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药学

Central South Pharmacy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专题

  • 基于传统中医药经验使用亚砷酸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各种易感病毒引发的严重恶性疾病的推论

    孙国祥;闫慧;李想;巩丹丹;翟曼华云;王翌超;张梦婷;张晶;杨方良;张弘;李焕德;

    中药砒霜(即三氧化二砷)辛酸、热,有大毒,归肺、脾、胃、大肠经,有祛痰截疟、杀虫、蚀疮去腐之功效,可用于治疗寒痰哮喘。运用"以毒攻毒"原理,1971年中国用亚砷酸注射液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疗效显著;1999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批准哈尔滨医大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亚砷酸氯化钠注射液(AASCI),2000年9月美国FDA批准生产亚砷酸注射液,2001年欧洲批准生产AASCI。AASCI已在肝、肺、胰、胃、骨、淋巴等器官实体瘤的治疗中发挥重要治疗作用,但在抗病毒方面鲜少应用。结合1760年张宗法著的《三农纪》中关于砒霜可治疗瘟疫的记载、古老的砒霜卡耳法应用历史和20世纪90年代中国治疗猪瘟的结果,证明亚砷酸可高效杀死恶性病毒。因此,笔者基于传统中医药治疗瘟病经验,提出推论:以三氧化二砷为主药的AASCI可能有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各种冠状病毒、流感病毒等引发的严重恶性疾病,预推治疗剂量为0.16 mg/(kg·d),用药时间1~6周,同时使用基础治疗药物,但该药有剧毒,必须在临床医师严格指导下用药。

    2020年03期 v.18;No.170 337-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6K]
    [下载次数:1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传统中医药经验使用亚砷酸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各种易感病毒引发的严重恶性疾病的推论

    孙国祥;闫慧;李想;巩丹丹;翟曼华云;王翌超;张梦婷;张晶;杨方良;张弘;李焕德;

    中药砒霜(即三氧化二砷)辛酸、热,有大毒,归肺、脾、胃、大肠经,有祛痰截疟、杀虫、蚀疮去腐之功效,可用于治疗寒痰哮喘。运用"以毒攻毒"原理,1971年中国用亚砷酸注射液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疗效显著;1999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批准哈尔滨医大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亚砷酸氯化钠注射液(AASCI),2000年9月美国FDA批准生产亚砷酸注射液,2001年欧洲批准生产AASCI。AASCI已在肝、肺、胰、胃、骨、淋巴等器官实体瘤的治疗中发挥重要治疗作用,但在抗病毒方面鲜少应用。结合1760年张宗法著的《三农纪》中关于砒霜可治疗瘟疫的记载、古老的砒霜卡耳法应用历史和20世纪90年代中国治疗猪瘟的结果,证明亚砷酸可高效杀死恶性病毒。因此,笔者基于传统中医药治疗瘟病经验,提出推论:以三氧化二砷为主药的AASCI可能有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各种冠状病毒、流感病毒等引发的严重恶性疾病,预推治疗剂量为0.16 mg/(kg·d),用药时间1~6周,同时使用基础治疗药物,但该药有剧毒,必须在临床医师严格指导下用药。

    2020年03期 v.18;No.170 337-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6K]
    [下载次数:1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汤液经法图”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各期中药治疗复方的配伍原理及加减原则研究

    金锐;王宇光;

    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开始,增加了中医辨证论治和选药组方,给出了初期、中期、重症期和恢复期的参照处方。本文从"汤液经法图"所示的五味补泻原理出发,阐明各期中药治疗方的配伍原理,并给出相应的组方加减原则,为深入理解、准确掌握和灵活运用这些中药复方提供参考。其中,初期寒湿郁肺阶段以辛味为主,定位在泻脾土补肝木;中期疫毒闭肺阶段以辛咸配伍为主,定位在泻肺金泻脾土;重症期内闭外脱阶段根据配伍苏合香丸或安宫牛黄丸的不同,分别定位在补肝木或泻心火泻肝木;恢复期肺脾气虚阶段以甘辛配伍为主,定位在补脾土。临床治疗时,可根据三因制宜原则,在不改变各期五脏补泻定位的前提下进行处方加减。例如,初期宜增加辛味药和甘味药,不宜增加酸味药;中期宜增加咸味药和辛味药;重症期宜根据凉开或温开的需要,分别增加苦味药和酸味药,或辛味药和咸味药;恢复期宜增加甘味药和酸味药。辛味药桂枝、生姜、柴胡、金银花,甘味药葛根、薏苡仁、百合、猪苓,酸味药麦冬、五味子、枳实、淡豆豉,咸味药旋覆花、地龙、白僵蚕、蝉蜕,苦味药黄芩、桔梗、薤白、白术等均是可选的加减用药。

    2020年03期 v.18;No.170 340-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2K]
    [下载次数:19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汤液经法图”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各期中药治疗复方的配伍原理及加减原则研究

    金锐;王宇光;

    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开始,增加了中医辨证论治和选药组方,给出了初期、中期、重症期和恢复期的参照处方。本文从"汤液经法图"所示的五味补泻原理出发,阐明各期中药治疗方的配伍原理,并给出相应的组方加减原则,为深入理解、准确掌握和灵活运用这些中药复方提供参考。其中,初期寒湿郁肺阶段以辛味为主,定位在泻脾土补肝木;中期疫毒闭肺阶段以辛咸配伍为主,定位在泻肺金泻脾土;重症期内闭外脱阶段根据配伍苏合香丸或安宫牛黄丸的不同,分别定位在补肝木或泻心火泻肝木;恢复期肺脾气虚阶段以甘辛配伍为主,定位在补脾土。临床治疗时,可根据三因制宜原则,在不改变各期五脏补泻定位的前提下进行处方加减。例如,初期宜增加辛味药和甘味药,不宜增加酸味药;中期宜增加咸味药和辛味药;重症期宜根据凉开或温开的需要,分别增加苦味药和酸味药,或辛味药和咸味药;恢复期宜增加甘味药和酸味药。辛味药桂枝、生姜、柴胡、金银花,甘味药葛根、薏苡仁、百合、猪苓,酸味药麦冬、五味子、枳实、淡豆豉,咸味药旋覆花、地龙、白僵蚕、蝉蜕,苦味药黄芩、桔梗、薤白、白术等均是可选的加减用药。

