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benqimuci xinwengonggao jingxuanzhuanti guokanliulan wangluoshoufa beiyinpaihang xiazaipaihang liulanpaihang caozuorukou wenbenneirong xiazaizhongxin lianjiezhongxin fangwenliangtongji papernavigation benqimucitupian wangluoshoufatupian beiyinpaihangtupian xiazaipaihangtupian liulanpaihangtupian xinwengonggaosimple xiazaizhongxinsimple lianjiezhongxinsimple jingxuanzhuantisimple

友情链接

下载中心

网站访问量

总访问量: 1,172,832
2025年07期
固有免疫与心脑血管疾病专题

支链氨基酸与固有免疫在常见疾病中的调控作用

殷芸;祝德秋;武丹;

固有免疫作为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能快速响应感染、激活适应性免疫应答以及维持整体免疫平衡,固有免疫系统的有效功能对维持宿主的健康至关重要。支链氨基酸(BCAAs)是人体必需氨基酸,参与调控蛋白质合成、能量代谢、骨骼健康、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等众多生理过程,在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中起着关键作用。但目前尚缺乏BCAAs通过免疫调控机体健康作用机制的系统性综述,尤其是通过固有免疫的调控。本文就BCAAs通过固有免疫在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代谢和消化系统疾病以及肿瘤等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明确BCAAs在以上疾病治疗中的潜在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2025 年 07 期 v.23 ;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人才计划(No.2022YQ053);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2ZR1456900)
[下载次数: 25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在血管性痴呆中的研究进展

杨国苓;章越凡;

血管性痴呆是脑血管病变及其危险因素导致的临床卒中或亚临床血管性脑损伤,涉及至少一个认知领域受损的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是世界上第二常见的痴呆类型。在血管性痴呆的发病过程中,小胶质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内皮细胞、神经元和少突胶质细胞等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免疫调控网络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在血管性痴呆中,小胶质细胞激活后,通过减少星形胶质细胞由神经毒性转化为神经保护性,并释放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内皮细胞上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结合,导致内皮坏死,释放促炎因子,加剧神经元损伤,分泌对少突胶质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的转化生长因子(TGF)-α等抗炎因子,共同调控影响血管性痴呆的进程。同时,神经元在受到损伤后也会释放一系列细胞因子,进一步影响小胶质细胞的功能状态,形成复杂的免疫调控作用。本文总结了小胶质细胞在血管性痴呆中的作用,以及小胶质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内皮细胞、神经元和少突胶质细胞等其他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以期为未来进一步探究血管性痴呆的靶向治疗提供参考。

2025 年 07 期 v.2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971017)
[下载次数: 4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43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免疫细胞中的谷氨酰胺代谢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李雨晴;李昊琦;李慧敏;呼庆勋;武丹;

谷氨酰胺是人体含量最丰富的氨基酸,可以为细胞生长提供碳源、氮源以及能量。目前发现,谷氨酰胺在肿瘤的治疗及炎症和心血管疾病的预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谷氨酰胺的代谢进行了总结,并通过探究谷氨酰胺在巨噬细胞、T细胞、中性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以及细胞因子中的作用,阐明谷氨酰胺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旨在为心血管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2025 年 07 期 v.23 ;
[下载次数: 42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论著

羊红膻抗氧化活性效应成分指数的构建

崔小敏;任慧;鲁文静;胡静;曲彤;李宁;梁超;陈志永;

目的建立羊红膻抗氧化活性效应成分指数。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不同批次羊红膻提取物的指纹图谱,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和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清除法测定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筛选羊红膻抗氧化效应成分。测定各效应成分抗氧化活性IC50值以确定各成分的效应权重,将各活性成分的效应权重与其含量相乘并求和得到效应成分指数。结果所构建的羊红膻DPPH自由基清除效应成分指数与其1/IC50显著相关(R=0.931),ABTS自由基清除效应成分指数与其1/IC50显著相关(R=0.883)。结论基于抗氧化效应成分指数的质量评价方法的建立,显著提高了羊红膻药材的质量控制水平,也为效应成分指数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2025 年 07 期 v.23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No.2023YFC3504900); “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双链融合”中青年科研创新团队(No.2022-SLRH-YQ-003)
[下载次数: 26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基于UPLC-Orbitrap-MS/MS和网络药理学探讨茴香根皮抗肝纤维化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

