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馨;刘霞霞;王文君;王萌;程卉;
目的 探讨重楼皂苷Ⅱ对黑色素瘤细胞B16F10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重楼皂苷Ⅱ对黑色素瘤细胞B16F10的抑制作用;透射电镜(TEM)观察细胞线粒体结构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活性氧(ROS)的变化;试剂盒检测铁死亡相关指标丙二醛(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铁(Fe)的含量及谷胱甘肽(GSH)的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铁死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重楼皂苷Ⅱ处理后B16F10细胞的活性显著降低,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TEM可以观察到重楼皂苷Ⅱ处理后B16F10细胞中线粒体结构发生皱缩变小以及膜密度增加的变化。重楼皂苷Ⅱ作用后ROS的水平、MDA和Fe的含量提高,SOD的含量和GSH的水平降低。除此之外,重楼皂苷Ⅱ可以抑制黑色素瘤细胞B16F10中GPX4、FTH-1、SLC7A11蛋白的表达水平而促进P53、ACSL4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 重楼皂苷Ⅱ可以抑制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增殖,其可能与诱导细胞发生铁死亡有关。
2023年02期 v.21;No.205 279-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3K] [下载次数:5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 王文君;刘霞霞;陈馨;程卉;王国凯;
目的 探讨沙蟾毒精(ArBu)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发生铁死亡的机制。方法 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ArBu对SGC-7901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分别观察细胞及线粒体形态变化。将SGC-7901细胞分为对照组,ArBu低、中、高浓度组(0.2、0.4、0.8μmol·L~(-1))以及ArBu(0.4μmol·L~(-1))联合Ferrostatin-1(Fer-1,5μmol·L~(-1))组干预24 h,用试剂盒检测还原性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总Fe和脂质活性氧(ROS)的水平。Western blot分别检测Nrf2、HO-1、SLC7A11、FTH1、GPX4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ArBu处理细胞24 h和48 h后,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且呈浓度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ArBu处理细胞24 h后,细胞和线粒体皱缩死亡,线粒体嵴消失,GSH和SOD水平明显下降,MDA、总Fe和ROS水平明显上升。与ArBu中浓度组处理细胞24 h相比,联合Fer-1处理后,明显逆转了GSH、SOD、MDA、总Fe和脂质ROS水平,细胞形态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线粒体并未皱缩变小。此外,ArBu明显降低Nrf2、HO-1、SLC7A11、FTH1、GPX4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ArBu能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铁死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Nrf2-HO-1/SLC7A11途径。
2023年02期 v.21;No.205 285-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5K] [下载次数:8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 方兴刚;汪嫚;陈卓;张思思;罗杰;
目的 探讨芦荟大黄素(AE)抗脑胶质母细胞瘤(GBM)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梯度浓度AE处理体外培养的GBM细胞,MTT实验检查GBM细胞活力,倒置显微镜及LDH释放实验检测AE对GBM细胞的焦亡诱导作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AE对Caspase-3、GSDME蛋白的活化作用,qPCR检测AE对GBM细胞GSDME在m RNA水平的调控作用;DCFH-DA标识GBM细胞活性氧,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检测AE处理的GBM细胞活性氧产生水平,JC-1试剂盒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E能显著降低GBM细胞活性(P <0.05),诱导GBM细胞出现焦亡特异性外观和LDH释放,剪切活化Caspase-3和GSDME蛋白,在mRNA水平升高GSDME的表达,诱导GBM细胞活性氧产生及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结论 芦荟大黄素通过激活Caspase-3/GSDME焦亡通路诱导GBM焦亡发挥抗胶质瘤作用。
2023年02期 v.21;No.205 291-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5K] [下载次数:5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彭秘;张增珠;李刚;苏丹;熊国营;刘匡一;
目的 运用UPLC-QTOF/MS法对关黄母颗粒中化学成分及脑组织移行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方法 基于UPLC-QTOF/MS,在0.1%甲酸水-乙腈流动相体系下,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色谱分离后进行正负离子扫描,结合文献、数据库检索等方式,对制剂主要化学成分及入脑成分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鉴定出159种化学成分,包括生物碱类、萜类、黄酮类、皂苷类等多种化合物,并成功鉴定出15种脑组织移行成分,结果显示其主要入脑成分为生物碱及萜类物质。结论 该方法准确稳定,适用于关黄母颗粒中化学成分分析,也可为寻找出该类药物质量标志物及抗抑郁作用物质基础提供数据支撑。
2023年02期 v.21;No.205 298-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6K] [下载次数:5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管庆霞;周小影;刘宇萌;于欣;赵芳园;
