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药学

Central South Pharmacy

研究论文

  •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促进上皮性卵巢癌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机制研究

    孟凡荣;王秀艳;陈琛;史云芳;李晓洲;琚端;李岩;潘红丽;李雪冰;张颖;

    目的研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对上皮性卵巢癌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利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和白细胞介素-4(IL-4)对小鼠骨髓巨噬细胞进行诱导,使其分化为M2型TAMs;将TAMs与卵巢癌细胞共培养,检测其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分子的表达;观察卵巢癌细胞局部黏着斑激酶(FAK)和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MMPs)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获得稳定表达的M2型TAMs;将TAMs与卵巢癌细胞共培养后,卵巢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EMT相关分子E-cadherin表达降低,间质标志蛋白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升高;TAMs刺激后卵巢癌细胞的FAK、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结论 TAMs与上皮性卵巢癌的迁移和侵袭相关,TAMs可能通过调控EMT、FAK及MMPs等的表达促进上皮性卵巢癌的迁移和侵袭。

    2020年10期 v.18;No.177 1617-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4K]
    [下载次数:5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辅酶Q10普利醇环糊精磷脂分散体系的制备与评价

    董英杰;艾莉;李晓怡;邹晓峰;韩亚男;丁爽;李鸿滨;

    目的考察辅酶Q_(10)普利醇环糊精磷脂分散体系的制备、理化性质及其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方法制备辅酶Q_(10)普利醇环糊精磷脂分散体系;采用差示扫描、红外光谱、粒度分布、透射电镜研究分散体系的理化性质,考察体外溶出和贮存稳定性,以及辅酶Q_(10)普利醇环糊精磷脂分散体系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结果辅酶Q_(10)普利醇环糊精磷脂分散体系不同于几种原料混合物与包合物,复水后平均粒径为(187.4±3.2)nm,呈不规则圆形,溶出速率明显提高,稳定性考察中各项指标均未发生明显变化。辅酶Q_(10)普利醇环糊精磷脂分散体系、辅酶Q_(10)普利醇环糊精包合物的生物利用度分别是辅酶Q_(10)的2.80倍、1.68倍。结论辅酶Q_(10)普利醇环糊精磷脂分散体系可以有效提高辅酶Q_(10)和普利醇的体外溶出度以及辅酶Q_(10)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2020年10期 v.18;No.177 1621-1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5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纳升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超高分辨质谱技术研究脑心通胶囊中动物药的蛋白质

    朱晓枭;彭维;吴灏;苏薇薇;

    目的建立脑心通胶囊中动物药的蛋白质类成分的分析方法。方法以脑心通胶囊及其投料所用的地龙、水蛭、全蝎动物药材(分别对应通俗环毛蚓Metaphire vulgaris Chen、宽体金线蛭Whitmania pigra Whitman、东亚钳蝎Mesobuthus martensii Karsch)为研究对象,采用SDS-PAGE电泳技术分离脑心通胶囊及3味动物药材的总蛋白,并进行胶内酶解,同时对脑心通胶囊和全蝎药材的总蛋白进行直接酶解;利用纳升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超高分辨质谱技术研究脑心通胶囊中的蛋白质。采用Proteome Discoverer软件,检索环节动物门(Annelida.fasta)和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fasta)蛋白质数据库以鉴定蛋白质。结果在9批脑心通胶囊中有5个清晰的蛋白质条带稳定重现,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在45、40、30、25、20 kDa左右。在脑心通胶囊总蛋白中共鉴定到28个与动物药相关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大多与细胞结构、能量代谢、物质运输有关。对胶囊SDS-PAGE中5个条带的蛋白质分别进行分析,各个条带中部分蛋白质可对应归属到3味动物药材;且新鉴定得胍乙基磷酸丝氨酸激酶、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等蛋白质,前者可能与抗凝血或溶栓活性有关。结论基于超高分辨质谱技术及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用于脑心通胶囊中3种动物药的蛋白质分析,本研究弥补了脑心通胶囊中蛋白类成分研究的空白,为阐明其动物药的物质基础以及进一步研究该胶囊药效与物质基础关联性提供了科学支持。

    2020年10期 v.18;No.177 1628-1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7K]
    [下载次数:7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维格列汀三层缓释片的处方研究及体外释放行为表征

    常利丽;司俊仁;张裕;杜倩;

