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克富;雷莉;徐蓓;梅升辉;赵志刚;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受体基因(ACE2)在正常人组织器官中的表达,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临床症状分析两者间的关系,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揭示ACE2可能的效应通路。方法从基因型-组织表达(GTEx)数据库下载ACE2在人体各组织的表达数据,并用R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通过GO富集分析其相关机制,并探讨长链非编码RNA和ACE2的相关性。结果 ACE2在正常人体不同器官均有一定程度的表达,表达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心、肾、肺、肝、胃、脑、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20.03,P<0.001)。ACE2在不同组织中也有一定程度的表达,表达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睾丸、脂肪、神经、肌肉、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92.75,P<0.001)。GO富集结果提示,基因ACE2主要参与调节肽和激素的分泌、调节蛋白质异二聚活性;同时长链非编码LINCO2082 与ACE2成显著正相关性。结论 ACE2在人体各组织器官均有一定程度的表达,可能与COVID-19患者器官损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临床应密切观察。
2020年09期 v.18;No.176 1460-1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2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贝;陈俊;曾芳;张玉;汪延安;刘易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尤其是重症类型,疾病后期机体凝血/纤溶系统功能紊乱十分常见,极易诱发或加重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甚至发生肺栓塞(PE)等严重致死性临床结局。COVID-19合并妊娠及产褥期这一类高危人群,其机体一系列生理、血流动力学改变会增加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风险;同时VTE患者血液高凝和纤溶酶原亢进状态容易造成机体免疫识别障碍,有助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免疫逃逸,使COVID-19患者病程延长,两种疾病相互影响。因此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治疗方案能减少妊娠期COVID-19患者发生VTE的风险、缩短病程、改善预后。本文结合VTE合理用药相关研究,探讨妊娠及产褥期COVID-19合并VTE患者的抗病毒、抗凝及溶栓治疗方案与药学监护服务,以期为这类特殊患者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2020年09期 v.18;No.176 1464-1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2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贡雪芃;李娟;孙明辉;裘琳;刘异;余恒毅;金净进;罗攀;陈莉;宗凯;李婷婷;刘东;
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本院两个分院区药品调配流程改造实践,为特殊时期的药品调配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建立工作流程图,运用PDCA循环进行流程改造及优化。结果经过流程改造和优化,两个分院区迅速建立了适合院区实际情况的药品调配模式,为疫情期间临床用药提供了有力保障。结论以洁净区内集中调配为核心的药品调配流程安全、高效,适合在突发、应急的公共卫生事件中推广应用。
2020年09期 v.18;No.176 1468-1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3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婉茹;孙银银;郭仕艳;甘勇;王瑞;
目的制备氢溴酸高乌甲素前体脂质体,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通过筛选磷脂种类、磷脂比例、苯甲醇比例和油脂种类等因素确定制剂处方,制备氢溴酸高乌甲素前体脂质体,并对制剂的理化特性和体内外释放特点进行评价。结果优选的氢溴酸高乌甲素前体脂质体制剂处方为1%氢溴酸高乌甲素、40%大豆卵磷脂、53%蓖麻油和6%苯甲醇。该前体脂质体水合后可形成具有多层囊泡的脂质结构,平均粒径为(1614±47.5)nm,包封率为(83.45±0.12)%;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前体脂质体室温放置60 d稳定性良好;体外释放研究结果表明,该前体脂质体体外释放速率较速释制剂可显著降低,持续释放时间可达72 h;体内药动学结果显示,与速释注射剂相比,该前体脂质体的达峰时间、半衰期均显著延长。结论本研究制备的氢溴酸高乌甲素前体脂质体制备工艺简单且质量稳定,可使药物缓慢持续释放,在大鼠体内达峰时间和半衰期均显著延长,有望发挥长效镇痛作用。
2020年09期 v.18;No.176 1472-1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3K] [下载次数:4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 ] - 朱婧然;孙国祥;李云飞;
目的根据国家政策、企业战略和新药研究开发项目的特征,建立模型解决新药研究开发项目管理中的项目优先级评估问题,以实现有限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和科学决策。方法通过分析新药项目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建立多项目优先级评价标准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之间的关系并赋予指标权重,运用多级模糊运算构建优先级评价模型。结果以心脑血管领域13个新药研发项目为例,检验优先级评价标准体系。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项目的综合评分值,得出心脑血管领域项目的优先级排序。结论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模型实现了项目优先级的量化评价,适用性好,计算结果稳定可靠。