目的 对甘草次酸(GA)介导的马钱子碱自组装纳米粒甘草次酸-聚乙二醇-二硫代二丙酸-单硬脂酸甘油酯(B-GPSG-NPs)、马钱子碱(B)、马钱子碱自组装纳米粒聚乙二醇-二硫代二丙酸-单硬脂酸甘油酯(B-PSG-NPs)进行药动学比较研究。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马钱子碱在血浆中的含量。18只健康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马钱子溶液组,B-GPSG-NPs溶液组以及B-PSG-NPs溶液组,经尾静脉注射后在不同时间点大鼠眼眶取血,分别于给药后的不用时间点(10、30、60、90、120、150、180、210、240、300、420、600 min)进行眼底静脉丛毛细管取血,HPLC含量测定后采用DAS 2.0软件对药时数据进行方程拟合,得出药动学参数,进行药动学评价。结果 B-GPSG-NPs溶液组中药物的t_(l/2α)、t_(1/2β)分别是马钱子碱溶液组中药物的3.11、2.18倍,AUC值是马钱子碱溶液组中药物的3.7倍,血浆清除率是马钱子碱溶液组的0.31倍;B-PSG溶液组中药物的tl/2α、t_(1/2β)分别是马钱子碱溶液组中药物的1.5、1.7倍,AUC值是马钱子碱溶液组中药物的3.2倍,血浆清除率是马钱子碱溶液组的0.36倍。结论B-GPSG-NPs和B-PSG-NPs均改变了马钱子碱的药动学参数,且B-GPSG-NPs组效果更好,延长了药物在大鼠体内的半衰期和体内滞留时间,更有助于提高马钱子碱的生物利用度,发挥长效且高效的作用。
2023年02期 v.21;No.205 306-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9K] [下载次数:4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张忠立;石文康;左月明;吴华强;
目的 分析不同产地肺形草中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PLC-Q-TOF-MS)技术,色谱条件为Welchrom HPLC C18色谱柱(2.1 mm×150 mm,3μm),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2min,5%A;2~20 min,5%~12%A;20~35 min,12%~40%A;35~38 min,40%A;38~48 min,40%~80%A;48~50 min,80%A),流速为0.3 mL·min~(—1),进样室温度为15℃,柱温为35℃,进样量为2μL。电喷雾离子源(ESI),在负离子模式下扫描,扫描范围m/z 100~1250。采用自建数据库匹配、文献参照对不同产地肺形草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对所得质谱数据经MarkView 1.2.1处理,使用SIMCA 14.1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得到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 1的化合物信息,综合筛选分析不同产地肺形草的分组趋势、相关性和含量差异性化学成分。结果 在负离子模式下共鉴别出51个化合物,其中黄酮8个、呫吨酮10个、环烯醚萜6个、生物碱3个、醌类4个、三萜3个、苯丙素2个、酚酸7个、酯类3个、脂肪酸2个、其他类3个。PCA及OPLS-DA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产地肺形草清晰地聚成3类,t检验发现P <0.05且VIP> 1的化合物有11个。结论 本法可以系统、精准地鉴定肺形草中含有的化学成分。不同产地肺形草成分差异明显,同一成分含量也不相同,以此可作为区分不同产地肺形草的重要依据之一。
2023年02期 v.21;No.205 312-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4K] [下载次数:6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向汝群;朱根华;严志宏;董德刚;张云;蔡瑛;彭苏芹;熊庆;姚雪莲;潘纯国;
目的 采用GC/Q-TOF MS对裂叶独活精油进行成分定性分析并研究其对X射线照射的Ha Ca T细胞的损伤保护作用。方法 应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裂叶独活精油,采用GC/Q-TOF MS对其成分进行解析;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探索裂叶独活精油的照射剂量、作用浓度和时间;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Real-time PCR法检测Notch1受体和Jagged1配体m RNA表达。结果 共得到裂叶独活精油118个化学成分,其中含量较高的有3-苯基丙基环丁烷羧酸酯(9.06%)、十六烷酸(8.62%)、匙羹藤醇(7.76%)、氧化石竹烯(4.05%)、反式-橙花叔醇(3.99%)、2-(4-甲基苯基)2-丙醇(3.92%),主要为单萜、倍半萜、脂肪族和芳香族类化合物;裂叶独活精油能有效促进Ha Ca T细胞增殖、迁移,并上调Notch1受体和Jagged1配体m RNA表达。结论 裂叶独活精油成分对辐射损伤的Ha Ca T细胞有防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Notch信号通路,上调Ha Ca T细胞相关受体与配体的表达,发挥其促增殖和迁移作用。
2023年02期 v.21;No.205 320-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8K] [下载次数:4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杨翠婷;周晴;屈青松;李智勋;宗浩;史新元;
目的 通过有效成分测定、自由基清除和免疫调节实验研究植物酵素/蜂王浆混合物的生物活性。方法 采用HPLC法、BCA法及亚硝酸钠-硝酸铝比色法分别测定10-羟基-2-葵烯酸和没食子酸、蛋白质及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通过测定植物酵素/蜂王浆混合物对自由基的清除率及免疫低下小鼠免疫指标的影响考察其抗氧化及免疫调节活性。结果 植物酵素/蜂王浆混合物中10-羟基-2-葵烯酸、蛋白质含量分别为3.30 mg·mL~(-1)、145.90 mg·g~(-1),酵素原浆中没食子酸、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0.35 mg·mL~(-1)、0.16 mg·mL~(-1)。植物酵素/蜂王浆混合物对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5.11%、72.20%及44.51%。中、高剂量组的植物酵素/蜂王浆混合物均能显著提高模型组小鼠的免疫脏器指数(P <0.05),高剂量组在一定程度上能修复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器官的形态结构,植物酵素/蜂王浆混合物各剂量组均可显著提高小鼠血清中IgM、IL~(-1)β和TNF-α细胞因子的含量(P <0.01),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结论 植物酵素/蜂王浆混合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及增强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2023年02期 v.21;No.205 328-3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1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高长久;卢芳;柳长凤;于栋华;丁崧;刘树民;