    目的设计并制备维格列汀三层缓释片以期达到零级释放的效果,并考察其体外释放行为。方法采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作为凝胶型骨架缓释材料,利用三层压片技术制备维格列汀三层缓释片,采用零级释放方程以最小二乘法对制剂的体外释放数据进行拟合,以拟合方程的相关系数(r)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维格列汀三层缓释片的含药层和阻滞层的处方组成。结果优化后的处方组成:上、下层为阻滞层,由HPMC K100M 200 mg、微晶纤维素198 mg、硬脂酸镁2 mg组成;内层为含药层,由维格列汀100 mg、HPMC K4M 50 mg、微晶纤维素48 mg、硬脂酸镁2 mg组成。维格列汀三层缓释片体外释放行为符合零级释药特征。结论成功制得具零级释放特征的维格列汀三层骨架缓释片。

    2020年10期 v.18;No.177 1639-16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9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不同物料配比对通脉丸溶出影响的研究

    赵新红;康冰亚;陈天朝;

    目的探讨不同物料配比对通脉丸溶出的影响。方法混料均匀设计对通脉丸处方中纤维类、淀粉类、油树脂类3种不同物料进行配比组方,HPLC法测定溶出液中士的宁、马钱子碱、芍药苷、毛蕊异黄苷、阿魏酸、橙皮苷、丹酚酸B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成分权重系数,统计分析系统软件(SAS)进行溶出模型优选并计算溶出参数T_(40),矩阵试验室软件(Matlab)在物料配比与T_(40)之间建立数学模型,并实现两类物料与T_(40)之间数据可视化。结果物料配比与溶出参数间的数学模型为T_(40)=8.93-5.31X_1-5.83X_2+17.67X_1X_3(X_(1、)X_(2、)X_3分别为纤维类、淀粉类、油树脂类物料的配比,r~2=0.9706,P=0.01,RMSE=0.5696)。结论纤维类物料对促进溶出具有显著影响(P<0.05);淀粉类物料具有促进溶出作用,但是不显著(P=0.05);纤维类与油树脂类的交互项具有抑制溶出作用,但是不显著(P=0.07)。

    2020年10期 v.18;No.177 1644-1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88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卵巢毒性的雷公藤多苷配伍减毒研究

    周峰;谭洋;郭金铭;汪涛;裴刚;刘利;

    目的通过分离、鉴定并培养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筛选出能够抑制雷公藤多苷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损伤的药物。方法收集21~23 d龄的SD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经FSRH免疫荧光鉴定。设置空白组、模型组、5种药材(过路黄、藤茶、淫羊藿、黄芪、当归)与雷公藤多苷的样品组,采用CCK8法检测比较各组卵巢颗粒细胞的存活率;ELISA法测定各组卵巢颗粒细胞所释放雌二醇及孕酮的量。结果雷公藤多苷干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后,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雌二醇和孕酮的释放量明显减少。分别加入过路黄、藤茶、淫羊藿、当归、黄芪配伍,结果显示雷公藤多苷与黄芪配伍后其卵巢颗粒细胞细胞毒性显著减小,雌二醇和孕酮的释放明显增加。结论黄芪能够逆转雷公藤多苷对SD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的细胞毒性,增加雌二醇和孕酮的释放。

    2020年10期 v.18;No.177 1649-1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6K]
    [下载次数:4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新疆沙枣叶提取物体内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于浩楠;王忠;郭泳辉;徐若瑄;孙芸;

    目的评价新疆沙枣叶水提取物(EALs)体内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MTT法测定EALs的体外抑瘤作用,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_(50))。通过建立S180荷瘤小鼠模型,观察不同浓度EALs对荷瘤小鼠肉瘤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ELISA法测定细胞因子IL-6和TNF-α的水平,HE染色观察肉瘤病理切片,探讨EALs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EALs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肝癌细胞Hep G2、人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K562、小鼠腹水瘤细胞S180、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人组织细胞淋巴瘤细胞U937这6种常见的人肿瘤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其IC_(50)值在95.123~303.427 μg·mL-~1。EALs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抑制效果最好;EALs可明显抑制荷S180肉瘤小鼠模型肉瘤生长,能降低荷瘤小鼠血清细胞因子IL-6和TNF-α的水平,病理切片显示,中浓度EALs抑瘤效果较好。结论 EALs具有一定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体外人乳腺癌细胞MCF-7对其最为敏感,体内抑制效果以中浓度最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免疫功能有关。

    2020年10期 v.18;No.177 1653-1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9K]
    [下载次数:5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陕产重楼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赵林涛;高凯;宋延平;张宇晨;