2020年09期 v.18;No.176 1478-14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6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周毓旻;沈凌;田烨;孙星;
目的探讨光甘草定对肝癌细胞Hep3B增殖的影响。方法运用CCK-8检测光甘草定对肝癌Hep3B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光甘草定对肝癌Hep3B细胞周期的影响;EDU细胞增殖检测方法探讨光甘草定对肝癌细胞Hep3B增殖的影响;细胞成球实验检测光甘草定对肝癌干细胞成球能力的影响;q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光甘草定作用后肝癌Hep3B细胞内相关基因/蛋白表达变化,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不同浓度光甘草定作用于Hep3B细胞后,细胞活性随着光甘草定浓度的增加而下降,24 h和48 h的IC_(50)分别为7.4 μmol·L~(-1)和5.8 μmol·L~(-1)。PI染色显示光甘草定导致肝癌Hep3B细胞G_2/M期阻滞,EDU细胞增殖实验提示光甘草定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Hep3B细胞的增殖;肿瘤干细胞成球实验显示光甘草定显著减弱干细胞成球能力;qRT-PCR法检测发现光甘草定使肿瘤干细胞干性相关基因OCT4、NANOG和SOX2表达降低,同时Western blot法检测发现细胞内Hedgehog信号通路的Gli1蛋白、干性标记物Lgr5和CD133蛋白、c-Myc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结论光甘草定可能通过Hedgehog信号通路影响肝癌干细胞干性,进而抑制Hep3B细胞增殖。
2020年09期 v.18;No.176 1483-1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4K] [下载次数:4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杨岱琳;莫仁楠;柳文媛;
目的分析黑果枸杞中多酚类化学组成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并与黄果枸杞、红果枸杞进行比较。方法采用HPLC-DAD-Q-TOF-MS技术对枸杞主要色谱峰进行定性分析;建立HPLC法对黑果枸杞5种代表性的多酚类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应用3种体外化学抗氧化法测定不同枸杞果实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共鉴定出9种主要化合物,确定4种羟基肉桂酸酰胺(HCAAs)化合物并分析其质谱裂解规律;黑果枸杞中HCAAs类化合物含量最高,其中N~1-双氢咖啡酰,N~(10)-咖啡酰亚精胺含量为(310.80±0.037)mg/100 g;主要的酚酸为绿原酸;枸杞果实均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黑果枸杞抗氧化活性明显大于红果枸杞和黄果枸杞。结论黑果枸杞中多酚类成分复杂且丰富,亚精胺类HCAAs化合物为其主要成分,有别于红果枸杞和黄果枸杞;黑果枸杞抗氧化活性最强,可能与富含多酚类成分有关。
2020年09期 v.18;No.176 1488-1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2K] [下载次数:6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吴衡;刘云娣;李雪;苏金和;
目的考察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肝微粒体对他克莫司(FK506)的代谢影响以及其代谢酶表达变化。方法给予大鼠5% DSS溶液连续自由饮用7 d,诱导UC模型,制备正常和模型大鼠肝微粒体。用不同浓度的FK506与肝微粒体共孵育,用LC/MS/MS检测孵育体系中FK506的代谢产物13-DMT的生成量,对比FK506在正常和模型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差异,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脏中CYP3A1的表达水平。结果经DSS诱导后,模型组大鼠表现出明显的UC症状。FK506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方式符合米氏方程。与正常组比较,FK506在模型组肝微粒体中的代谢速率下降了25.3%,K_m值增加了3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时模型组肝脏中CYP3A1的表达较正常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K506在肝微粒体中代谢会受到UC的影响而改变,这可能与其主要代谢酶CYP3A1的活性改变有关,提示我们UC状态可能会影响FK506在患者体内的药动学。
2020年09期 v.18;No.176 1494-1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4K] [下载次数:3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崔亚玲;赵庆春;吴琼;胡北;姚东;许子华;
目的初步探究肝素钠肌醇烟酸酯乳膏防治冻伤和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作用。方法随机将大鼠或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乳膏基质组、肝素钠乳膏组及肝素钠肌醇烟酸酯乳膏低、中、高剂量组,通过小鼠足肿胀实验和大鼠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量实验,以给药前后小鼠足肿胀率和大鼠血流灌注量的变化为评价指标考察肝素钠肌醇烟酸酯预防和治疗冻伤的作用;通过观察大鼠伤肢肿胀和瘀斑等症候表现,考察肝素钠肌醇烟酸酯乳膏对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的影响。结果肝素钠肌醇烟酸酯乳膏低、中、高剂量组(1.2、2.4、4.8 g·kg~(-1))均有预防和治疗冷冻所致小鼠足部肿胀作用(P<0.01);肝素钠肌醇烟酸酯乳膏低、中、高剂量组(0.8、1.6、3.2 g·kg~(-1))均有预防和治疗大鼠冻伤,增加其血流灌注量作用(P<0.01),且其对急性软组织损伤大鼠造模后第3日、第5日伤肢肿胀有明显治疗作用,损伤症候指数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或0.01)。结论肝素钠肌醇烟酸酯乳膏对于冻伤和急性软组织损伤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2020年09期 v.18;No.176 1499-15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5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徐国波;雷丹丹;肖耀华;陈广桂;何迅;廖尚高;