马冲;耿若愚;王百才;侯强;文丽梅;杨建华;胡君萍;

目的 基于UPLC-Orbitrap-MS/MS和网络药理学探讨茴香根皮抗肝纤维化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UPLC-Orbitrap-MS/MS定性鉴别茴香根皮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茴香根皮的活性成分,运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网站和Uniprot数据库预测茴香根皮的成分靶点,GeneCards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获得肝纤维化疾病靶点,利用Venny平台获得成分和疾病的交集靶点;通过STRING平台构建PPI网络,并筛选核心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潜在的核心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MTT法测定茴香根皮乙醇提取物对HSC-T6细胞增殖的影响;ELISA法检测茴香根皮乙醇提取物对HSC-T6细胞上清液中大鼠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和Ⅲ型前胶原(PCⅢ)的含量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从茴香根皮中鉴定推断出82个化学成分,包括苯丙素类、黄酮类、酚类、生物碱类等;筛选出活性成分与疾病交集靶点376个;通过PPI网络筛选出核心靶点22个;富集分析显示,茴香根皮主要参与蛋白磷酸化、正调控MAPK级联反应、蛋白自磷酸化、PI3K/AKT信号通路等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体外验证实验表明茴香根皮乙醇提取物对活化的HSC-T6细胞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P <0.01);显著降低Ⅳ-C、HA、LN和PCⅢ的含量以及p-PI3K/PI3K和p-AKT/AKT表达。结论 茴香根皮乙醇提取物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其作用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2025 年 07 期 v.2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216077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2021D01D11,No.2022D01D14); 新疆天然药物有效成分与药物释放技术重点实验室(No.XJDX1713)
[下载次数: 104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本期统计数据 more>>
2025 06 05 04 03 02 01
2024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23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22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21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20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19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18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17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16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15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14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13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12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11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10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09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08 06 05 04 03 02 01
2007 06 05 04 03 02 01
2006 06 05 04 03 02 01
2005 06 05 04 03 02 01
2004 06 05 04 03 02 01
2003 05 04 03 02 01

新型β-catenin/BCL9订书肽类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抗结直肠癌活性评价

何洋波;陈罡;吴承贵;

目的 对具有抗结直肠癌活性的β-catenin/BCL9订书肽抑制剂hsBCL9-CT24进行结构修饰,以期望获得具有更好的抗肿瘤活性的订书肽类化合物。方法 将hsBCL9-CT24分子作为先导化合物,以BCL9为模板向358位进行延长。利用分子对接软件MOE进行晶体学分析,设计并合成了订书肽化合物H1~H10。通过CCK8法检测目标化合物对HCT116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以此评价订书肽H1~H10的体外抗结肠癌活性。结果 所有订书肽分子中H5、H7、H9、H10的体外抗肿瘤活性较好,实验结果显示这些化合物对HCT116细胞的IC50均接近1μmol/L。其中订书肽H10对HCT116细胞抑制活性最强,IC50约为(1.023±0.032)μmol/L。结论 本研究发现延长hsBCL9-CT24分子至热区1的位点能使目标分子具有抑制HCT116细胞增殖的活性。目标分子的L373侧链用3,4-二氯苯基、4-氟苯基、色氨酸侧链或组氨酸侧链取代能显著增强其体外抗结直肠癌活性。

年 期 ;
[下载次数: 6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药物临床试验现场核查常见问题分析及建议

喻亮宇;管志美;李璟兮;张思维;扈麟;

目的 为完善药物临床试验注册核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2024年湖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核查验中心完成药品注册联合核查任务(生物等效性试验、新药临床试验)中临床试验机构的有关情况,梳理出现场核查过程存在问题,分析原因并给出建议。结果 完成对临床试验机构核查任务39个,发现问题246个,存在问题集中在临床试验数据记录和报告、安全性信息处理与报告、受试者筛选入组及方案执行这几个方面。结论 建议临床试验机构加强人才培养,完善质量体系建设,利用信息化系统实现管理增效和数据互通;建议监管部门做好检查员的管理,探索同级核查部门跨区域联合检查、交叉检查的工作模式,强化检查员自身能力建设。