    2020年03期 v.18;No.170 340-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2K]
    [下载次数:19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治疗药物信息汇编(第一版)

    朱运贵;邓紫薇;刘丽华;刘晓慧;李献忠;陈卫红;段菊屏;黄丽;文晓柯;尹桃;邓楠;左笑丛;向大雄;刘艺平;刘芳群;张毕奎;欧阳荣;周玉生;徐萍;廖建萍;

    2019年12月以来,我国陆续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国家卫生健康委、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等单位,紧急制定了相关诊疗方案(指南),这些诊疗方案(指南)中提到了多类药物,包括化学药品、生物制剂及中药。为了帮助临床医师和药师便捷了地解这些药物的作用特点、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确保新冠肺炎患者的安全、合理用药,提高救治效果,湖南省药学会、湖南省医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组织一线临床药师,全面收集、整理资料,汇总编写了这份药物信息汇编,供广大医务人员在新冠肺炎患者诊疗中参考。

    2020年03期 v.18;No.170 34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1K]
    [下载次数:54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2 ]
  • 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治疗药物信息汇编(第一版)

    朱运贵;邓紫薇;刘丽华;刘晓慧;李献忠;陈卫红;段菊屏;黄丽;文晓柯;尹桃;邓楠;左笑丛;向大雄;刘艺平;刘芳群;张毕奎;欧阳荣;周玉生;徐萍;廖建萍;

    2019年12月以来,我国陆续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国家卫生健康委、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等单位,紧急制定了相关诊疗方案(指南),这些诊疗方案(指南)中提到了多类药物,包括化学药品、生物制剂及中药。为了帮助临床医师和药师便捷了地解这些药物的作用特点、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确保新冠肺炎患者的安全、合理用药,提高救治效果,湖南省药学会、湖南省医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组织一线临床药师,全面收集、整理资料,汇总编写了这份药物信息汇编,供广大医务人员在新冠肺炎患者诊疗中参考。

    2020年03期 v.18;No.170 34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1K]
    [下载次数:54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3 ]

药品不良反应信号监测专题

  • 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的帕博利珠单抗不良反应信号挖掘研究

    赵科;孔金霞;钟雯;张臣宇;陈力;陈晨;

    目的通过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挖掘帕博利珠单抗的药品不良反应信号,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报告比值比法(ROR法)和比例报告比值法(PRR法)对美国FAERS2014年9月4日—2018年12月31日的不良事件报告进行数据挖掘。结果采用ROR法和PRR法计算共得到帕博利珠单抗信号266个,筛选出未在帕博利珠单抗说明书中出现的药品不良反应共计27个。结论帕博利珠单抗未收录的药品不良反应信号主要集中在内分泌紊乱、呼吸系统损害和肝胆系统损害,提示临床用药时应注意内分泌、呼吸系统和肝胆系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于有相应系统既往病史的患者应谨慎使用。

    2020年03期 v.18;No.170 359-3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4K]
    [下载次数:7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的帕博利珠单抗不良反应信号挖掘研究

    赵科;孔金霞;钟雯;张臣宇;陈力;陈晨;

    目的通过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挖掘帕博利珠单抗的药品不良反应信号,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报告比值比法(ROR法)和比例报告比值法(PRR法)对美国FAERS2014年9月4日—2018年12月31日的不良事件报告进行数据挖掘。结果采用ROR法和PRR法计算共得到帕博利珠单抗信号266个,筛选出未在帕博利珠单抗说明书中出现的药品不良反应共计27个。结论帕博利珠单抗未收录的药品不良反应信号主要集中在内分泌紊乱、呼吸系统损害和肝胆系统损害,提示临床用药时应注意内分泌、呼吸系统和肝胆系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于有相应系统既往病史的患者应谨慎使用。

    2020年03期 v.18;No.170 359-3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4K]
    [下载次数:7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研究论文

  • 聚多巴胺包覆阿霉素/中空介孔硅纳米颗粒的制备及表征

    张文静;黄倩倩;陈云娜;施晓艳;赵杨琪;王雷;张善堂;陈卫东;

    目的制备聚多巴胺(PDA)包覆的中空介孔硅纳米颗粒(HMSNs)作为药物递送系统,拟在弱酸性和高还原性的肿瘤微环境条件下释放抗肿瘤药物。方法通过调整含二硫键的硅源前体加入量并用碳酸钠选择性刻蚀制备出HMSNs,并包裹PDA层得到PDA@HMSNs,通过粒径、Zeta电位、透射电镜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利用静电相互作用制备出盐酸阿霉素(DOX)/HMSNs纳米颗粒,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载药率,考察DOX与HMSNs不同投料比对载药率的影响,并通过体外降解行为考察弱酸和高还原环境刺激响应性。结果所制备的中空介孔硅纳米颗粒呈中空类球形,HMSNs、PDA@HMSNsDOX的平均粒径分别为(112.3±0.14)nm和(142.3±0.21)nm;Zeta电位值分别为-(44.0±0.12)m V和-(21.8±0.15)m V;当DOX与HMSNs投料比为1∶3时,载药率达到(27.93±2.27)%;合成的PDA@HMSNs在弱酸性和高还原性环境刺激下产生降解行为。结论成功制备具有弱酸性和高还原性双重刺激响应性的聚多巴胺包覆中空介孔硅纳米颗粒,为后续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2020年03期 v.18;No.170 364-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8K]
    [下载次数:1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聚多巴胺包覆阿霉素/中空介孔硅纳米颗粒的制备及表征

    张文静;黄倩倩;陈云娜;施晓艳;赵杨琪;王雷;张善堂;陈卫东;