    目的研究陕产重楼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制备陕产重楼80%乙醇提取物,并采用不同浓度的提取物作用于SMMC-7721细胞,以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Bax等蛋白基因的表达。结果 MTT实验显示不同浓度的陕产重楼提取物可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各给药组的凋亡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各给药组Bax蛋白表达增加,而Bcl-2蛋白表达下降。结论陕产重楼80%乙醇提取物能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能力,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ax的表达,降低Bcl-2的表达有关。

    2020年10期 v.18;No.177 1657-1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8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黄芪增强免疫功能的机制

    刘子菡;王喻淇;杨爱琳;姜珊;董凡;代龙;王少平;张加余;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筛选黄芪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靶点,结合氧化应激损伤细胞模型探讨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TCMSP数据库筛选黄芪的有效入血成分,运用Uniprot、GeneCard数据库检索成分所涉及的相关靶点及疾病靶点,再进行GO和KEGG分析。构建H_2O_2诱导的HepG2的氧化损伤模型,通过MTT法,评价黄芪的抗损伤保护作用。结果共筛选出17个满足条件的黄芪有效入血成分,128个潜在作用靶点。基因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黄芪增强免疫功能主要是通过对钙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Pl3K信号相关通路和MAPK等信号通路发挥协同调节作用。细胞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HepG2 细胞经100、200 μg·mL-~l 浓度的黄芪工作液预处理后,其细胞存活率升高。结论黄芪增强免疫功能的机制可能涉及细胞过程,活性氧磷代谢过程,免疫细胞的生长、分化过程等,在信号分子、转录因子、受体和酶等多种化合物的参与下共同发挥免疫调节功能。另外黄芪对H_2O_2诱导的HepG2的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侧面验证了黄芪能通过抗氧化来抵抗机体衰老过程,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

    2020年10期 v.18;No.177 1661-1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9K]
    [下载次数:10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1 ]
  • 山柰酚调控PI3K/Akt/mTOR通路诱导人结直肠癌RKO细胞自噬

    顾超;王恺纯;徐勤芬;刘微;胡道德;

    目的研究山柰酚对人结直肠癌RKO细胞增殖和自噬的影响及其诱导自噬的作用机制。方法 CCK-8法检测山柰酚溶液处理RKO细胞24 h和48 h后的细胞活力,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_(50));流式细胞仪检测山柰酚对RKO细胞周期的影响;TUNEL染色检测山柰酚对RKO细胞凋亡的影响;MDC荧光染色检测山柰酚对RKO细胞自噬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山柰酚处理RKO细胞后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LC3及信号通路蛋白PI3K、Akt、p-Akt、mTOR和p-mTOR的表达水平。结果山柰酚处理RKO细胞24 h和48 h后的IC_(50)分别为(41.52±1.09)、(25.07±0.81)mg·L-~1。山柰酚能阻滞RKO细胞周期停留在G_0/G_1期。TUNEL染色实验显示山柰酚可诱导RKO细胞凋亡,且呈现浓度依赖性。MDC荧光染色结果表明,山柰酚诱导RKO细胞自噬体的形成,而自噬抑制剂3-MA可抑制山柰酚诱导RKO细胞自噬体的形成。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山柰酚的作用下,RKO细胞中自噬标志蛋白Beclin1表达水平上升、LC3-Ⅰ/LC3-Ⅱ比值降低;而3-MA抑制山柰酚引起的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上升和LC3-Ⅰ/LC3-Ⅱ比值降低。信号通路蛋白研究表明,山柰酚显著降低PI3K、p-Akt和p-mTOR蛋白表达,而Akt和mTOR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山柰酚可抑制人结直肠癌RKO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同时可能通过下调PI3K/Akt/mTOR信号通路诱导RKO细胞自噬。

    2020年10期 v.18;No.177 1668-16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2K]
    [下载次数:7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 ]
  • 蟹爪叶盾蕨抗肿瘤活性提取物的筛选

    梁光平;杨俊;张珏;梁玉清;崔婷;

    目的研究蟹爪叶盾蕨的抗肿瘤活性提取物。方法采用MTT法检测蟹爪叶盾蕨石油醚提取物、二氯甲烷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水提取物分别在2、20、50 μg·mL-~1时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肝癌细胞HepG2、人胃腺癌细胞BGC-823增殖的影响。结果蟹爪叶盾蕨的二氯甲烷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对A549、MCF-7、HepG2、BGC-823 4种细胞株的抑制作用较显著,二氯甲烷提取物在50 μg·mL-~1时对MCF-7细胞的抑制率可达(55.02±0.95)%。其石油醚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水提取物的抑制作用弱或无抑制作用。结论 蟹爪叶盾蕨的二氯甲烷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是其具有抗肿瘤活性的部位,这为蟹爪叶盾蕨的后期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2020年10期 v.18;No.177 1674-16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9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脉络宁注射液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大鼠血管内皮功能及NF-κB介导炎症反应的影响