年 期 ;
[下载次数: 17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基于FAERS数据库的比美吉珠单抗不良事件信号挖掘与分析

李雯萱;罗佳妮;谭胜蓝;

目的 利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分析比美吉珠单抗潜在药品不良事件(ADE),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Open Vigil 2.1获取2022年1月至2024年9月相关ADE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和比例报告比值法(PRR)进行信号挖掘。结果 共纳入3007份ADE报告,检测到104个阳性信号,涉及14个系统器官。高频的ADE包括口腔念珠菌病、瘙痒和真菌性食管炎等;强信号的ADE包括真菌性食管炎、口腔念珠菌病和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等。79个未载入说明书的信号中,真菌性食管炎、外阴阴道念珠菌感染及感染性囊肿等风险较高。结论 比美吉珠单抗ADE信号与说明书基本相符,还需重点关注说明书未收录的真菌感染相关事件。临床用药时需建立贯穿治疗全程的防控真菌感染体系,尤其需防控口腔、食管和生殖系统等特殊部位感染。

年 期 ;
[下载次数: 56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猕猴桃根石油醚提取物抗结肠癌细胞HCT-8/V的谱效关系研究

崔婷;杨楠;杨欣;高月;张茂洁;杨俊;梁光平;

目的 研究猕猴桃根石油醚提取物与抗结肠癌活性之间的谱效关系并初步筛选主要活性成分。方法 采用HPLC法建立10批不同产地猕猴桃根特征指纹图谱,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相似度评价并指认共有峰;采用MTT法测定10批猕猴桃根石油醚提取部位抗结肠癌耐药细胞HCT-8/V的活性;利用双变量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进行谱效关系研究。结果 10批猕猴桃根石油醚提取部位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共标定22个特征共有峰,指认出4个成分,分别为香草醛(1号峰)、白术内酯Ⅲ(7号峰)、甘草次酸(11号峰)、吉马酮(16号峰)。综合灰色关联度分析、双变量相关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峰5、峰11(甘草次酸)、峰13对抗结肠癌作用贡献最大。结论 猕猴桃根石油醚部位对HCT-8/V细胞的抑制作用与所含的甘草次酸等成分具有相关性。

年 期 ;
[下载次数: 46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两种单克隆抗体组合制剂的强制降解研究

吴纯;王静;陈娇瑜;郭双健;曹玲玲;苏江涛;

目的 采用强制降解研究评估由两种单克隆抗体制备的组合制剂是否具有良好的成药性。方法 采用氧化、强酸、强碱、高温条件对两种单抗及其组合制剂进行强制降解研究,通过体积排阻色谱法、阳离子交换色谱法、毛细管电泳-十二烷基硫酸钠法考察理化性质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考察生物学活性的变化,并在肽段水平上,鉴定了氧化、脱酰胺、异构化等翻译后修饰。结果 两种单抗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降解途径基本一致,降解趋势略有差异。与单剂产品相比,两种单抗在组合制剂中的降解途径及降解趋势无明显变化。结论 两种单抗制备成组合制剂在成药性上风险可控,为组合制剂进一步的药学研究提供足够的数据支持。

年 期 ;
[下载次数: 23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more>>

连翘的研究进展

胡静;马琳;张坚;常艳旭;

<正>连翘[Forsythia suspensa(Thunb.)Vahl]为木犀科连翘属落叶灌木植物,以果实入药,自1963年以来一直被中国药典收录。其性微寒,味苦,归肺、心、胆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急性风热感冒、痈肿疮毒、淋巴结核、尿路感染等症,中医素有"疮家圣药"之称[1]。我国盛产连翘,其资源丰富、成分复杂、生物活性多样,

2012 年 10 期 v.10 ;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项目珍稀濒危和大宗常用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编号:2007FY1106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102801)
[下载次数: 4,016 ] [被引频次: 200 ] [阅读次数: 3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山楂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于蓓蓓;闫雪生;孙丹丹;