    目的制备聚多巴胺(PDA)包覆的中空介孔硅纳米颗粒(HMSNs)作为药物递送系统,拟在弱酸性和高还原性的肿瘤微环境条件下释放抗肿瘤药物。方法通过调整含二硫键的硅源前体加入量并用碳酸钠选择性刻蚀制备出HMSNs,并包裹PDA层得到PDA@HMSNs,通过粒径、Zeta电位、透射电镜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利用静电相互作用制备出盐酸阿霉素(DOX)/HMSNs纳米颗粒,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载药率,考察DOX与HMSNs不同投料比对载药率的影响,并通过体外降解行为考察弱酸和高还原环境刺激响应性。结果所制备的中空介孔硅纳米颗粒呈中空类球形,HMSNs、PDA@HMSNsDOX的平均粒径分别为(112.3±0.14)nm和(142.3±0.21)nm;Zeta电位值分别为-(44.0±0.12)m V和-(21.8±0.15)m V;当DOX与HMSNs投料比为1∶3时,载药率达到(27.93±2.27)%;合成的PDA@HMSNs在弱酸性和高还原性环境刺激下产生降解行为。结论成功制备具有弱酸性和高还原性双重刺激响应性的聚多巴胺包覆中空介孔硅纳米颗粒,为后续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2020年03期 v.18;No.170 364-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8K]
    [下载次数:1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盐酸文拉法辛鼻喷剂在大鼠脑组织内药动学及脑靶向性研究

    李爽;樊慧敏;丛志新;王毅;吴春芝;谷福根;

    目的研究盐酸文拉法辛(Ven)鼻喷剂在大鼠脑组织内的药动学并评价其脑靶向性。方法采用HPLC-荧光法测定大鼠脑组织中Ven浓度;以Ven溶液灌胃给药作为参比,测定该药物鼻喷剂经鼻腔给药后,在嗅球(OB)、嗅束(OT)、大脑(CR)及小脑(CL)等不同脑组织中的药物分布并估算t_(max)、C_(max)、AUC_(0~t)以及相对生物利用度(Fr)等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 Ven鼻喷剂鼻腔给药后,测得药物在大鼠OB、OT、CR及CL等脑组织的t_(max)值均远小于灌胃给药,而C_(max)与AUC_(0~t)值均显著大于灌胃给药,两种给药途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鼻腔给药Ven在OB、OT、CR及CL中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350.9%、331.1%、304.4%以及302.1%。结论 Ven鼻喷剂药物入脑速度快、生物利用度高、脑靶向性强,是一种理想的非口服给药新剂型。

    2020年03期 v.18;No.170 369-3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2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盐酸文拉法辛鼻喷剂在大鼠脑组织内药动学及脑靶向性研究

    李爽;樊慧敏;丛志新;王毅;吴春芝;谷福根;

    目的研究盐酸文拉法辛(Ven)鼻喷剂在大鼠脑组织内的药动学并评价其脑靶向性。方法采用HPLC-荧光法测定大鼠脑组织中Ven浓度;以Ven溶液灌胃给药作为参比,测定该药物鼻喷剂经鼻腔给药后,在嗅球(OB)、嗅束(OT)、大脑(CR)及小脑(CL)等不同脑组织中的药物分布并估算t_(max)、C_(max)、AUC_(0~t)以及相对生物利用度(Fr)等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 Ven鼻喷剂鼻腔给药后,测得药物在大鼠OB、OT、CR及CL等脑组织的t_(max)值均远小于灌胃给药,而C_(max)与AUC_(0~t)值均显著大于灌胃给药,两种给药途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鼻腔给药Ven在OB、OT、CR及CL中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350.9%、331.1%、304.4%以及302.1%。结论 Ven鼻喷剂药物入脑速度快、生物利用度高、脑靶向性强,是一种理想的非口服给药新剂型。

    2020年03期 v.18;No.170 369-3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2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氧化魔芋葡甘聚糖胃漂浮骨架片的制备与体外释药

    李光英;龙晓燕;徐宁;严全;

    目的制备合适浓度的氧化魔芋葡甘聚糖(OKGM)胃漂浮骨架片。方法以OKGM为骨架材料,盐酸环丙沙星为模式药物,利用溶胶-凝胶法及冷冻干燥技术制备OKGM胃漂浮骨架片。以迟滞时间和续漂时间为指标评价漂浮性能,以药物累积释放率评价释药行为,通过形貌、孔隙率、数学模型拟合及溶胀行为探讨释药机制。结果浓度为2%~8%的OKGM骨架片立即起漂,续漂时间<24 h;OKGM浓度≥20%,不能形成胃漂浮骨架片;浓度为10%~18%的OKGM骨架片立即起漂,续漂时间> 24 h。模拟体外释药结果表明:浓度为10%~18%的OKGM骨架片24 h累积释药率<90%,在扫描电镜(SEM)下呈空间网络结构,孔隙率为(86.039±4.05)%~(71.802±11.63)%;浓度为10%~14%的OKGM骨架片释药以药物扩散为主,浓度为16%~18%的OKGM骨架片以骨架溶蚀为主;溶胀与溶蚀达平衡时,溶胀比为308.03%~629.75%。结论浓度为10%~18%的OKGM骨架片兼具良好的漂浮性能和药物缓释性能,浓度越大缓释效果越明显,可通过控制OKGM浓度来控制药物的释放。

    2020年03期 v.18;No.170 373-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9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氧化魔芋葡甘聚糖胃漂浮骨架片的制备与体外释药

    李光英;龙晓燕;徐宁;严全;

    目的制备合适浓度的氧化魔芋葡甘聚糖(OKGM)胃漂浮骨架片。方法以OKGM为骨架材料,盐酸环丙沙星为模式药物,利用溶胶-凝胶法及冷冻干燥技术制备OKGM胃漂浮骨架片。以迟滞时间和续漂时间为指标评价漂浮性能,以药物累积释放率评价释药行为,通过形貌、孔隙率、数学模型拟合及溶胀行为探讨释药机制。结果浓度为2%~8%的OKGM骨架片立即起漂,续漂时间<24 h;OKGM浓度≥20%,不能形成胃漂浮骨架片;浓度为10%~18%的OKGM骨架片立即起漂,续漂时间> 24 h。模拟体外释药结果表明:浓度为10%~18%的OKGM骨架片24 h累积释药率<90%,在扫描电镜(SEM)下呈空间网络结构,孔隙率为(86.039±4.05)%~(71.802±11.63)%;浓度为10%~14%的OKGM骨架片释药以药物扩散为主,浓度为16%~18%的OKGM骨架片以骨架溶蚀为主;溶胀与溶蚀达平衡时,溶胀比为308.03%~629.75%。结论浓度为10%~18%的OKGM骨架片兼具良好的漂浮性能和药物缓释性能,浓度越大缓释效果越明显,可通过控制OKGM浓度来控制药物的释放。