    李语玲;杨静;

    目的研究脉络宁注射液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大鼠血管内皮功能及核因子-κB(NF-κB)介导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SO组、脉络宁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隐动脉内膜损伤的方法建立ASO模型,脉络宁组给予脉络宁注射液腹腔注射,连续8 周。比较3组动脉HE染色、血清内皮标志分子及炎症因子、动脉中NF-κB及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κB)表达量的差异。结果 ASO组大鼠平滑肌排列不规则、内皮结构破坏、管腔呈不规则狭窄且血清中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及动脉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I-κB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中内皮素-1(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I型血管细胞黏附蛋白(VCAM-1)的含量及动脉中NF-κB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脉络宁组大鼠平滑肌排列及内皮结构均得到改善,管腔狭窄减轻且血清中NO、VEGF的含量及动脉中I-κB的表达量明显高于ASO组,血清中ET-1、TNF-α、IL-1β、ICAM-1的含量及动脉中NF-κB的表达量明显低于ASO组(P<0.05)。结论脉络宁注射液能够改善ASO大鼠的内皮功能、抑制NF-κB介导的炎症反应。

    2020年10期 v.18;No.177 1677-1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6K]
    [下载次数: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珠子参及其近缘种竹节参的分子生药学研究进展

    王玫瑰;余大鑫;叶方;卢伟;

    珠子参是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与竹节参为近缘种,其主要活性成分是达玛烷型和齐墩果烷型三萜皂苷,研究表明其具有抗动脉硬化,改善血脂、血压和血糖等药理活性。珠子参药用部位为干燥根茎,炮制后饮片采用传统方法不易准确鉴别,但采用基因测序、分子标记等现代遗传技术可以进行品种和真伪鉴别。本文对现阶段基因测序技术、分子标记技术以及基因调控技术对珠子参及其近缘植物竹节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该类植物的种质资源保护及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2020年10期 v.18;No.177 1681-1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9K]
    [下载次数:6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质子泵抑制剂相关性肾损伤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朱丹琦;王洁;张泽宇;胡波;尹良红;

    质子泵抑制剂(PPIs)作为全球最常用的处方药之一,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抑酸治疗。由于PPI良好的安全性与耐受性,其使用率不断上升,甚至超出适应证范围使用,因此重视PPIs长期治疗的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PPIs相关性肾损伤逐渐引起临床重视,PPIs引起的急性肾损伤,病理表现为PPIs相关性急性间质性肾炎,而长时间应用PPIs则可进展为慢性肾脏病甚至终末期肾脏病。本文对PPIs相关性肾损伤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2020年10期 v.18;No.177 1687-1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6K]
    [下载次数:4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药物分析与检验

  • HPLC-ELSD法同时测定铁笛丸中4种成分的含量

    张来银;王桂东;

    目的建立HPLC-ELSD法同时测定铁笛丸中甘草酸、桔梗皂苷D、贝母素甲与贝母素乙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Venusil MP C_(18),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器为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 μL。结果甘草酸、桔梗皂苷D、贝母素甲与贝母素乙检测线性范围分别为12.305~1230.5 μg·mL-~1(r=0.999)、2.019~201.9 μg·mL-~1(r=0.999)、2.004~200.4 μg·mL-~1(r=0.999)、1.294~129.4 μg·mL-~1(r=0.999);定量限分别为0.62、0.50、0.50、0.65 μg·mL-~1;检测限分别为0.20、0.17、0.17、0.22 μg·mL-~1;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3.8%(RSD=1.3%)、96.5%(RSD=1.6%)、97.2%(RSD=1.2%)、94.3%(RSD=1.2%)。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适用于铁笛丸中甘草酸、桔梗皂苷D、贝母素甲与贝母素乙含量的同时测定。

    2020年10期 v.18;No.177 1692-16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6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效液相色谱-柱后光化学衍生法测定茵栀黄口服液中黄曲霉毒素G2、G1、B2、B1的含量

    杨媛媛;谢志民;胡静;陈志永;