目的 基于微小RNA(mi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探讨芪玄抑甲宁通过调控miRNA改善格雷夫斯病(GD)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甲巯咪唑组和芪玄抑甲宁组,前期应用重组腺病毒(Ad-TSHR289)免疫造模成功后,芪玄抑甲宁组灌胃芪玄抑甲宁50 g/(kg·d)进行干预,观察各组小鼠血清中三碘甲腺原氨酸(T_3)、甲状腺素(T_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及甲状腺组织病理形态,并对对照组、模型组和芪玄抑甲宁组小鼠甲状腺组织进行miRNA测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芪玄抑甲宁干预4周后,小鼠血清T_3、T_4显著降低(P <0.05,P <0.01),TSH升高(P <0.05);小鼠甲状腺滤泡大小形状比较均一,排列疏松,胶质含量相对丰富。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共筛选出171个差异表达miRNA,其中99个miRNA下调、72个miRNA上调;与模型组比较,芪玄抑甲宁组共筛选出127个差异表达miRNA,其中61个miRNA下调、66个miRNA上调。差异表达miRNA的q RT-PCR验证结果显示,三组小鼠甲状腺组织miR-128-3p、miR-144-3p、miR-363-3p、miR-215-5p和miR-30a-5p表达与miRNA测序结果基本一致。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的富集结果显示,基因本体(GO)功能主要富集于对生长因子的反应、神经元细胞体、染色质结合、DNA转录因子结合、RNA聚合酶Ⅱ结合等方面;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主要富集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等途径。结论 miR-128-3p、miR-144-3p和miR-363-3p可能是芪玄抑甲宁治疗格雷夫斯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作用靶点。
2023年02期 v.21;No.205 334-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9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王超;付瑞嘉;左倩;徐顶巧;乐世俊;唐于平;
目的 通过UPLC-Q-TOF/MS定性分析和网络药理学预测并结合动物实验验证初步探究蓍草保护急性肝损伤(ALI)大鼠肝脏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UPLC-Q-TOF/MS法鉴定蓍草中的化学成分,利用TCMSP、CTD和Similarity Ensemble Approach等数据库筛选这些成分的作用靶点,同时在GeneCards、OMIM和NCBI数据库筛选ALI相关靶点,将成分作用靶点与疾病靶点的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使用Cytoscape3.8.2软件进行网络拓扑分析筛选核心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通过肝组织HE染色,大鼠血清中肝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水平以及肝组织中氧化应激水平的测定对蓍草防治ALI的药效进行评价,并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预测的核心靶点及KEGG富集通路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经UPLC-Q-TOF/MS法鉴定出20个成分,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得到上述成分预防治疗ALI的核心靶点104个,GO功能主要与炎症反应、氧化还原酶活性和蛋白酶结合等生物过程相关,KEGG结果主要涉及IL-17、TNF及Toll样受体等信号通路;动物实验结果显示,蓍草预防性给药后能够缓解大鼠肝脏的损伤,显著降低模型组大鼠血清中ALT、AST、TNF-α、IL-6、IL-1β水平和肝组织中MDA的含量,且SOD和CAT在肝组织中的活性显著增强;此外还发现蓍草给药后可上调大鼠肝脏组织中Nfr2蛋白的表达,下调TLR-4、NF-κBp65、keap1和HO-1蛋白的表达。结论 蓍草对四氯化碳诱导的ALI大鼠肝脏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调节keap1/Nrf2/HO-1和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有关。
2023年02期 v.21;No.205 342-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6K] [下载次数:6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薛妙;郭凯丽;袁盼盼;刘继平;史永恒;过晓芳;王斌;朱星枚;
目的 优化酒黄精总黄酮提取工艺,并探讨其抗氧化活性及对顺铂诱导的小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以纤维素酶用量、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及料液比为自变量,应用Box-Behnkenk响应面法优化酒黄精总黄酮提取工艺,考察酒黄精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及其对顺铂诱导的小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酒黄精中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1.5%,乙醇浓度45%,提取时间16 min,料液比1∶21(g/mL),总黄酮提取率为0.119%。酒黄精总黄酮有明显的清除自由基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19.43±0.96)(DPPH)、(4.46±0.14)(羟自由基)和(31.57±0.14)(ABTS)μg·mL~(-1);酒黄精总黄酮提取物能减弱顺铂诱导的小鼠肾小管氧化损伤,表现为血清MDA含量显著降低(P <0.01);血清SOD含量显著升高(P <0.01);肾组织MDA含量显著下降(P <0.05);肾组织SOD和GSH-Px含量显著升高(P <0.01,P <0.05)。结论 酒黄精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简便、可行;酒黄精总黄酮具有强抗氧化作用,并对顺铂引起的小鼠急性肾损伤具有防治作用。