    2020年03期 v.18;No.170 373-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9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益心泰有效组分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兔心功能及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

    张彤瑜;孙涛;刘承鑫;魏佳明;王健章;郭志华;

    目的观察益心泰有效组分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兔的心功能及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参照文献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法+PTU灌胃复制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兔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益心泰低、中、高剂量组及氯沙坦钾组。各组予以相应药物,连续灌胃4周后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采集心肌样本,行HE染色及透射电镜。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益心泰中、高剂量组与氯沙坦钾组心脏收缩功能指标(LVEF、LVFS)和舒张功能指标(E/A比值)升高(P <0.05),心脏结构性指标(LVIDs、LVIDd)降低(P <0.05),益心泰高剂量组与氯沙坦钾组心脏指数、左心室重量指数降低(P <0.05)。治疗效果上,益心泰高剂量组及氯沙坦钾组均优于益心泰低剂量组(P<0.05)。HE染色示:各治疗组的兔心肌细胞损伤程度均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减轻,透射电镜镜下观察的结果也进一步验证HE染色的观察所见。结论益心泰有效组分可明显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兔的心功能及超微结构。

    2020年03期 v.18;No.170 379-3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4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益心泰有效组分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兔心功能及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

    张彤瑜;孙涛;刘承鑫;魏佳明;王健章;郭志华;

    目的观察益心泰有效组分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兔的心功能及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参照文献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法+PTU灌胃复制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兔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益心泰低、中、高剂量组及氯沙坦钾组。各组予以相应药物,连续灌胃4周后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采集心肌样本,行HE染色及透射电镜。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益心泰中、高剂量组与氯沙坦钾组心脏收缩功能指标(LVEF、LVFS)和舒张功能指标(E/A比值)升高(P <0.05),心脏结构性指标(LVIDs、LVIDd)降低(P <0.05),益心泰高剂量组与氯沙坦钾组心脏指数、左心室重量指数降低(P <0.05)。治疗效果上,益心泰高剂量组及氯沙坦钾组均优于益心泰低剂量组(P<0.05)。HE染色示:各治疗组的兔心肌细胞损伤程度均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减轻,透射电镜镜下观察的结果也进一步验证HE染色的观察所见。结论益心泰有效组分可明显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兔的心功能及超微结构。

    2020年03期 v.18;No.170 379-3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4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沙棘多糖对巨噬细胞和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王蓉;李胜男;陈春;刘振康;原永芳;

    目的研究沙棘多糖对巨噬细胞激活的影响以及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巨噬细胞RAW264.7,采用CCK8法评价沙棘多糖对巨噬细胞体外增殖活力的影响;测定巨噬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γ-干扰素(IFN-γ)释放情况;同时用环磷酰胺建立免疫低下小鼠模型,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沙棘多糖低剂量组以及高剂量组,分别测定小鼠的脾脏和胸腺指数、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计算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脾脏组织中TNF-α、IL-6、IFN-γ mRNA的水平。结果在体外,沙棘多糖能够显著促进巨噬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因子TNF-α、IL-6、IFN-γ、NO的释放;在体内,沙棘多糖能够增强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器官指数、增加外周血白细胞数量、提升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脾脏组织中TNF-α、IL-6、IFN-γ mRNA的水平。结论沙棘多糖能够激活巨噬细胞并且明显增强环磷酰胺致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功能。

    2020年03期 v.18;No.170 384-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1K]
    [下载次数:10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沙棘多糖对巨噬细胞和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王蓉;李胜男;陈春;刘振康;原永芳;

    目的研究沙棘多糖对巨噬细胞激活的影响以及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巨噬细胞RAW264.7,采用CCK8法评价沙棘多糖对巨噬细胞体外增殖活力的影响;测定巨噬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γ-干扰素(IFN-γ)释放情况;同时用环磷酰胺建立免疫低下小鼠模型,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沙棘多糖低剂量组以及高剂量组,分别测定小鼠的脾脏和胸腺指数、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计算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脾脏组织中TNF-α、IL-6、IFN-γ mRNA的水平。结果在体外,沙棘多糖能够显著促进巨噬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因子TNF-α、IL-6、IFN-γ、NO的释放;在体内,沙棘多糖能够增强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器官指数、增加外周血白细胞数量、提升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脾脏组织中TNF-α、IL-6、IFN-γ mRNA的水平。结论沙棘多糖能够激活巨噬细胞并且明显增强环磷酰胺致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功能。

    2020年03期 v.18;No.170 384-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1K]
    [下载次数:10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豆豉对雄激素源性脱发小鼠的血液代谢组学研究

    刘会;董文婷;孙国东;霍金海;王伟明;

    目的观察豆豉对雄激素源性脱发(AGA)小鼠血液内源性代谢物的干扰规律,从代谢组学方面探讨豆豉防治脱发的作用机制。方法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在小鼠背部平行于脊柱区皮下注射丙酸睾酮溶液建立AGA小鼠模型,阳性药组灌胃非那雄胺,给药组灌胃高、中、低剂量的豆豉溶液,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蒸馏水。给药周期为10周,给药期间观察小鼠的状态。给药治疗后,收集小鼠血清,应用UPLC/Q-TOF-MS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学分析方法,阐释其代谢谱的变化规律。结果豆豉可以明显改善AGA小鼠的脱发现象,在正负离子的模式下,共筛选出12个差异性标志物,包括全反式维甲酸、9-顺式-视黄醛、鞘氨醇-1-磷酸、亚油酸、磷脂酰胆碱等。结论豆豉改善AGA脱发小鼠的机制可能与甘油磷脂代谢、鞘脂代谢、亚油酸代谢、视黄醇代谢、氨基酸代谢等代谢路径有关。

    2020年03期 v.18;No.170 38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0K]
    [下载次数:4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豆豉对雄激素源性脱发小鼠的血液代谢组学研究

    刘会;董文婷;孙国东;霍金海;王伟明;

