛形纲蝎目钳蝎科昆虫,为息风平肝的要药,味辛、平,有毒。其药用历史悠久,具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癫痫、中风、慢性疼痛等疾病。其主要活性成分为蝎毒、甾体衍生物、生物碱等。全蝎具镇痛抗炎、抗癌、抗癫痫、抗惊厥、抗凝、抗菌、促生长、提高免疫力等药理作用。本研究对全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全蝎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紫苏子镇咳、祛痰、平喘作用的药理研究
王永奇,邢福有,刘凡亮,张巍峨,乌兰,姜丽,张学梅,梁文波,赵红,吴丽霞,付子栋目的 对紫苏子及其炮制品的梯度溶媒提取物进行了镇咳、祛痰、平喘的对比性研究。方法 浓氨水喷雾法、毛细玻管法、喷雾致喘法。结果 1.紫苏子水提物、醇提物和醚提物均显示了程度不同的镇咳作用。2.紫苏子和炒紫苏子水提物的小剂量组均有良好的祛痰作用。3.对4%氯化乙酰胆碱诱导的豚鼠哮喘未发现其有平喘作用。但对用2%氯化乙酰胆碱和0.1%磷酸组胺的等量混合液诱喘的哮喘模型,炒紫苏子水提物和醚提物的小剂量组都显示出显著的平喘效果。结论 紫苏子具有一定的镇咳、祛痰和平喘作用,其镇咳成分较分散。平喘成分的水溶性大。存在于炒紫苏子的平喘成分其极性较分散.既存在于极性大的部分也存在于极性小的部分。
湖南省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试行)
袁洪;<正>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是目前医院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之一,我国有研究报道,PPI在医院消化系统用药约占75.5%的份额,PPI的用药频度呈快速上升趋势,尤其在外科领域使用量增长迅速。伴随着PPI的长期、大量应用,以及应用人群的不断扩大,一些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逐步被发现。目前有关PPI的不良反应报道包括胃肠道症状、肝肾毒性、神经系统症状、内分泌紊乱、皮肤过敏、视觉障碍等,近
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治疗药物信息汇编(第一版)
朱运贵;邓紫薇;刘丽华;刘晓慧;李献忠;陈卫红;段菊屏;黄丽;文晓柯;尹桃;邓楠;左笑丛;向大雄;刘艺平;刘芳群;张毕奎;欧阳荣;周玉生;徐萍;廖建萍;2019年12月以来,我国陆续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国家卫生健康委、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等单位,紧急制定了相关诊疗方案(指南),这些诊疗方案(指南)中提到了多类药物,包括化学药品、生物制剂及中药。为了帮助临床医师和药师便捷了地解这些药物的作用特点、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确保新冠肺炎患者的安全、合理用药,提高救治效果,湖南省药学会、湖南省医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组织一线临床药师,全面收集、整理资料,汇总编写了这份药物信息汇编,供广大医务人员在新冠肺炎患者诊疗中参考。
山楂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于蓓蓓;闫雪生;孙丹丹;山楂是我国的特产果树,其栽培和应用的历史悠久,是药食两用的上等补品。临床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系统及消化系统疾病,更是最常用的减肥及辅助降血脂保健品原料之一。近年来山楂在调节血脂、抗癌、增强免疫力、抗氧化方面的药理作用备受关注,本文针对这几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根据不同的作用机制对山楂的有效部位、成分及其作用靶点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发现山楂药效明确,且有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必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黑色素生物合成与酪氨酸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李溯;丁劲松;<正>黑色素(melanin)主要由人体皮肤表皮基底层的黑色素细胞(melanocyte)产生,它能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黑色素的含量及分布决定了皮肤的颜色。然而,黑色素在基底层的异常蓄积会造成色素沉着过度引起黑斑病、雀斑、老年斑等,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1]。随着对黑色素生物合成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发现酪氨酸酶在黑色素生物合成中扮
黄精资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董治程;谢昭明;黄丹;李顺祥;<正>黄精为百合科黄精属植物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1.et Hemsl.、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或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的干燥根茎,按形状不同,习称大黄精、鸡头黄精、姜形黄精。黄精味甘,性平,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的功效。始载于《雷公炮炙论》,并指出其"叶似竹叶"。《本草经集注》曰:"黄精根如鬼臼、黄连、大节而不平,虽燥并柔软有脂
薄荷的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李祥;邢文峰;<正>薄荷为唇型科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性凉味辛,归肺、肝经。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民间很早就将鲜薄荷作为蔬菜食用,后有人将薄荷叶晒干后泡茶,自唐代始作为药用。薄荷全草入药,具有发汗、
公告栏
中南药学写作注意事项——格式要求
《中南药学》杂志青年编委招募通知
开发票提醒
《中南药学》2025年“毕业季”论文征稿
《中南药学》2024年“毕业季”论文征稿
《中南药学》杂志入选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0科技版)》
2022年 “综述”栏目征稿
《中南药学》2022年“毕业季”论文征稿
“临床药学”专栏征稿
《中南药学》2021年“毕业季”论文征稿
《中南药学》杂志基金项目论文征稿启事
《中南药学》“临床药学”专栏征稿
《中南药学》2020年“毕业季”论文征稿
《中南药学》杂志第三届优秀论文评选结果
热烈祝贺《中南药学》杂志第四届编委会圆满结束
“临床药师在临床”专题长期征稿
《中南药学》杂志2019年“毕业季”论文征稿
关于《中南药学》杂志招募青年编委的通知
中南药学·“临床药师在临床”专刊征稿(正刊)
2015年中南药学杂志优秀论文评选结果
2019年邀“专题专栏”主持人
我刊关于假冒网站的声明
喜讯 《中南药学》荣获“第三届湖湘优秀出版物奖”
《中南药学》杂志第三届编委会暨第一届优秀论文评选会议在长沙胜利召开
中南药学杂志微信平台开通了
单位介绍信模板
诚聘审稿专家
作者眼中的《中南药学》
如投稿有问题点击这里
李焕德教授当选湖南省药学会常务副理事长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