目的建立良姜胃疡胶囊的HPLC指纹图谱,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Diamonsil C_(18)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进行检测,以甲醇-0.1%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34 nm,柱温30℃,进样量10 μL。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对11批良姜胃疡胶囊化学成分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计算,通过对照品比较指认图谱的色谱峰,通过良姜胃疡胶囊组方单味药和制剂的HPLC比较,分析制剂中化学成分的归属。结果建立了11批良姜胃疡胶囊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标定了24个共有色谱峰,并指认了其中7个色谱峰;11批良姜胃疡胶囊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0.90。结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建立的指纹图谱可为良姜胃疡胶囊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2020年09期 v.18;No.176 1503-15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0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素娥;孙红;朱琳;赵龙山;
目的建立栽培茯苓药材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和栽培茯苓药材中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SB-C_(18)色谱柱,乙腈-磷酸水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42 nm(指纹图谱)和244 nm(含量测定)。采用国家药典委员会的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软件对10批样品的HPLC图谱和数据进行分析,同时,结合茯苓药材中成分的药效及其可测性进行指标成分的选择,并对选择的指标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茯苓药材HPLC指纹图谱分离度高、重现性好,确定共有峰18个,不同批次相似度均≥0.926,通过与对照品比对,确认6、10、16和17号色谱峰分别为去氢土莫酸、猪苓酸C、去氢茯苓酸和松苓新酸。在对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中,方法学考察结果均符合要求,10批药材中去氢土莫酸、猪苓酸C、去氢茯苓酸和松苓新酸4种指标成分的含量分别为124.5~320.2、99.6~123.3、102.3~215.0和11.0~70.2 μg·g~(-1)。结论本试验所建指纹图谱结合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可为栽培茯苓药材质量的合理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
2020年09期 v.18;No.176 1507-1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6K] [下载次数:14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许冰馨;范凯健;王婷玉;
疼痛是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最显著的症状之一,通常认为疼痛是关节炎发展到后期产生的结果。然而,最新的研究表明RA疼痛可能伴随着疾病的整个过程,并且主要由中枢神经因素、外周神经因素、精神因素导致。RA疼痛的外周神经因素涉及多种炎症因子和离子通道,如白介素-6、白介素-17、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前列腺素、神经肽、钙通道、TRPV通道、酸敏感离子通道;RA中枢疼痛的机制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失调导致;而精神因素,如焦虑、抑郁、失眠、疲劳也会导致疼痛。严重的慢性关节痛是影响RA患者生存状态的重要因素,针对疼痛的治疗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故本文针对RA诱发的疼痛所涉及中枢神经、外周神经和精神因素的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20年09期 v.18;No.176 1513-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5K] [下载次数:7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张月华;蒋才武;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体的健康,且发病率持续增加,因此国内外高度重视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抗肿瘤中药在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应用于肿瘤疾病的治疗,具有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延长生存质量等独特的优势,呈现了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通过分析与总结抗肿瘤中药筛选与辨识药效物质的相关文献,发现目前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生物活性追踪法、谱效关系法、血清药物化学法、代谢组学法、亲和色谱法、网络药理学法等方法。本文以抗肿瘤中药研究方法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未来抗肿瘤药效物质的筛选、作用机制的阐明以及新药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2020年09期 v.18;No.176 1517-1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4K] [下载次数:1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杨志欣;汲丽丽;刘慧;卞士嘉;许贵军;吕邵娃;