    目的观察豆豉对雄激素源性脱发(AGA)小鼠血液内源性代谢物的干扰规律,从代谢组学方面探讨豆豉防治脱发的作用机制。方法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在小鼠背部平行于脊柱区皮下注射丙酸睾酮溶液建立AGA小鼠模型,阳性药组灌胃非那雄胺,给药组灌胃高、中、低剂量的豆豉溶液,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蒸馏水。给药周期为10周,给药期间观察小鼠的状态。给药治疗后,收集小鼠血清,应用UPLC/Q-TOF-MS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学分析方法,阐释其代谢谱的变化规律。结果豆豉可以明显改善AGA小鼠的脱发现象,在正负离子的模式下,共筛选出12个差异性标志物,包括全反式维甲酸、9-顺式-视黄醛、鞘氨醇-1-磷酸、亚油酸、磷脂酰胆碱等。结论豆豉改善AGA脱发小鼠的机制可能与甘油磷脂代谢、鞘脂代谢、亚油酸代谢、视黄醇代谢、氨基酸代谢等代谢路径有关。

    2020年03期 v.18;No.170 38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0K]
    [下载次数:4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和降颗粒中挥发油的包合工艺研究及GC-MS成分分析

    马宏瑞;吴茜;李聘;蔡程科;李红鑫;

    目的优选和降颗粒中干姜、枳实混合挥发油的β-环糊精(β-CD)包合工艺,对包合前后混合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包合物,以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挥发油包合工艺,通过扫描电镜对包合物进行表征,通过GC-MS对包合前后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最佳包合工艺为挥发油(mL)与β-CD(g)的配比为1∶10,β-CD(g)与水(m L)的配比为1∶20,包合温度40℃,包合3.5 h;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及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结果表明混合挥发油包合物已形成;通过GC-MS鉴定出混合挥发油中46种化学成分。结论优选得到的挥发油包合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和降颗粒生产,减少了颗粒制备中挥发油的损失,适用于含挥发油固体制剂的生产。

    2020年03期 v.18;No.170 396-4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2K]
    [下载次数:3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和降颗粒中挥发油的包合工艺研究及GC-MS成分分析

    马宏瑞;吴茜;李聘;蔡程科;李红鑫;

    目的优选和降颗粒中干姜、枳实混合挥发油的β-环糊精(β-CD)包合工艺,对包合前后混合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包合物,以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挥发油包合工艺,通过扫描电镜对包合物进行表征,通过GC-MS对包合前后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最佳包合工艺为挥发油(mL)与β-CD(g)的配比为1∶10,β-CD(g)与水(m L)的配比为1∶20,包合温度40℃,包合3.5 h;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及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结果表明混合挥发油包合物已形成;通过GC-MS鉴定出混合挥发油中46种化学成分。结论优选得到的挥发油包合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和降颗粒生产,减少了颗粒制备中挥发油的损失,适用于含挥发油固体制剂的生产。

    2020年03期 v.18;No.170 396-4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2K]
    [下载次数:3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华佗救心丸抗心肌缺血及活血化瘀作用的初步药效研究

    周文莉;钟勤霜;李龙飞;王守旭;彭灿;阚家义;

    目的观察华佗救心丸的活血化瘀及抗心肌缺血作用。方法实验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华佗救心丸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物心通口服液对照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制备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华佗救心丸对大鼠心电图、梗死面积和血清酶的影响;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加冰水浴造大鼠血瘀模型,观察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抗血栓形成作用。结果华佗救心丸对结扎冠状动脉所致心肌缺血心电图有较好的改变作用,亦可缩小梗死面积,降低心肌缺血大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和磷酸肌酸激酶,其作用随剂量的增加而加强;同时可改善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明显抑制大鼠血栓形成。结论华佗救心丸对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功效。

    2020年03期 v.18;No.170 402-4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0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华佗救心丸抗心肌缺血及活血化瘀作用的初步药效研究

    周文莉;钟勤霜;李龙飞;王守旭;彭灿;阚家义;

    目的观察华佗救心丸的活血化瘀及抗心肌缺血作用。方法实验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华佗救心丸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物心通口服液对照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制备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华佗救心丸对大鼠心电图、梗死面积和血清酶的影响;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加冰水浴造大鼠血瘀模型,观察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抗血栓形成作用。结果华佗救心丸对结扎冠状动脉所致心肌缺血心电图有较好的改变作用,亦可缩小梗死面积,降低心肌缺血大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和磷酸肌酸激酶,其作用随剂量的增加而加强;同时可改善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明显抑制大鼠血栓形成。结论华佗救心丸对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功效。

    2020年03期 v.18;No.170 402-4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0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复方木鸡颗粒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张紫嫣;包永睿;王帅;李天娇;孟宪生;

    目的探究复方木鸡颗粒及其各组分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复方木鸡颗粒及其中6种非挥发性组分对SM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复方木鸡颗粒及其有效组分对SMMC-7721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分布情况。结果细胞增殖抑制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复方木鸡颗粒、核桃楸皮黄酮、菟丝子黄酮和山豆根生物碱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 <0.05);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复方木鸡颗粒能够阻滞SMMC-7721细胞停留在S、G_2/M期,菟丝子黄酮通过阻滞SMMC-7721细胞停留于S期,核桃楸皮黄酮、山豆根生物碱通过阻滞SMMC-7721细胞停留在G_2/M期,并诱导其凋亡,从而抑制其增殖。结论复方木鸡颗粒中不同有效组分能够阻滞肝癌细胞停留于不同期间,发挥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的作用,协同发挥抗肝癌的疗效。

    2020年03期 v.18;No.170 407-4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0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复方木鸡颗粒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张紫嫣;包永睿;王帅;李天娇;孟宪生;

    目的探究复方木鸡颗粒及其各组分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复方木鸡颗粒及其中6种非挥发性组分对SM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复方木鸡颗粒及其有效组分对SMMC-7721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分布情况。结果细胞增殖抑制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复方木鸡颗粒、核桃楸皮黄酮、菟丝子黄酮和山豆根生物碱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 <0.05);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复方木鸡颗粒能够阻滞SMMC-7721细胞停留在S、G_2/M期,菟丝子黄酮通过阻滞SMMC-7721细胞停留于S期,核桃楸皮黄酮、山豆根生物碱通过阻滞SMMC-7721细胞停留在G_2/M期,并诱导其凋亡,从而抑制其增殖。结论复方木鸡颗粒中不同有效组分能够阻滞肝癌细胞停留于不同期间,发挥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的作用,协同发挥抗肝癌的疗效。