2023年02期 v.21;No.205 351-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2K] [下载次数:15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2 ] - 孙萌;刘雪纯;赵玥瑛;张晴;席铖;董爽;张馨雨;杜守颖;白洁;陆洋;
目的 优选与基准样品指标性成分含量、出膏率和指纹图谱相似度均接近的散偏汤提取工艺。方法 以阿魏酸、芥子碱硫氰酸盐、甘草苷及甘草酸的含量和出膏率作为综合评分的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优化后的散偏汤提取工艺为加水20倍量、提取60 min、提取1次,全方在此提取工艺条件下所得阿魏酸、芥子碱硫氰酸盐、甘草苷和甘草酸含量分别为40.54 mg、70.87 mg、22.30mg、40.63 mg,出膏率为23.83%,与基准样品的质控标准最为接近。结论 散偏汤提取工艺经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后更加可靠,且符合基准样品质量标准范围,可为后续剂型开发提供参考。
2023年02期 v.21;No.205 357-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2K] [下载次数:9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权起元;陈飞;王本欢;杨晓玲;杨秀娟;王智勇;李硕;
目的 优化益气活血通便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乙醇体积分数、辅料配比(糊精∶可溶性淀粉)、辅料与浸膏用量比例为考察对象,以吸湿率、成型率、溶化时间、休止角作为考察指标,运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结合CRITIC法计算综合评分,优选益气活血通便颗粒的成型工艺。结果 益气活血通便颗粒最优成型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50.74%、辅料配比(糊精∶可溶性淀粉=5.21∶1)、辅料与浸膏用量比例(辅料∶浸膏=3.07∶1),综合评分为77.56。结论 本法所建模型预测准确,且重复性较好,所制颗粒质量稳定可靠,可为益气活血通便颗粒生产制备提供参考。
2023年02期 v.21;No.205 363-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8K] [下载次数:4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 陶晓倩;张强;付慧敏;张纯刚;程岚;
目的 优化紫苏叶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料液比、浸泡时间、加热时间为考察因素,紫苏叶挥发油提取率和紫苏醛含量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及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紫苏叶挥发油的提取工艺。结果 优选的紫苏叶挥发油提取工艺:前处理方法为剪碎,料液比1∶17,浸泡时间0.70 h,加热时间2 h。该条件下得到紫苏叶挥发油提取率与紫苏醛含量均较高。结论 本研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将紫苏叶挥发油提取率与紫苏醛含量结合起来,分析两个评价指标与多个考察因素间的回归关系,选择出最优提取工艺,为紫苏叶挥发油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2023年02期 v.21;No.205 369-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0K] [下载次数:17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 ] - 张尹萌;马强;金学平;祝宏;
目的 制备磷霉素氨基葡萄糖盐(FA)-β-环糊精(β-CD)包合物,解决磷霉素氨基葡萄糖盐高温不稳定、引湿性强的问题。方法 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FA-β-CD包合物,以包合率和收率为评价指标,单因素考察投料质量比、包合时间、包合温度对包合效果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法对FA-β-CD包合物进行鉴定;对FA、FA-β-CD包合物以及β-CD进行抗菌活性测试;对FA和FA-β-CD包合物及其溶液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稳定性考察。结果冷冻干燥法制备FA-β-CD包合物的最佳工艺为m(β-CD)∶m(FA)=1.25∶1,包合时间为2h,包合温度为20℃;抗菌活性测试和稳定性考察结果均表明β-CD能够较好的保护FA。结论冷冻干燥法可以成功制备FA-β-CD包合物,并能提高FA的稳定性。
2023年02期 v.21;No.205 375-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2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程伟康;郑华;郝贵周;翟立海;孙勇;
目的 制备载体-抑晶剂多元体系过饱和环孢素固体分散体,并对其进行体外溶出研究。方法 采用热熔挤出技术,分别以HME专用辅料AFFINISOL HPMC 15LV、HPMC 100LV、聚乙烯吡咯烷酮VA64为载体,泊洛沙姆188、羟丙甲纤维素(HPMC E5)、聚乙烯己内酰胺-聚乙酸乙烯酯-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Soluplus)为抑晶辅料,制备单元及多元体系固体分散体。利用粉未X射线衍射法(PXRD)与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其进行物相表征,并通过体外模拟过饱和溶出试验对聚合物的过饱和增溶能力、抑晶剂的抑晶效果进行考察。结果 结果表明,HPMC 100LV型号聚合物在过饱和增溶上具有较强优势。析晶抑制能力表现为泊洛沙姆188> HPMC E5> Soluplus,且抑晶剂联合用量在药物的0.5倍时抑晶效果最优。结论本研究构建了载体-抑晶剂多元体系固体分散体,可为进一步解决难溶性药物在胃肠道析出及过饱和释药系统的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2023年02期 v.21;No.205 380-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4K] [下载次数: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刘雄英;周韵秋;于恩江;典成阳;冉梦楠;典灵辉;