全蝎为蛛形纲蝎目钳蝎科昆虫,为息风平肝的要药,味辛、平,有毒。其药用历史悠久,具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癫痫、中风、慢性疼痛等疾病。其主要活性成分为蝎毒、甾体衍生物、生物碱等。全蝎具镇痛抗炎、抗癌、抗癫痫、抗惊厥、抗凝、抗菌、促生长、提高免疫力等药理作用。本研究对全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全蝎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2020年09期 v.18;No.176 1523-1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5K] [下载次数:3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9 ] |[阅读次数:0 ]
- 吴昊;张晨宁;向延柳;刘力莉;秦颖哲;孙雨;黎诗婷;孙毅坤;傅欣彤;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砂连和胃胶囊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提取方法为甲醇超声溶解,色谱柱为Waters CORTECS UPLC C_(18) 柱(1.6 μm,2.1 mm×100 mm),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洗脱程序:0~18 min,5%~95%B;18~20 min,95%B;20~23 min,95%~5%B;23~25 min,5%B),体积流量为1 mL·min~(-1),柱温为40℃,进样量为2 μL,质谱采用ESI源,正、负离子两种模式下采集数据,依据高精度的质量数和同位素丰度比确定化合物的分子式,通过特征碎片离子比对、各类化合物一般裂解规律,结合文献报道,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式,从而对检测到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结果共鉴别和推测出72个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生物碱、香豆素、有机酸等多种类型。详细描述了其中有代表性的15种成分的裂解规律。结论该研究首次采用UPLC-Q-TOF/MS技术对砂连和胃胶囊中的各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进一步阐明砂连和胃胶囊中的有效物质基础、选择合理的质控指标提供了依据。
2020年09期 v.18;No.176 1535-1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8K] [下载次数:4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迅;范智毅;刘志辉;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浊血清颗粒中10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Hedera ODS-2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A)-0.2%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20℃,检测波长237 nm。结果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莫诺苷、马钱苷、獐牙莱苷、特女贞苷、山茱萸新苷、安格洛苷C、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分别在各自线性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7%、104.7%、106.4%、96.0%、94.6%、97.7%、96.5%、96.5%、96.0%、94.7%。精密度、重复性等试验结果均符合方法学测定要求。结论建立的方法可以用于浊血清颗粒的定量分析。
2020年09期 v.18;No.176 1543-1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7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乐佳;李黎明;宋军;陈静;赖雪珍;吴颖;明磊;王毅清;
目的探究~(60)Co-γ射线不同剂量辐照灭菌对鸡内金生药粉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4、6、10 kGy)对鸡内金生药粉进行辐照灭菌,监测辐照前后鸡内金生药粉的性状、水分、微生物限度、总含氮量、醇溶性浸出物、薄层鉴别、淀粉酶活性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经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照灭菌后,样品微生物限度均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的要求。不同辐照灭菌剂量样品的性状、水分、总含氮量、醇溶性浸出物、淀粉酶活性及薄层鉴别等项目情况与未辐照样品比较,基本没有变化。结论 ~(60)Co-γ射线辐照灭菌对鸡内金生药粉中的性状、水分含量、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总含氮量、淀粉酶活性、薄层鉴别均没有明显影响。综合考虑选择6 kGy辐照剂量对鸡内金生粉灭菌比较合理,能满足产品质量的要求。
2020年09期 v.18;No.176 1546-1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1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丁琳;樊宝娟;吴芳;杜玮;罗定强;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注射用灯盏花素(灯盏花素注射液)中7种抑菌剂(L-半胱氨酸、L-甲硫氨基酸、柠檬酸、没食子酸、苯甲醇、间甲酚、三氯叔丁醇)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Thermo syncronis aQ-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A)-水(磷酸调pH值至2.0)(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35℃。结果 L-半胱氨酸、L-甲硫氨基酸、柠檬酸、没食子酸、苯甲醇、间甲酚、三氯叔丁醇分离度良好,线性范围分别为 10.4~156、21.0~315、32.1~482、0.198~2.98、0.701~10.5、0.715~10.7、21.0~315 μg·mL~(-1)(r=1.000)。91批样品中均未检出7种抑菌剂。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简便,可用于注射用灯盏花素(灯盏花素注射液)中7种抑菌剂的检查。