    目的建立HPLC-柱后光化学衍生法测定茵栀黄口服液中黄曲霉毒素G_2、G_1、B_2、B_1的含量。方法 Welch Ultimate XP-C_(18)色谱柱;甲醇-乙腈-水(40∶18∶42)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40℃;进样量10 μL;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360 nm,发射波长450 nm。结果黄曲霉毒素G_2、G_1、B_2、B_1分别在进样量为0.001 43~0.14 ng(r=0.9998)、0.003 81~0.372 ng(r=0.9995)、0.001 23~0.12 ng(r=1.000)、0.003 81~0.372(r=0.9999)ng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66.46%~129.3%,RSD≤2.9%。结论该方法可用于茵栀黄口服液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本次抽检样品中未检测出黄曲霉毒素,但茵栀黄中原料药材茵陈、黄芩、栀子均存在霉变污染风险,建议增订黄曲霉毒素检查项,以提高其安全性。

    2020年10期 v.18;No.177 1695-1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0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四臣止咳颗粒中6种成分的含量

    曲玉霞;曹一佳;杨天歌;刘润花;尼玛次仁;张硕峰;孙毅坤;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四臣止咳颗粒中胡麻属苷、山栀苷甲酯、岩白菜素、绿原酸、甘草苷及甘草酸铵的含量。方法对四臣止咳颗粒75%甲醇提取物进行分析,采用XSelect~? HSS T3柱(4.6 mm×150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1%磷酸水(A)-乙腈(B),梯度洗脱;柱温20℃;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52 nm。结果胡麻属苷、山栀苷甲酯、岩白菜素、绿原酸、甘草苷及甘草酸铵的质量浓度分别在5.01~80.02 μg·mL-~1(r=0.9998)、5.69~91.01 μg·mL-~1(r=0.9998)、56.48~903.66 μg·mL-~1(r=0.9999)、29.55~472.85 μg·mL-~1(r=0.9995)、16.02~256.27 μg·mL-~1(r=0.9991)、30.94~495.04 μg·mL-~1(r=0.9995)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2.0%、92.6%、97.1%、99.5%、97.7%、100.2%,RSD值分别为1.3%、1.3%、1.1%、2.8%、2.9%、2.7%。结论该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四臣止咳颗粒多成分的质量控制研究。

    2020年10期 v.18;No.177 1698-17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2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前列回春胶囊的显微鉴别研究

    刘灿黄;何清彦;吴胜男;贺敏才;

    目的对前列回春胶囊进行显微鉴别研究。方法按显微鉴别方法,采用常规粉末制片,镜检。结果通过9批次样品的显微观察,考察其检出组分的特征性及检出的难易程度,筛选出地龙的表皮组织、斜纹肌纤维,鹿茸的骨碎片、未骨化骨组织碎片,穿山甲的鳞甲碎块,黄芪的纤维束,茯苓的菌丝这7个特征唯一、有唯一对应药材、出现频率较高的粉末特征,作为前列回春胶囊的显微鉴别依据。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前列回春胶囊的质量控制,为规范企业生产、市场监督检验、稽查打假、委托检验及标准提升提供参考。

    2020年10期 v.18;No.177 1702-17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4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ICP-MS和LC-AFS技术测定海藻及其混伪品中总砷和砷形态含量

    李洁;戚鹏飞;张彩霞;冯翀;石晓峰;

    目的测定海藻及其混伪品中总砷和砷形态的含量,为海藻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总砷的含量;采用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法(LC-AFS)测定亚砷酸、砷酸、一甲基砷、二甲基砷4种砷形态的含量。结果砷元素的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10.0~200.0 μg·L-~1(r=0.9995),检出限为0.188 μg·L-~1,定量限为0.627 μg·L-~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2%(RSD=2.0%,n=6)。海藻及其混伪品中总砷的含量为47.89~235.71 mg·kg-~1,为《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规定的24~118倍。亚砷酸、砷酸、一甲基砷和二甲基砷的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均为5.0~250.0 μg·L-~1(r≥0.9995);检测限分别为0.160、0.477、0.204、0.253 μg·L-~1,定量限分别为0.533、1.590、0.680、0.843 μg·L-~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3%(RSD=2.7%)、101.0%(RSD=2.0%)、93.6%(RSD=2.2%)、92.5%(RSD=2.0%)(n=6)。4种砷形态中一甲基砷未检出,砷酸仅有1批检出(含量为10.415 mg·kg-~1),亚砷酸含量为0.182~1.643 mg·kg-~1,二甲基砷含量为0~4.263 mg·kg-~1,4种砷总含量为0.275~11.225 mg·kg-~1,占总砷含量的0.27%~8.95%,以亚砷酸和二甲基砷为主。结论海藻及其混伪品中总砷含量严重超标,主要以有机砷和低毒的无机砷形式存在,应针对毒性较大的无机砷含量进行检测。