目的 优化芹菜素的Soluplus纳米胶束的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芹菜素纳米胶束,以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芹菜素纳米胶束的制备工艺,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优化后的芹菜素纳米胶束包封率为(93.49±1.28)%,载药量为(4.45±0.06)%,粒径为(62.8±1.1)nm,且至少在28 d内稳定。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显示芹菜素与载体材料之间形成了氢键,提高了纳米胶束的稳定性。体外释放结果表明芹菜素纳米胶束有缓释作用。结论优化后的制备工艺稳定可行,所制得的纳米胶束粒径均一,包封率和载药量较高,并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
2023年02期 v.21;No.205 386-3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5K] [下载次数:7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谭佳杰;向玉玲;熊远果;张洪;
目的 研究异喹啉生物碱克班宁对肝癌细胞株Huh7的生长抑制作用及促凋亡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克班宁作用于Huh7细胞后,按照CCK-8法检测克班宁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据此将后面的实验分为对照组和给药组(36、48、60μg·mL~(-1));利用形态学实验观察克班宁对肝癌细胞生长和状态的影响,平板克隆实验观察细胞克隆形成能力;Hoechst 33258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状态和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BAX、Bcl-2、PARP凋亡相关蛋白及AKT、p-AKT、FoxO3a、p-FoxO3a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克班宁可明显抑制Huh7细胞的增殖能力,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且可诱导Huh7细胞出现明显的形态学变化;并在长时间内影响其克隆形成能力;同时还显著促进细胞凋亡,上调PARP、BAX蛋白的表达,下调Bcl-2、p-AKT、p-FoxO3a蛋白的表达。结论 克班宁不仅能抑制肝癌细胞株Huh7的增殖,还能促进细胞凋亡,且其促凋亡作用有可能是通过抑制AKT/FoxO3a信号通路产生的。
2023年02期 v.21;No.205 392-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1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黎蕴琪;蒋利和;陈闯;
目的 筛选与结肠腺癌(COAD)发展相关的枢纽基因,构建COAD预后模型。方法通过下载两个GEO数据集进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和差异表达分析,将获得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和重要模块基因取交集得到共同基因用于进一步分析。将癌症样本随机分为训练集(70%)和测试集(30%),利用训练集进行预后模型的构建,利用测试集和TCGA数据对模型进行内外部验证。通过时间依赖性ROC曲线和列线图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对高、低风险组进行GSEA富集分析探索潜在功能;最后通过Cell Miner和GEO数据库探究关键基因的表达与药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筛选出5个关键基因构建COAD预后模型并成功验证,风险评分可以作为独立的预后因子(HR=1.581,P <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在1年、2年和3年的随访中,训练集的AUC分别为0.690、0.709、0.699。生存分析显示,与高风险组相比,低风险组总体生存率更高(P <0.001)。此外,模型中的HSD17B2基因与多种COAD化疗药物的耐药性相关。结论 筛选并验证了5个枢纽基因(GZMB、HSD17B2、PDK4、PIGR和PXMP2)可能为COAD的潜在预后标志物,其中HSD17B2可能与结肠腺癌的耐药性有关。
2023年02期 v.21;No.205 398-4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6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罗梦花;陈佩文;陈志红;吴民华;龚先玲;
目的探讨半边旗二萜化合物5F对人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凋亡和自噬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6.25、12.5、25、50、100μmol·L~(-1)的5F对结直肠癌细胞SW480、HCT116的增殖抑制作用。Hoechst 33342染色观察5F作用结直肠癌细胞后细胞形态学的变化。吖啶橙染色观察5F对结直肠癌细胞酸性小泡细胞器的影响。Western blot分析5F对结直肠癌细胞相关凋亡、自噬蛋白的影响。另外,用5F单独给药以及与自噬抑制剂氯喹联合用药检测其对自噬标志蛋白LC3、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和细胞存活情况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相比,5F处理的SW480、HCT116细胞活力均显著降低(P<0.05,P<0.01)。Hoechst33342染色显示5F处理SW480、HCT116后细胞核固缩,表现为明显的亮蓝色,呈凋亡特征。随着5F浓度的增加,Cleaved Caspase-3、Cleaved PARP、Bax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P<0.01),Bcl-2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1);Caspase广谱抑制剂z-VAD-fmk与5F联用可削弱Cleaved Caspase-3、Cleaved PARP蛋白表达(P<0.01)。25、50μmol·L~(-1)的5F分别处理结直肠癌细胞后,细胞内被吖啶橙染成红色的酸性小泡有增加趋势;100μmol·L~(-1)的5F处理结直肠癌细胞后,代表酸性小泡的红色荧光反而减少。低浓度的5F处理结直肠癌细胞后LC3-Ⅱ蛋白表达增加(P<0.01),而100μmol·L~(-1)的5F组表达反而减少(P<0.01)。与50μmol·L~(-1)的5F组相比,同浓度的5F联合氯喹处理组,LC3-Ⅱ蛋白表达增加(P<0.01);Cleaved Caspase-3、Cleaved PARP表达明显减少(P<0.01)。与50μmol·L~(-1)的5F组比,同浓度的5F联合氯喹处理结直肠癌细胞后细胞存活率增加(P<0.01);与100μmol·L~(-1)的5F组比,同浓度的5F联合氯喹处理结直肠癌细胞后细胞存活率几乎不变。结论5F可通过增加Bax蛋白,降低Bcl-2蛋白,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凋亡。低浓度的5F还可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发生自噬,发挥促凋亡作用;高浓度的5F主要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凋亡。