    2020年03期 v.18;No.170 407-4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0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制吴茱萸炮制工艺的优化及炮制前后色味变化规律的研究

    刘丽婷;肖洋;李捷;范天慈;窦志英;

    目的优化制吴茱萸炮制工艺,寻找炮制前后吴茱萸气味及颜色的变化规律。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考察甘草用量、闷润时间、炒制温度对吴茱萸质量的影响,采用综合评分法对各指标进行综合评定。借助电子鼻、电子眼技术,对炒制过程中吴茱萸气味及颜色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获得制吴茱萸最佳的炮制工艺为每100 kg吴茱萸用甘草6 kg,闷润时间6 h,炒制实际锅温(160±7)℃,炒制时间16~18 min。不同炒制时间影响吴茱萸颜色气味,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聚类结果显示有明显差异。结论优选的炮制工艺下得到的吴茱萸炮制品质量较好,在炒干的过程中,制吴茱萸颜色、气味均呈现规律性变化,通过颜色及气味的研究实现对炮制品的质量评价。

    2020年03期 v.18;No.170 41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7K]
    [下载次数:6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制吴茱萸炮制工艺的优化及炮制前后色味变化规律的研究

    刘丽婷;肖洋;李捷;范天慈;窦志英;

    目的优化制吴茱萸炮制工艺,寻找炮制前后吴茱萸气味及颜色的变化规律。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考察甘草用量、闷润时间、炒制温度对吴茱萸质量的影响,采用综合评分法对各指标进行综合评定。借助电子鼻、电子眼技术,对炒制过程中吴茱萸气味及颜色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获得制吴茱萸最佳的炮制工艺为每100 kg吴茱萸用甘草6 kg,闷润时间6 h,炒制实际锅温(160±7)℃,炒制时间16~18 min。不同炒制时间影响吴茱萸颜色气味,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聚类结果显示有明显差异。结论优选的炮制工艺下得到的吴茱萸炮制品质量较好,在炒干的过程中,制吴茱萸颜色、气味均呈现规律性变化,通过颜色及气味的研究实现对炮制品的质量评价。

    2020年03期 v.18;No.170 41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7K]
    [下载次数:6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黄芩苷对大鼠肾脏细胞NRK-52E增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

    李晓冰;周颖;马婉青;刘凤蓉;邱剑花;蔡轶;

    目的探究黄芩苷对大鼠肾脏细胞NRK-52E增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NRK-52E细胞,并给予不同浓度黄芩苷处理,通过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采用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使用ELISA检测炎症因子的水平。结果黄芩苷可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NRK-52E细胞增殖。89.274 mg·L~(-1)及178.548 mg·L~(-1)黄芩苷可诱导NRK-52E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黄芩苷可通过抑制Bcl-2表达,增加Bax水平,激活caspase 3和PARP-1等凋亡相关蛋白,进而诱导细胞凋亡。ELISA结果显示黄芩苷处理的NRK-52E细胞中的炎症因子IL-6、TNF-α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高剂量黄芩苷可抑制大鼠肾脏NRK-52E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且对炎症因子IL-6、TNF-α的表达无明显影响。

    2020年03期 v.18;No.170 417-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1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芩苷对大鼠肾脏细胞NRK-52E增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

    李晓冰;周颖;马婉青;刘凤蓉;邱剑花;蔡轶;

    目的探究黄芩苷对大鼠肾脏细胞NRK-52E增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NRK-52E细胞,并给予不同浓度黄芩苷处理,通过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采用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使用ELISA检测炎症因子的水平。结果黄芩苷可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NRK-52E细胞增殖。89.274 mg·L~(-1)及178.548 mg·L~(-1)黄芩苷可诱导NRK-52E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黄芩苷可通过抑制Bcl-2表达,增加Bax水平,激活caspase 3和PARP-1等凋亡相关蛋白,进而诱导细胞凋亡。ELISA结果显示黄芩苷处理的NRK-52E细胞中的炎症因子IL-6、TNF-α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高剂量黄芩苷可抑制大鼠肾脏NRK-52E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且对炎症因子IL-6、TNF-α的表达无明显影响。

    2020年03期 v.18;No.170 417-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1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斑马鱼模型的补益类中药抗血管生成活性筛选

    倪璐;梁文举;张文婷;刘妍;陈扬;刘静;赵苑伶;林瑞超;马志强;

    目的利用荧光转基因斑马鱼模型筛选补益药,比较中药水提取物对斑马鱼胚胎血管生成的作用差异,为补益类中药抗肿瘤作用机制的探索以及抗肿瘤新药的研发提供方向。方法以TG(flk1:m Cherry)系荧光转基因斑马鱼作为筛选模型,将24味补益类中药,按照20、50、100、150、300μg·m L~(-1)的药物浓度分别作用于斑马鱼胚胎,观察其对斑马幼鱼节间血管生成的影响,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何首乌具有促进血管生成作用,另外11种中药百合、党参、杜仲、甘草、高良姜、黄芪、肉桂、桑寄生、石斛、天冬、五味子对斑马鱼幼鱼的血管生成起到抑制作用,且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此次研究可以为抗肿瘤中药的作用机制研究、临床应用以及抗肿瘤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提供新的思路。

    2020年03期 v.18;No.170 42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4K]
    [下载次数:4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斑马鱼模型的补益类中药抗血管生成活性筛选

    倪璐;梁文举;张文婷;刘妍;陈扬;刘静;赵苑伶;林瑞超;马志强;

    目的利用荧光转基因斑马鱼模型筛选补益药,比较中药水提取物对斑马鱼胚胎血管生成的作用差异,为补益类中药抗肿瘤作用机制的探索以及抗肿瘤新药的研发提供方向。方法以TG(flk1:m Cherry)系荧光转基因斑马鱼作为筛选模型,将24味补益类中药,按照20、50、100、150、300μg·m L~(-1)的药物浓度分别作用于斑马鱼胚胎,观察其对斑马幼鱼节间血管生成的影响,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何首乌具有促进血管生成作用,另外11种中药百合、党参、杜仲、甘草、高良姜、黄芪、肉桂、桑寄生、石斛、天冬、五味子对斑马鱼幼鱼的血管生成起到抑制作用,且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此次研究可以为抗肿瘤中药的作用机制研究、临床应用以及抗肿瘤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提供新的思路。