2020年09期 v.18;No.176 1551-15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8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红;刘亚蓉;
目的提高三味杜鹃汤散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对制剂中烈香杜鹃、草豆蔻、干姜进行定性鉴别;以气相色谱法(GC)测定苄基丙酮的含量,采用安捷伦DB-1毛细管柱(长度30 m,内径0.25 mm,膜厚0.25 μm);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00℃,保持5 min;以5℃·min~(-1)升温至130℃,保持5 min;再以20℃·min~(-1)升温至300℃,保持8 min);进样口温度:260℃;检测器温度:310℃;载气:氮气;检测器:FID;线速度:44.9 cm·s~(-1);柱流量:1.97 mL·min~(-1);分流比:30∶1。结果烈香杜鹃、草豆蔻、干姜显微特征明显易见;烈香杜鹃、草豆蔻的TLC图斑点清晰、分离良好且阴性无干扰;苄基丙酮在0.0541~0.1895 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低、中、高浓度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6%,99.9%,97.3%。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可靠,能有效控制三味杜鹃汤散的质量。
2020年09期 v.18;No.176 1554-1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3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黄晓婧;王欣;李婷婷;许莉;罗霄;肖春霞;
目的建立UPLC-MS/MS法检测冠心苏合制剂10种非法添加色素金胺O、金橙Ⅱ、碱性橙2、日落黄、柠檬黄、孔雀石绿、亮蓝、亮绿、碱性橙21、碱性橙22。方法以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_(18)(2.1 mm×100 mm,1.8 μm)为色谱柱;负模式流动相为10 mmol·L~(-1)甲酸铵溶液和乙腈,正模式流动相为20 mmol·L~(-1)甲酸铵-0.1%甲酸溶液和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1);柱温为35℃。选择 ESI 离子源,正离子扫描,负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MRM)模式。结果 10种色素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均大于0.9984,检测限为0.01~0.03 ng·mL~(-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1.3%~105.2%,RSD均小于3%。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为冠心苏合制剂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2020年09期 v.18;No.176 1558-1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6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贾林;曾宏亮;贾昀涛;杨汉初;邓相稳;刘建存;
目的提高健脾益肾颗粒的质量标准,为健脾益肾颗粒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薄层色谱法对健脾益肾颗粒中党参、枸杞子、女贞子、白术、菟丝子及补骨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处方中特女贞苷、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与白术内酯Ⅲ的含量。结果党参、枸杞子、菟丝子、女贞子、补骨脂、白术的薄层色谱图与对照药材或相应对照品在相同位置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且分离度好,阴性样品无干扰;特女贞苷、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与白术内酯Ⅲ分别在0.0656~1.6391 μg(r=0.9998)、0.0080~0.1988 μg(r=1.000)、0.0050~0.1255 μg(r=1.000)和0.0029~0.0713 μg(r=0.9998)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试验的RSD值均<5%;检测限为0.01~0.03 ng·mL~(-1),特女贞苷、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白术内酯Ⅲ的低、中、高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在103.8%~104.7%、96.4%~100.2%、99.2%~101.3%、105.6%~107.4%,RSD分别在0.20%~1.2%、1.1%~2.6%、0.60%~1.4%、1.9%~2.8%(n=3)。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简单易行,专属性和重复性良好,可用于健脾益肾颗粒的定性鉴别和定量测定,可有效评价与控制健脾益肾颗粒的质量。
2020年09期 v.18;No.176 1562-1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8K] [下载次数:6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章为;王晓菲;易必新;陈鸿玉;刘雁鸣;李晓燕;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离子源-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法(UPLC-APCI-MS/MS)测定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中N-亚硝基二甲胺(NDMA)含量。方法色谱柱为ACE EXCEL 3 C_(18)-AR(4.6 mm×150 mm,3 μm),以0.1%甲酸的水溶液为流动相A,以0.1%甲酸的甲醇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结果 NDMA在1.0699~106.99 ng·mL~(-1)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低、中、高浓度平均回收率在87.95%~90.3%。检测限为0.27 ng·mL~(-1),定量限为0.89 ng·mL~(-1)。共检测62批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样品,15批次样品未检出NDMA;47批次检出NDMA(6.8~41.9 ng·g~(-1)),均在NDMA的限度规定内。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准确度好,可用于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中NDMA的测定。