2023年02期 v.21;No.205 407-4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3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李成;吕梦凡;余佳;徐必学;徐广灿;
目的 发现高效、低毒的新型抗肿瘤目标化合物。方法 以4-甲氧基苯胺为原料,通过氨解、环化、氯代、偶联、烷基化等反应,设计并合成一系列新型4-三氟甲基-6-甲氧基喹啉-2-胺衍生物,并通过~1H NMR、~(13)C NMR、~(19)F NMR进行结构确证。采用MTT法评价目标化合物对K562细胞(人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LNCaP细胞(前列腺癌细胞)、PC3细胞(前列腺癌细胞)、HeLa细胞(人宫颈癌细胞)和A549细胞(人肺癌细胞)5种肿瘤细胞株的生长抑制活性。结果 共合成了4-三氟甲基-6-甲氧基喹啉-2-胺衍生物17个。其中,在5μmol·L~(-1)浓度下,化合物5b对LNCaP细胞抑制率为42.61%,化合物5e对K562细胞抑制率为41.29%。结论 建立了一种新型4-三氟甲基-6-甲氧基喹啉-2-胺衍生物的快速合成方法,部分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可为该类化合物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2023年02期 v.21;No.205 413-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2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郭玉贤;刘磊;郑明秀;郭作娟;梁荣财;
目的 对醋酸亮丙瑞林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处方进行优化,以制备粒径较小,包封率较高的微球,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W1/O/W2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醋酸亮丙瑞林PLGA微球,以理论载药量、PVA体积分数、水油相比例为自变量,以粒径、包封率为响应指标,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处方,并对最优处方进行粒径、载药量、包封率、表面形态、药物稳定性、体外加速释放、生物相容性等评价。结果 微球最优处方参数为:理论载药量为7.59%,PVA体积分数为2%,水油比为200∶1。最优处方下得到的微球粒径为(20.81±1.34)μm,包封率为(95.88±1.56)%。扫面电镜显示微球呈球形,表面圆整,且孔道较多;高效液相色谱图和圆二色谱图显示微球具有良好的药物稳定性;体外加速释放结果显示药物以一级释药模型释放;HE染色结果显示微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结论 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微球处方合理可行,所制备出的微球粒径较小,包封率较高,并具有良好的药物稳定性及生物相容性。
2023年02期 v.21;No.205 421-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0K] [下载次数:6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杨麒琳;马韫楠;杨万青;汪文杰;钟宛凌;樊箫雨;杨天姿;杜守颖;李鹏跃;
目的 鉴定参环毛蚓、通俗环毛蚓以及药典外研究较多的赤子爱胜蚓,再比较3种鲜体蚯蚓在两种不同提取方法下的纤溶和抗凝活性,并检测乙醇沉淀物的分子量。方法 采用DNA分子鉴定法鉴别3种蚯蚓。采用水提法提取鲜体蚯蚓蛋白,进一步采用乙醇沉淀法对水提物中的蛋白进行富集,利用纤维蛋白平板法和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法(Fibg-TT法)测定纤溶活性和抗凝活性,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3种蚯蚓乙醇沉淀物的分子量。结果 以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I)基因片段为识别片段准确鉴定出了3种蚯蚓。比较3种蚯蚓水提液的抗血栓活性:参环毛蚓水提液的抗凝活性和纤溶活性最强,而赤子爱胜蚓水提液活性最弱;比较3种蚯蚓乙醇沉淀物的抗血栓活性:参环毛蚓乙醇沉淀物的纤溶活性最强,而通俗环毛蚓乙醇沉淀物的抗凝活性最强;赤子爱胜蚓的乙醇沉淀物纤溶和抗凝活性均最弱。参环毛蚓和通俗环毛蚓乙醇沉淀物的蛋白分子量主要分布在25~70 kDa,赤子爱胜蚓乙醇沉淀物的蛋白分子量主要分布在25~40 kDa。结论 药典地龙品种通俗环毛蚓和参环毛蚓的纤溶、抗凝活性远大于药典外的常用品种赤子爱胜蚓,3种蚯蚓中抗血栓活性蛋白有明显差异;乙醇沉淀法可有效富集抗血栓蛋白。
2023年02期 v.21;No.205 427-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5K] [下载次数:5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钱亚芳;杨旭萍;蒋艳;胡楠;
目的 建立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比阿培南的浓度。方法 以法罗培南为内标、乙腈溶液沉淀蛋白并稀释后进样分析。色谱柱为Kinetex HILIC(2.1 mm×50 mm,2.6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含10 mmol·L~(-1)乙酸铵)和95%乙腈-水(含10 mmol·L~(-1)乙酸铵),梯度洗脱,进样量为5μL,流速为0.4 mL·min~(-1),分析时间为5 min。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扫描,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对分别为m/z351.0→110.0(比阿培南)、m/z 308.0→178.0(内标法罗培南)。结果 比阿培南在0.20~50.00μg·mL~(-1)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50),准确度为97.80%~111.25%,批内和批间精密度RSD均<15%。提取回收率为80.25%~84.11%,基质效应为109.19%~117.91%。血浆样品室温放置1 h,4℃冰箱放置6 h,-80℃冰箱放置14 d,经过3次冻融循环及处理好的样本于自动进样器(15℃)中放置6 h后,均符合生物样本分析的要求。应用本研究方法测定15例发生感染并使用比阿培南患者的血浆谷浓度,测得比阿培南谷浓度为0.30~11.82μg·mL~(-1)。结论 该法专属性强,准确度和重现性好,分析效率高,适用于比阿培南的临床治疗药物监测。