    2020年10期 v.18;No.177 1706-1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5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维甘草那敏胶囊中泛酸钙、生物素的含量

    杨小林;王宇;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五维甘草那敏胶囊中泛酸钙、生物素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V_(甲醇)∶V_(0.05%三氟乙酸溶液)=25∶75;进样量为10 μL;柱温为35℃;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00 nm。结果泛酸钙的线性范围为4.015~24.09 μg(r=0.9996),高、中、低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98.9%、99.3%,RSD分别为0.75%,0.61%和0.80%;生物素的线性范围为0.0505~0.303 μg(r=0.9994),高、中、低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98.3%、98.9%,RSD分别为1.4%、0.38%、1.0%。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有效地控制五维甘草那敏胶囊的质量。

    2020年10期 v.18;No.177 1713-17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2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β-葡萄糖苷酶对市售干燥金银花中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刘慧敏;杨广德;李聪;郑芳;余学军;李春雷;

    目的研究β-葡萄糖苷酶对市售干燥金银花挥发油成分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金银花资源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金银花挥发油,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比较加酶前后各成分和含量的变化。结果从加酶前、后的干燥金银花挥发油中分别分离鉴定出47和54个化合物;加酶后挥发油中15种成分相对含量增加、7种成分新增,但干燥金银花挥发油中含量较高的成分类别(酯类、醛类、醇类和烷烃类)未发生改变。结论 β-葡萄糖苷酶对市售干燥金银花中挥发油中主要组分和含量影响不大。

    2020年10期 v.18;No.177 1716-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6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专题

  •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捐赠药品的规范化管理模式

    雷云;王涛;

    目的探讨捐赠药品的规范化管理模式,为突发事件下捐赠药品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启示。方法回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本院捐赠药品的接收以及发放流程,总结可取之处以及存在的问题。结果针对捐赠药品初步制订了一套操作性较强的管理办法,包括成立捐赠药品小组,细化捐赠药品接收、存储、发放和使用流程,加强捐赠药品接收函的管理,重视捐赠药品接收使用情况监控和公示。结论捐赠药品的管理工作须引起重视,建立符合实际的捐赠药品管理制度,规范捐赠行为,以应对突发事件下的药事管理。

    2020年10期 v.18;No.177 1721-17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6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110例氯喹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漆婷婷;胡志强;马雪;冯小龙;肖洪涛;程凯;

    目的探讨氯喹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万方、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的国内外文献,对氯喹所致ADR的报道进行整理分析。结果纳入90篇文献,含110例氯喹所致ADR病例,患者中位年龄42岁,以女性为主(74例,67.27%);ADR累及多个系统/器官,以心血管系统(36.84%)、眼(21.05%)、中枢神经系统(19.30%)为主;83例(72.81%)为严重ADR;ADR发生中位时间为35 d(1 h~35年);氯喹中位累积剂量为15 g(0.075~3195 g);42例(36.84%)痊愈,29例(25.44%)好转,19例(16.67%)未好转,15例(13.16%)死亡。结论临床使用氯喹应重点关注心脏、中枢神经系统及眼部毒性,加强用药监护,以期减少ADR的发生,保障合理安全用药。

    2020年10期 v.18;No.177 1725-1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0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医院药学

  • 芪黄通秘软胶囊治疗功能性便秘的预算影响分析

    张梦培;张皓翔;王志恒;左凯妮;潘婕;王晓梅;段利忠;朱文涛;

    目的评估芪黄通秘软胶囊纳入国家基本医保目录报销对医保基金支出可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Excel构建预算影响分析模型,模型模拟时间范围设定为5年(2019-2023年)。结果预计2019-2023年在治疗功能性便秘中,因芪黄通秘软胶囊纳入国家医疗保险乙类目录而增加的医保基金支出分别为496万元、1019万元、1572万元、2154万元和2768万元,分别占总支出的0.25%、0.51%、0.76%、1.01%、1.26%。敏感性分析显示预算影响分析结果较稳定,以2020年为例,当芪黄通秘软胶囊价格下调42%即降至约74.40元/盒时(规格:0.5 g×24粒),可节约医保基金支出。结论在本研究假定参数下,若芪黄通秘软胶囊纳入国家医保乙类目录,且在现有价格基础上降低42%,将能够降低医保基金的总支出,并且随着芪黄通秘软胶囊市场份额的增大,将会节约更多的医保基金。