山楂是我国的特产果树,其栽培和应用的历史悠久,是药食两用的上等补品。临床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系统及消化系统疾病,更是最常用的减肥及辅助降血脂保健品原料之一。近年来山楂在调节血脂、抗癌、增强免疫力、抗氧化方面的药理作用备受关注,本文针对这几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根据不同的作用机制对山楂的有效部位、成分及其作用靶点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发现山楂药效明确,且有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必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15 年 07 期 v.13 ;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No.2013-114)
[下载次数: 5,339 ] [被引频次: 195 ] [阅读次数: 5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全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杨志欣;汲丽丽;刘慧;卞士嘉;许贵军;吕邵娃;

全蝎为蛛形纲蝎目钳蝎科昆虫,为息风平肝的要药,味辛、平,有毒。其药用历史悠久,具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癫痫、中风、慢性疼痛等疾病。其主要活性成分为蝎毒、甾体衍生物、生物碱等。全蝎具镇痛抗炎、抗癌、抗癫痫、抗惊厥、抗凝、抗菌、促生长、提高免疫力等药理作用。本研究对全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全蝎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2020 年 09 期 v.18 ;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No.H2016057);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H2017066)
[下载次数: 3,234 ] [被引频次: 189 ] [阅读次数: 6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紫苏子镇咳、祛痰、平喘作用的药理研究

王永奇,邢福有,刘凡亮,张巍峨,乌兰,姜丽,张学梅,梁文波,赵红,吴丽霞,付子栋

目的 对紫苏子及其炮制品的梯度溶媒提取物进行了镇咳、祛痰、平喘的对比性研究。方法 浓氨水喷雾法、毛细玻管法、喷雾致喘法。结果 1.紫苏子水提物、醇提物和醚提物均显示了程度不同的镇咳作用。2.紫苏子和炒紫苏子水提物的小剂量组均有良好的祛痰作用。3.对4%氯化乙酰胆碱诱导的豚鼠哮喘未发现其有平喘作用。但对用2%氯化乙酰胆碱和0.1%磷酸组胺的等量混合液诱喘的哮喘模型,炒紫苏子水提物和醚提物的小剂量组都显示出显著的平喘效果。结论 紫苏子具有一定的镇咳、祛痰和平喘作用,其镇咳成分较分散。平喘成分的水溶性大。存在于炒紫苏子的平喘成分其极性较分散.既存在于极性大的部分也存在于极性小的部分。

2003 年 03 期 ; 国家科技部“九五”攻关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171140)
[下载次数: 1,552 ] [被引频次: 187 ] [阅读次数: 4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湖南省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试行)

袁洪;

<正>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是目前医院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之一,我国有研究报道,PPI在医院消化系统用药约占75.5%的份额,PPI的用药频度呈快速上升趋势,尤其在外科领域使用量增长迅速。伴随着PPI的长期、大量应用,以及应用人群的不断扩大,一些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逐步被发现。目前有关PPI的不良反应报道包括胃肠道症状、肝肾毒性、神经系统症状、内分泌紊乱、皮肤过敏、视觉障碍等,近

2016 年 07 期 v.14 ;
[下载次数: 3,064 ] [被引频次: 170 ] [阅读次数: 53 ] HTML PDF 引用本文
more>>

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治疗药物信息汇编(第一版)

朱运贵;邓紫薇;刘丽华;刘晓慧;李献忠;陈卫红;段菊屏;黄丽;文晓柯;尹桃;邓楠;左笑丛;向大雄;刘艺平;刘芳群;张毕奎;欧阳荣;周玉生;徐萍;廖建萍;

2019年12月以来,我国陆续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国家卫生健康委、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等单位,紧急制定了相关诊疗方案(指南),这些诊疗方案(指南)中提到了多类药物,包括化学药品、生物制剂及中药。为了帮助临床医师和药师便捷了地解这些药物的作用特点、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确保新冠肺炎患者的安全、合理用药,提高救治效果,湖南省药学会、湖南省医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组织一线临床药师,全面收集、整理资料,汇总编写了这份药物信息汇编,供广大医务人员在新冠肺炎患者诊疗中参考。