    2020年03期 v.18;No.170 42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4K]
    [下载次数:4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网络药理学对白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机制探讨

    胡倩;刘育铖;毛思宇;冯星;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探讨中药白术"成分-靶标-疾病"的相互关系及其有效成分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作用机制。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中筛选白术活性成分,利用Cytoscape 3.2.1软件将活性成分、成分靶标及相关疾病构建可视化网络图,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关键靶标的GO功能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并通过MTT细胞增殖实验与活性氧(ROS)荧光探针实验验证白术有效成分对损伤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收集到白术共55个化学成分,进一步筛选出18个活性成分,其中包括主要有效成分双白术内酯。网络富集得到17个关键靶标,72种相关疾病及5条通路。这些成分靶标,疾病靶标和信号通路均表明白术可以有效作用于阿尔茨海默症。细胞实验表明白术的有效成分双白术内酯能显著提高损伤神经细胞的细胞活力,并减少活性氧的生成。结论本研究筛选了白术的有效成分、关键靶标及相关通路,为其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0年03期 v.18;No.170 427-4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9K]
    [下载次数:9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网络药理学对白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机制探讨

    胡倩;刘育铖;毛思宇;冯星;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探讨中药白术"成分-靶标-疾病"的相互关系及其有效成分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作用机制。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中筛选白术活性成分,利用Cytoscape 3.2.1软件将活性成分、成分靶标及相关疾病构建可视化网络图,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关键靶标的GO功能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并通过MTT细胞增殖实验与活性氧(ROS)荧光探针实验验证白术有效成分对损伤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收集到白术共55个化学成分,进一步筛选出18个活性成分,其中包括主要有效成分双白术内酯。网络富集得到17个关键靶标,72种相关疾病及5条通路。这些成分靶标,疾病靶标和信号通路均表明白术可以有效作用于阿尔茨海默症。细胞实验表明白术的有效成分双白术内酯能显著提高损伤神经细胞的细胞活力,并减少活性氧的生成。结论本研究筛选了白术的有效成分、关键靶标及相关通路,为其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0年03期 v.18;No.170 427-4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9K]
    [下载次数:9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飞天蜈蚣七提取物对大鼠成骨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

    杨森;潘亚磊;李引刚;刘艳平;李世蒙;秦鹏俊;

    目的探讨飞天蜈蚣七提取物对原代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矿化及对Wnt和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离体培养大鼠原代成骨细胞,采用EdU染色法、碱性磷酸酶法、矿化结节染色法考察不同浓度飞天蜈蚣七提取物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等作用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飞天蜈蚣七提取物对Wnt、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飞天蜈蚣七提取物浓度在100、200mg·L~(-1)可提高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能力,提高Wnt和β-catenin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飞天蜈蚣七提取物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增加大鼠成骨细胞的活力、增殖、分化和矿化作用,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发挥促进成骨的作用可能是其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机制。

    2020年03期 v.18;No.170 435-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8K]
    [下载次数: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飞天蜈蚣七提取物对大鼠成骨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

    杨森;潘亚磊;李引刚;刘艳平;李世蒙;秦鹏俊;

    目的探讨飞天蜈蚣七提取物对原代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矿化及对Wnt和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离体培养大鼠原代成骨细胞,采用EdU染色法、碱性磷酸酶法、矿化结节染色法考察不同浓度飞天蜈蚣七提取物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等作用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飞天蜈蚣七提取物对Wnt、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飞天蜈蚣七提取物浓度在100、200mg·L~(-1)可提高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能力,提高Wnt和β-catenin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飞天蜈蚣七提取物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增加大鼠成骨细胞的活力、增殖、分化和矿化作用,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发挥促进成骨的作用可能是其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机制。

    2020年03期 v.18;No.170 435-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8K]
    [下载次数: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研究不同炮制山茱萸入方的六味地黄汤对去卵巢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

    雷欣东;于慧;杨磊;李莉;李俊威;黄莉;肖望重;戴冰;

    目的研究山茱萸生品及不同炮制品分别配伍入方的六味地黄汤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8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生理盐水,10 mL·kg~(-1)),假手术组(生理盐水,10 mL·kg~(-1)),模型组(生理盐水,10 mL·kg~(-1))以及山茱萸生品(生茱萸)、山茱萸酒制品(酒茱萸)、山茱萸蒸制品(蒸茱萸)、山茱萸盐制品(盐茱萸)分别配伍入方的六味地黄汤生茱萸组(生茱萸组,6.75 g·kg~(-1))、六味地黄汤酒茱萸组(酒茱萸组,6.75 g·kg~(-1))、六味地黄汤盐茱萸组(盐茱萸组,6.75 g·kg~(-1))、六味地黄汤蒸茱萸组(蒸茱萸组,6.75 g·kg~(-1)),阿伦磷酸钠对照组(阳性药物组,6.3 mg·kg~(-1)),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均采用切除雌性SD大鼠双侧卵巢的方式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造模后第5日开始,各组按相应剂量连续灌胃给药90 d,每日一次。90 d后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ELISA法及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股骨骨密度(BMD)值、血钙及血磷的含量;碱性磷酸酶(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血清骨钙素(BGP)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生茱萸组、酒茱萸组、盐茱萸组、蒸茱萸组的六味地黄汤均可以显著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的BMD值及血磷含量,降低ALP的水平(P <0.05),生茱萸组、酒茱萸组、蒸茱萸组的六味地黄汤可以降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TRAP水平(P <0.05);酒茱萸组六味地黄汤还可提高血钙含量(P <0.05),酒茱萸、盐茱萸组六味地黄汤可以降低BGP水平(P <0.05)。结论山茱萸生品及其不同炮制品分别配伍入方的六味地黄汤均可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其中对骨密度的改善作用以酒茱萸组为优,且炮制品组优于生茱萸组;酒茱萸组、盐茱萸组、蒸茱萸组六味地黄汤的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作用没有显著差异,临床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炮制品配伍入六味地黄汤方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2020年03期 v.18;No.170 439-4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4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研究不同炮制山茱萸入方的六味地黄汤对去卵巢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