    2020年10期 v.18;No.177 1733-1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4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中西药联合应用研究中成组设计的统计学错误分析及对策建议

    魏歆然;朱旭;陈书;邓思思;魏高文;

    目的分析中西药联合应用成组设计中最突出的统计学设计与数据分析错误,提出防范对策建议。方法检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公开发表的有关药物联合作用研究的中文论文,对成组设计中存在的最突出的统计学设计与数据分析错误,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评价,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建议。结果实际纳入文献1568篇,其中成组设计中存在统计学设计与数据分析错误的有1394篇(88.9%),主要表现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设计不当、联合作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应用错误,容易导致得出片面的甚至于错误的结论。结论中西药联合应用研究论文的统计学设计错误率很高,容易导致得出片面的甚至于错误的结论,建议采用析因设计等统计学技术进行严谨设计,采用析因设计方差分析法、等效剂量法和概率加法原则等数据分析方法进行科学评价。

    2020年10期 v.18;No.177 1739-1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2K]
    [下载次数:7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依达拉奉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

    郭姗姗;李草;刘腾;赵志刚;

    目的分析国内外依达拉奉的科研力量分布、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科研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CiteSpaceⅤ软件分析2001-2018年Web of science和CNKI收录的依达拉奉相关文献。结果 国外依达拉奉的研究机构主要是日本的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其中冈山大学的发文量第一。国内依达拉奉的研究机构主要是河北的大学及医院,其中华北理工大学的发文量第一。依达拉奉单药或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以及治疗氧化应激导致的其他疾病是国内外共同的研究热点。依达拉奉保护神经血管的机制和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治疗作用是国外的研究热点,而我国更关注依达拉奉联合用药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国外依达拉奉研究包括治疗急性脑梗死、探索作用机制、治疗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3个阶段。国内的发展趋势与国外基本一致,只是缺少对依达拉奉作用机制的研究阶段。结论国内外依达拉奉的研究需要加强机构间的合作,促进作者间的沟通,国内学者应积极探索依达拉奉的作用机制和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治疗作用。

    2020年10期 v.18;No.177 1743-1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1K]
    [下载次数:4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个体化预测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模型建立

    杨新勇;周淑萍;

    目的探讨奥曲肽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本院应用奥曲肽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使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发生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相关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脂血症方面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年龄、体质量指数(BMI)、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率减慢史和血清钾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无明显差异(P>0.05),因此给予剔除,筛选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率减慢史和血清钾为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以上6项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并且对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训练集和验证集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训练集C-index指数为0.844(95%CI:0.812~0.876),验证集的准确性也高达81.6%,说明该研究的列线图模型具有精准的预测能力。结论影响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心律失常的因素多种多样,临床上应针对高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有心率减慢史和血清钾降低的患者加强防范。

    2020年10期 v.18;No.177 1749-1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8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临床药师在临床

  • 临床药师在消化科病房开展闭环式药学服务模式的探讨及案例分析

    范小飞;郭道华;范国荣;顾圣莹;

    本文总结、分析、展示临床药师在入院药物重整、医药联合查房和药学查房、医嘱审核,专项药物进行处方点评、药学信息咨询、关注特殊患者,提供用药监护并建立药历、个体化用药指导、不良反应监测、用药教育和生活指导等方面进行典型药学服务的案例,探讨临床药师在消化科开展的闭环式药学服务模式,以促进临床药师全方面、多维度参与消化科医疗活动,提升药学服务质量,保障临床合理用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2020年10期 v.18;No.177 1754-1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5K]
    [下载次数:6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3例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致肝脓肿侵袭综合征患者抗感染治疗的药学服务实践

    戴立波;孔旭东;

    临床药师参与3例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导致肝脓肿侵袭综合征患者的药物治疗,结合患者特点、药物敏感性及抗菌药物药动学/药效学特点,从药物选择、疗效及疗程等方面进行分析,协助医师制订个体化抗感染治疗方案,并提供药学监护,经积极引流、抗感染等治疗后,患者症状得到有效控制,但最终遗留眼部后遗症。临床药师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抗感染治疗方案优化调整中起到积极作用,为患者安全有效用药提供保障,减少患者痛苦,改善预后。

    2020年10期 v.18;No.177 1759-17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8K]
    [下载次数:7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慢性肾脏病合并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药学监护要点探索

    冷云吉;匡扶;杨忆;李长龙;余娴;