2020 年 03 期 v.18 ;
[下载次数: 5,461 ] [被引频次: 42 ] [阅读次数: 33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山楂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于蓓蓓;闫雪生;孙丹丹;

山楂是我国的特产果树,其栽培和应用的历史悠久,是药食两用的上等补品。临床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系统及消化系统疾病,更是最常用的减肥及辅助降血脂保健品原料之一。近年来山楂在调节血脂、抗癌、增强免疫力、抗氧化方面的药理作用备受关注,本文针对这几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根据不同的作用机制对山楂的有效部位、成分及其作用靶点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发现山楂药效明确,且有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必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15 年 07 期 v.13 ;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No.2013-114)
[下载次数: 5,339 ] [被引频次: 195 ] [阅读次数: 5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黑色素生物合成与酪氨酸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李溯;丁劲松;

<正>黑色素(melanin)主要由人体皮肤表皮基底层的黑色素细胞(melanocyte)产生,它能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黑色素的含量及分布决定了皮肤的颜色。然而,黑色素在基底层的异常蓄积会造成色素沉着过度引起黑斑病、雀斑、老年斑等,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1]。随着对黑色素生物合成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发现酪氨酸酶在黑色素生物合成中扮

2013 年 04 期 v.11 ;
[下载次数: 4,536 ] [被引频次: 99 ] [阅读次数: 3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黄精资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董治程;谢昭明;黄丹;李顺祥;

<正>黄精为百合科黄精属植物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1.et Hemsl.、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或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的干燥根茎,按形状不同,习称大黄精、鸡头黄精、姜形黄精。黄精味甘,性平,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的功效。始载于《雷公炮炙论》,并指出其"叶似竹叶"。《本草经集注》曰:"黄精根如鬼臼、黄连、大节而不平,虽燥并柔软有脂

2012 年 06 期 v.10 ;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项目(编号:2007FY110600);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药用植物学”重点学科; 湖南省高校“中药新药创制与资源综合持续利用”科技创新团队资助(编号:湘教通[2010]212号)
[下载次数: 4,296 ] [被引频次: 85 ] [阅读次数: 4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薄荷的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李祥;邢文峰;

<正>薄荷为唇型科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性凉味辛,归肺、肝经。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民间很早就将鲜薄荷作为蔬菜食用,后有人将薄荷叶晒干后泡茶,自唐代始作为药用。薄荷全草入药,具有发汗、

2011 年 05 期 v.9 ;
[下载次数: 4,085 ] [被引频次: 95 ] [阅读次数: 5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more>>

公告栏

置顶

中南药学写作注意事项——格式要求

《中南药学》杂志青年编委招募通知

开发票提醒

《中南药学》2025年“毕业季”论文征稿

《中南药学》2024年“毕业季”论文征稿

《中南药学》杂志入选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0科技版)》

2022年 “综述”栏目征稿

《中南药学》2022年“毕业季”论文征稿

“临床药学”专栏征稿

《中南药学》2021年“毕业季”论文征稿

《中南药学》杂志基金项目论文征稿启事

《中南药学》“临床药学”专栏征稿

《中南药学》2020年“毕业季”论文征稿

《中南药学》杂志第三届优秀论文评选结果

热烈祝贺《中南药学》杂志第四届编委会圆满结束

“临床药师在临床”专题长期征稿

《中南药学》杂志2019年“毕业季”论文征稿

关于《中南药学》杂志招募青年编委的通知

中南药学·“临床药师在临床”专刊征稿(正刊)

2015年中南药学杂志优秀论文评选结果

2019年邀“专题专栏”主持人

我刊关于假冒网站的声明

喜讯 《中南药学》荣获“第三届湖湘优秀出版物奖”

《中南药学》杂志第三届编委会暨第一届优秀论文评选会议在长沙胜利召开

中南药学杂志微信平台开通了

单位介绍信模板

诚聘审稿专家

作者眼中的《中南药学》

如投稿有问题点击这里

李焕德教授当选湖南省药学会常务副理事长

more..

行业动态

广告合作

协办单位 协办单位 协办单位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