2023年02期 v.21;No.205 432-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0K] [下载次数:3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拜礼文;焦兴苹;谭金华;肖华;海平;张炜;
目的提高石榴健胃丸(片、散)的质量标准。方法建立石榴健胃丸(片、散)中豆蔻、肉桂、荜茇的TLC法,建立同时测定桉油精、桂皮醛、胡椒碱3种成分含量的GC法并确立其限度。结果石榴健胃丸(片、散)TLC图中,各组分与相应对照品、对照药材相同位置上,均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且阴性样品无干扰;桉油精、桂皮醛、胡椒碱分别在23.63~236.28、91.12~638.26、154.98~929.86μg·mL~(-1)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均>0.9983),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42%、100.03%、99.79%,RSD分别为1.4%、0.82%、0.30%(n=6)。石榴健胃丸(片、散)样品中桉油精、桂皮醛、胡椒碱的含量分别为0.03~0.24、0.03~1.15、0.80~2.53 mg·g~(-1)。结论该方法可以用于石榴健胃丸(片、散)中桉油精、桂皮醛、胡椒碱含量的同时测定,可作为石榴健胃丸(片、散)的质量控制方法。
2023年02期 v.21;No.205 437-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8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 张弘;张慧文;张晨;刘宏;许佳绮;王焕芸;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分析荜茇化学成分的方法,初步揭示荜茇的药效物质基础,为该药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Exactive-MS)对荜茇提取物进行分析。色谱条件:色谱柱为Welch Ultimate C18(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A)-0.1%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5 min,55%A,5~25 min,55%~90%A,25~50 min,90%~100%A);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72 nm;柱温30℃;进样量20μL。质谱条件:离子源为HESI源;正、负离子模式同时检测;检测方式均为Full-MS/dd-MS~2;扫描范围m/z 110~1000。使用Compound Discoverer 3.0软件对质谱数据进行初步筛查,获得化合物的保留时间、准分子离子峰的精确质量数及二级碎片等信息,再查阅相关数据库和文献与之比对分析,以此推断化合物结构。结果根据保留时间和多级质谱碎片比对,初步鉴定出荜茇中的57个化学成分,包括16个A型酰胺类生物碱、13个B型酰胺类生物碱、9个C型酰胺类生物碱、10个D型酰胺类生物碱、3个E型酰胺类生物碱、6个O型化合物。结论该方法有助于揭示荜茇的药效物质基础,可为进一步的药理学和活性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2023年02期 v.21;No.205 442-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9K] [下载次数:7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李芳婵;韦志英;罗小莉;潘翠柳;吴秀彩;梁方耀;潘真真;李耀华;
目的 制备共载姜黄素/阿霉素聚己内酯-聚乙二醇-聚己内酯胶束(CUR/DOX micelle),优化其制备工艺,并进行体外抗肿瘤评价。方法 采用薄膜-水化-超声法制备CUR/DOX micelle,以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化纳米粒处方;对胶束进行表征,透射电镜观察胶束的外观形态,测定其粒径大小及分布,并测定包封率及载药量;考察其稳定性和体外释药特性;体外抗肿瘤评价中,流式细胞仪考察CUR/DOX micelle的细胞摄取率,MTT法考察其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 CUR/DOX micelle的最佳制备工艺为:药物和聚己内酯-聚乙二醇-聚己内酯(PCL-PEG-PCL)比例为1∶10,水化温度为65℃,超声时间为6 min;制得的胶束平均粒径为150 nm,TEM结果显示胶束呈球形;姜黄素的包封率为85.21%,载药量为6.80%,阿霉素的包封率为82.92%,载药量为1.28%;CUR/DOX micelle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缓释能力;体外细胞实验结果显示,CUR/DOX micelle细胞摄取率升高,能有效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结论 CUR/DOX micelle制备工艺简单且稳定性好,能有效增强药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2023年02期 v.21;No.205 449-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8K] [下载次数:4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瑜婷;邝敏;何荣荣;潘玲;黎桃敏;钟志奎;孙冬梅;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QAMS)法测定艾叶配方颗粒中6个酚酸类成分的含量,并验证其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UPLC法,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150 mm×2.1 mm,1.8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1);检测波长为325 nm。以绿原酸为内参物,计算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的相对校正因子(?)。同时采用外标法和QAMS法测定艾叶配方颗粒中6个酚酸类成分的含量,比较2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分别为1.00、0.94、1.20、1.25、1.16。QAMS法与外标法测得13批样品中6个酚酸类成分的含量结果无显著差异,相对误差均小于1.2%。结论建立的QAMS法测定结果准确,可用于艾叶配方颗粒的定量分析及质量控制。