2020年09期 v.18;No.176 1568-1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6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沈赟;秦艳;陈喆;叶岩荣;戴佩芳;李晓宇;吕迁洲;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相关贫血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评估贫血发生的风险。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从本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使用利奈唑胺治疗的住院患者信息,将其分为贫血组和非贫血组,对患者的基本信息、生化检查和用药情况等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筛选出发生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99名患者(男性58例,58.6%)纳入研究,使用利奈唑胺治疗期间20名患者(20.2%)发生贫血。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用药天数、总胆红素和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是利奈唑胺致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的结果,构建各独立危险因素和联合预测因子的ROC曲线,联合预测因子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1,高于其他单一指标,Youden指数最大时(0.749)对应ROC曲线上的临界值为14.4。结论利奈唑胺的用药时间、总胆红素和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是贫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用药期间可通过上述各危险因素计算联合预测因子值,当预测结果大于临界值14.4时,表明贫血发生的风险较高,应加强血常规监测。
2020年09期 v.18;No.176 1572-1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3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何小梅;王林晓;
目的分析替加环素导致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相关因素,并建立模型进行预测。方法搜集应用替加环素治疗的患者资料,根据患者的凝血指标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并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独立影响因素。根据Logistic模型建立联合预测因子,绘制联合预测因子以及单一影响因素的ROC曲线并比较预测准确性。结果共164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58例(35.4%)发生凝血异常。日剂量(OR=1.014,95%CI:1.006~1.021,P<0.001)、年龄(OR=1.037,95%CI:1.011~1.063,P=0.005)是替加环素致凝血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日剂量越高、年龄越大,发生凝血异常的风险越大;血红蛋白(OR=0.983,95%CI:0.968~0.998,P=0.027)为凝血异常的独立保护因素,其水平越高,发生凝血异常的风险越低。联合预测因子ROC曲线下面积0.731(P<0.001),约登指数为0.379,均大于其他3个单一影响因素。结论联合预测因子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性。当患者高龄并且存在血红蛋白水平较低的情况,应用替加环素剂量越大时发生凝血功能异常的风险越高,应加强监测。
2020年09期 v.18;No.176 1577-1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6K] [下载次数: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曹思思;舒成仁;
目的构建妇儿医院特色处方前置审核模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建立实时处方审核流程、个性化审查和监测标准、开发设计特色功能模块,根据循证理念建立自主维护知识库。收集本院2019年3-9月处方前置审核系统的门诊监测数据,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师自定义数据量达1万余条,本院全处方合格率及医师修改率逐月升高,截至2019年9月,全处方合格率为98.25%,医师修改率为85.06%。结论本院构建的特色处方前置审核模式有利于规范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2020年09期 v.18;No.176 1581-15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0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楚淇;孙荣欣;单媛媛;王金龙;陈蕾;李昊;施秉银;强薇;
目的探讨调脂药物引起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M)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调脂药所致R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过。结果 10例患者中单用他汀类者4例,单用贝特类者4例,两药联用者2例,RM发生于起始或调整调脂治疗1~8(4±2.7)周。患者合并症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肾衰竭、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及多发性肌炎。症状以肌痛最为常见,仅有1例同时具备RM三联征(肌痛、肌无力、茶色尿),尚有1例无RM症状。4例患者出现急性肾损伤,所有患者均停用调脂药物并接受补液、碱化尿液等治疗,4例患者加用持续肾脏替代治疗。所有患者均治愈。结论多种调脂药物可引起RM,临床表现多样,多数患者治疗后预后良好。合并症及合并用药有可能增加调脂药物相关RM风险,临床医师应提高警惕。