    临床药师针对1例慢性肾脏病合并糖皮质激素骨质疏松的女性患者进行药学监护,根据患者肾功能水平变化与既往用药史协助医师对骨质疏松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并对药物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监护,探讨对慢性肾脏病合并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药学监护要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2020年10期 v.18;No.177 1764-17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6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药物与临床

  • 米氮平与舍曲林治疗高血压合并抑郁焦虑的对照研究

    郭刘治;杨喜山;

    目的比较米氮平和舍曲林治疗高血压合并抑郁焦虑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患者分为两组,在常规降压药物的基础上,分别接受米氮平和舍曲林治疗,采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及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评定其抑郁焦虑状况。结果治疗后,米氮平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舍曲林组,差异显著(P<0.05)。米氮平组总有效率88.6%,舍曲林组总有效率85.7%,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AD-7和PHQ-9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在第8周末两组GAD-7和PHQ-9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米氮平组在治疗的第2周末、第4周末的GAD-7和PHQ-9评分较舍曲林组下降更显著(P<0.05)。米氮平组各时段的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均低于舍曲林组(P<0.05)。结论米氮平和舍曲林均可改善高血压合并抑郁焦虑患者的症状,疗效显著,但米氮平起效更快,安全性更高。

    2020年10期 v.18;No.177 1768-1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0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冠心病患者基因多态性对脂溶性他汀类药物降脂作用的影响

    刘若轩;何皓颋;邓志军;谭汝芳;

    目的探讨本院冠心病患者SLCO1B1和ABCB1基因多态性与脂溶性他汀类药物降脂作用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0例冠心病患者,通过荧光检测仪检测脂溶性他汀类药物代谢相关基因SLCO1B1*5(T>C)和ABCB1(2677T>G)的分布;患者每晚吞服辛伐他汀40 mg或阿托伐他汀20 mg,服药时间不少于4周,利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服药前后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 60例冠心病患者中,SLCO1B1*5(T>C)和ABCB1(2677T>G)突变频率分别为20%和65%,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服药前后比较,携带SLCO1B1*5 TT、SLCO1B1*5 TC、ABCB1 2677 GG、ABCB1 2677 GT基因型患者的血清TC和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结论 SLCO1B1和ABCB1基因变异降低了他汀类药物的降脂强度,个体差异大。

    2020年10期 v.18;No.177 1772-17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9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药事管理

  • 《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管理办法》中体现的“四个最严”分析与建议

    刘文;朱炯;胡骏;王翀;胡增峣;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管理办法》,对药品抽检提出了新的要求,体现了"四个最严"精神,其中抽样、检验和复验等要求体现"最严谨的标准";重点抽检品种、抽样时的监督检查、不符合规定药品及其他风险问题的处理体现"最严格的监管";对逃避抽检、制售假劣药品单位的核查处置体现"最严厉的处罚";监管部门的职权范围和抽样单位、检验机构的行为规范体现"最严肃的问责",建议相关单位注重《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管理办法》的落实,转变抽检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打破监管孤岛,更好地发挥药品抽检的作用。

    2020年10期 v.18;No.177 1776-1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6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中南药学》杂志基金项目论文征稿启事

    <正>为促进《中南药学》杂志学术质量提升,从2020年1月1日开始,本刊诚征各级基金项目论文,实行快速发表通道,并提高基金项目论文奖励:1.对基金项目核心研究论文开辟"快速通道",以最快的速度发表(4~5个月见刊)。2.对重点基金项目论文(作者须提供项目合同书扫描件)实行奖励,奖励人为基金项目主持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1)国家级基金项目核心研究论文每篇奖励1000~2000元。(2)省部级基金项目核心研究论文每篇奖励500~800元。

    2020年10期 v.18;No.177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3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订阅2021年《中南药学》杂志

    <正>《中南药学》杂志是由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湖南省药学会主办,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及长沙市中心医院承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国际刊号:ISSN 1672-2981;国内刊号:CN43-1408/R。《中南药学》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美国CA、波兰IC、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和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等收录。

    2020年10期 v.18;No.177 1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5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21年在校药学研究生毕业季优秀论文征稿

    <正>为了促进药学学术交流,我刊现在开始启动2021年"毕业季"论文征稿。凡在校全日制药学硕、博毕业研究生的研究论文、综述,一经录用,即可在我刊2021年3-6月刊刊出。《中南药学》杂志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美国CA和波兰IC等国外知名数据库收录,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和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数据库等收录。内容涵盖药剂、药理、药物分析、药物化学、医院药学、生化药物、中药与天然药物等各个方向。

    2020年10期 v.18;No.177 17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6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

协办单位 协办单位 协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