2023年02期 v.21;No.205 497-5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3K] [下载次数:4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洪占梅;熊晓莉;肖俊萍;高慧;章芳琴;叶喜德;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不同抽芯程度远志药材的主要成分,并比较其含量差异。方法 采用HPLC法对远志药材中西伯利亚远志糖A_5、西伯利亚远志糖A_6、远志酮、3,6'-二芥子酰基蔗糖4种化学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聚类分析法比较其含量差异。结果远志4种成分在320 nm下分离度良好,西伯利亚远志糖A_5、西伯利亚远志糖A_6、远志酮、3,6'-二芥子酰基蔗糖低、中、高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在94.8%~106.8%。成分含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远志药材在不同抽芯程度下4种成分含量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该方法科学、简便、准确,可用于不同产地、不同抽芯程度远志药材成分含量测定。
2023年02期 v.21;No.205 503-5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3K] [下载次数:8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谭乐俊;林林;梅桂雪;林永强;
目的 建立测定鲜人参中 63 种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检测 34 批鲜人参药材样品的农药残留量,并对鲜人参的质量安全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 Qu ECh ERS 法进行前处理,结合气相色谱 - 三重四极杆质谱(GC-MS/MS)、液相色谱 - 三重四极杆质谱(LC-MS/MS),于多反应检测模式下同时测定 34 批次鲜人参药材中 63 种农药的残留量。结果 63 种农药在相应含量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 r 均> 0.995,仪器精密度 RSD 在 0.34% ~ 2.9%,加标回收率在 81.2% ~ 118.8%,符合检测要求。34 批鲜人参药材中共检出 4 种禁用农药:有 22批样品检出五氯硝基苯(0.01 ~ 43.3 mg·kg~(- 1)),14 批样品检出六氯苯(0.01 ~ 1.9 mg·kg~(- 1)),2 批样品检出 α - 六六六(0.012 ~ 0.016 mg·kg~(- 1)),2 批样品检出β- 六六六(0.010 mg·kg~(- 1)),检出率 64.7%,不合格率 41.2%。不合格批次均来自 A 公司,五氯硝基苯最高检出批次超出定量限的 432 倍。六氯苯最高检出批次超出定量限 18 倍。结论 该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度高,适合鲜人参中多种农药残留的筛查测定,可为鲜人参的农药残留监控提供参考。
2023年02期 v.21;No.205 508-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8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肖小春;何小芳;张英;吴孟华;曹晖;马志国;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青皮的特征图谱,并测定其中芸香柚皮苷、橙皮苷、香蜂草苷、川陈皮素、橘皮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 Agilent TC-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为流动相 A,0.1% 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 B,梯度洗脱(0 ~ 10 min,15%A;10 ~ 15 min,15% ~ 20%A;15 ~ 20 min,20% ~ 25%A;20 ~ 30 min,25% ~ 40%A);流速 1.0 m L·min~(- 1),特征图谱检测波长为 295 nm,含量测定检测波长为 283 nm 和 330nm,柱温 30 ℃。结果 建立了青皮特征图谱,35 min 内青皮的主要色谱峰能够达到完全分离,同时指认了 5 个特征峰,均为黄酮类成分。5 个黄酮类成分芸香柚皮苷、橙皮苷、香蜂草苷、川陈皮素、橘皮素在 0.56 ~ 22.4、3.59 ~ 143.5、0.21 ~ 8.4、0.09 ~ 3.62、0.06 ~ 2.58μg·m L~(- 1)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n = 6)分别为 101.12%(RSD = 2.7%)、100.41%(RSD = 0.91%)、99.11%(RSD = 1.4%)、100.32%(RSD = 2.6%)、98.62%(RSD =2.4%)。24 批青皮中 5 个成分含量分别为 0.162% ~ 2.44%、9.95% ~ 18.0%、0.130% ~ 0.507%、0.029% ~ 0.884%、0.016% ~ 0.529%。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并能同时测定 5个黄酮类成分含量,可为青皮的质量标准研究提供参考。
2023年02期 v.21;No.205 515-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2K] [下载次数:9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董秋香;张月寒;刘翀;王腾;姚辉;桑皖怡;付萍萍;
目的 完善桑菊感冒颗粒质量标准并考察市售样品的质量现状。方法 建立薄层色谱法鉴别菊花、连翘及甘草;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连翘酯苷 A、连翘苷和甘草酸的含量,色谱柱为 Waters Sun Fire C_(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0.1% 磷酸溶液 - 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 1),柱温:30 ℃;检测波长:237 nm;进样量:10 μL。结果 薄层色谱方法分离度好、斑点清晰且专属性强;连翘酯苷 A、连翘苷、甘草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 3.02 ~ 96.71 μg·m L~(- 1)(r = 1.000),2.38 ~ 76.08 μg·m L~(- 1)(r = 1.000),2.37 ~ 75.87μg·m L~(- 1)(r = 1.000);平均加样回收率在 97.57% ~ 103.06%,RSD 均小于 2.0%;法定检验显示 23 批桑菊感冒颗粒合格率为 100%;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样品质量差异较大。结论桑菊感冒颗粒质量现状不容乐观,质量标准亟待提高。该研究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桑菊感冒颗粒的质量控制与分析。
2023年02期 v.21;No.205 520-5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0K] [下载次数:5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