2020年09期 v.18;No.176 1584-1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9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子祺;董新英;时爱敏;李成敏;宋云龙;黄兴环;
目的某院医嘱前置审核系统的完善和实施,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对行业内现有的医嘱审核系统进行适应性修订,建立符合某院实际情况的医嘱前置审核工作模式,对某院2019年1-8月348 822条医嘱审核情况和2095条用药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对医嘱前置审核系统的医嘱提交规则、适应证审核、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监测管理、自备药审核、当日停嘱药品审核等方面进行精细化修订和审核规则库增补。系统上线后减轻了医疗人员工作量,实现了问题医嘱及时干预,除口头医嘱外,医嘱审核率达到100%。但现阶段无法审核联合用药和给药浓度。不合理医嘱的主要构成因素为遴选药品不适宜、无适应证用药、用法用量不适宜等。结论医嘱前置审核提高了医嘱审核效率和质量,提升了合理用药水平。但目前系统仍不完善,需要继续项目改造。
2020年09期 v.18;No.176 1591-15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8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张觅;杨雨飞;胡汉昆;
目的比较临床药师培训体系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的差异,期望借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经验,优化临床药师培训体系。方法通过政策分析、文献研究、观察访谈等方法,对比分析临床药师培训体系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的差异。结果两者在政策引导、基地师资建设、培训对象、培训周期、信息化利用程度、培训考核和保障措施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结论临床药师培训应汲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特点,构建新时代有中国特色的临床药师培训体系,担负起为患者合理用药保驾护航的使命。
2020年09期 v.18;No.176 1595-1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7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贺春晖;赵懿清;李霞;宋金方;
目的探索可操作性强、内容规范化、患者受众面广的药学查房模式。方法选择本院神经内科2018年9月1日至2018年11月30日符合条件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药学查房,根据事先设计好的"患者药物治疗管理记录表"及方法进行问诊、药学监护、用药教育和回访,分析数据并进一步改进药学查房模式。结果接受药学查房的137人中,入院前明确有慢性病诊断的108人,有长期服药史的101人,有自行停药、减量或换药行为的35人,没有人听说过临床药师。在院期间及出院后半年内电话回访分别收集患者提问78人次(56.9%)和41人次(29.9%),问题201条和63条,分别纠正错误用药方法和理念49人次(35.8%)和21人次(12.1%),问题115条和43条。患者最关心的问题分别是药物用法用量(21.2%)、用药方案或药物选择(20.5%)、药物不良反应(14.8%),患者存在最常见错误用药方法及理念分别是慢性病相关问题(38.0%)、药物不良反应(15.8%)、中成药(11.4%)。结论通过有目的、有条理的引导式提问,可以明显增强药患互动,新的药学查房模式适用性强、值得推广。大众对临床药师的了解有待加强,慢性病宣教是药师工作很好的切入点。
2020年09期 v.18;No.176 1599-16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3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林嘉贞;翁华伟;郑细玲;王蕾;张春玲;周军;
临床药师参与1例乙状结肠癌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处理和治疗过程,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机制,并针对治疗方案调整及用药监护提出个体化建议。医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后,患者的乙状结肠癌得到控制,且未再出现心脏不良事件。此病例的成功治疗表明临床药师深入参与临床实践对合理用药具有积极意义。
2020年09期 v.18;No.176 1604-16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4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肖斌斌;袁晓安;原海燕;
临床药师参与1例妊娠期显性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降糖调脂的治疗,通过查阅相关指南和文献,协助临床医师优化用药方案,从多方面为妊娠期患者的药物治疗把关,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020年09期 v.18;No.176 1607-1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9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金芩;李锐;孙飞;李晓霞;
1例难治性癌痛患者应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给予氢吗啡酮镇痛治疗期间,根据患者疼痛评分进行剂量调整的过程中出现低血压。临床药师通过分析患者自身因素和药物相关性,查阅相关文献等进行药物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考虑低血压多为氢吗啡酮所致。通过向临床医师提出调整药物剂量、优化给药方案等建议,患者癌痛控制满意,并未再出现明显不良反应。通过对该病例的分析,提示临床关注氢吗啡酮的低血压不良反应。
2020年09期 v.18;No.176 1611-16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2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