    雷欣东;于慧;杨磊;李莉;李俊威;黄莉;肖望重;戴冰;

    目的研究山茱萸生品及不同炮制品分别配伍入方的六味地黄汤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8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生理盐水,10 mL·kg~(-1)),假手术组(生理盐水,10 mL·kg~(-1)),模型组(生理盐水,10 mL·kg~(-1))以及山茱萸生品(生茱萸)、山茱萸酒制品(酒茱萸)、山茱萸蒸制品(蒸茱萸)、山茱萸盐制品(盐茱萸)分别配伍入方的六味地黄汤生茱萸组(生茱萸组,6.75 g·kg~(-1))、六味地黄汤酒茱萸组(酒茱萸组,6.75 g·kg~(-1))、六味地黄汤盐茱萸组(盐茱萸组,6.75 g·kg~(-1))、六味地黄汤蒸茱萸组(蒸茱萸组,6.75 g·kg~(-1)),阿伦磷酸钠对照组(阳性药物组,6.3 mg·kg~(-1)),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均采用切除雌性SD大鼠双侧卵巢的方式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造模后第5日开始,各组按相应剂量连续灌胃给药90 d,每日一次。90 d后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ELISA法及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股骨骨密度(BMD)值、血钙及血磷的含量;碱性磷酸酶(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血清骨钙素(BGP)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生茱萸组、酒茱萸组、盐茱萸组、蒸茱萸组的六味地黄汤均可以显著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的BMD值及血磷含量,降低ALP的水平(P <0.05),生茱萸组、酒茱萸组、蒸茱萸组的六味地黄汤可以降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TRAP水平(P <0.05);酒茱萸组六味地黄汤还可提高血钙含量(P <0.05),酒茱萸、盐茱萸组六味地黄汤可以降低BGP水平(P <0.05)。结论山茱萸生品及其不同炮制品分别配伍入方的六味地黄汤均可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其中对骨密度的改善作用以酒茱萸组为优,且炮制品组优于生茱萸组;酒茱萸组、盐茱萸组、蒸茱萸组六味地黄汤的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作用没有显著差异,临床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炮制品配伍入六味地黄汤方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2020年03期 v.18;No.170 439-4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4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有关物质及溶出曲线的测定评价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原研药的一致性

    徐珂;霍立茹;周静;朱丽君;

    目的建立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有关物质及溶出曲线的测定方法,并通过测定自研药与原研药的有关物质、溶出曲线从而评价其一致性。方法有关物质检测采用HPLC法。采用浆法测定溶出曲线选用的4种溶出介质分别为pH 1.2盐酸溶液、pH 4.0醋酸盐缓冲液、pH 6.8磷酸盐缓冲液和水溶液。结果自制3批制剂的杂质谱与原研药一致,且各检出杂质的含量均不大于原研药,自制制剂与原研药在4种溶出介质中均能在15 min溶出85%,且各时间点12片累计溶出度RSD均小于10%。结论自制3批制剂与原研药在有关物质及溶出行为上具有一致性。

    2020年03期 v.18;No.170 44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8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有关物质及溶出曲线的测定评价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原研药的一致性

    徐珂;霍立茹;周静;朱丽君;

    目的建立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有关物质及溶出曲线的测定方法,并通过测定自研药与原研药的有关物质、溶出曲线从而评价其一致性。方法有关物质检测采用HPLC法。采用浆法测定溶出曲线选用的4种溶出介质分别为pH 1.2盐酸溶液、pH 4.0醋酸盐缓冲液、pH 6.8磷酸盐缓冲液和水溶液。结果自制3批制剂的杂质谱与原研药一致,且各检出杂质的含量均不大于原研药,自制制剂与原研药在4种溶出介质中均能在15 min溶出85%,且各时间点12片累计溶出度RSD均小于10%。结论自制3批制剂与原研药在有关物质及溶出行为上具有一致性。

    2020年03期 v.18;No.170 44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8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法半夏产业化生产的“减毒-存效”研究

    杨紫莹;王芳静;金传山;张亚中;于杰;唐传华;

    目的研究半夏及法半夏中有效成分的变化、毒性及镇咳祛痰作用,为法半夏的产业化生产提供实验依据,保证法半夏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通过测定草酸钙针晶的含量、急性毒性作用及致炎作用研究半夏和法半夏对小鼠毒性作用;通过测定总有机酸的含量、镇咳祛痰作用研究半夏和法半夏对小鼠药理作用。结果法半夏中草酸钙针晶含量显著降低,总有机酸含量无明显变化,急性毒性实验均未出现死亡现象,法半夏致炎作用显著低于半夏,其高、中剂量组镇咳祛痰药效较空白组仍为显著。结论该实验验证了法半夏炮制的"减毒-存效",同时为其产业化生产和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0年03期 v.18;No.170 449-4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7K]
    [下载次数:4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法半夏产业化生产的“减毒-存效”研究

    杨紫莹;王芳静;金传山;张亚中;于杰;唐传华;

    目的研究半夏及法半夏中有效成分的变化、毒性及镇咳祛痰作用,为法半夏的产业化生产提供实验依据,保证法半夏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通过测定草酸钙针晶的含量、急性毒性作用及致炎作用研究半夏和法半夏对小鼠毒性作用;通过测定总有机酸的含量、镇咳祛痰作用研究半夏和法半夏对小鼠药理作用。结果法半夏中草酸钙针晶含量显著降低,总有机酸含量无明显变化,急性毒性实验均未出现死亡现象,法半夏致炎作用显著低于半夏,其高、中剂量组镇咳祛痰药效较空白组仍为显著。结论该实验验证了法半夏炮制的"减毒-存效",同时为其产业化生产和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0年03期 v.18;No.170 449-4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7K]
    [下载次数:4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应用量子化学研究雄黄分解产物As2S2的结构与能量

    宋玲玲;韩冬月;姚妮;张谦;关君;

    目的应用量子化学方法进一步验证雄黄(As_4S_4)分解产物二硫化二砷(As_2S_2)的存在形式。方法采用量子化学从头算和密度泛函方法,在B3LYP/6-31G~*、B3LYP/6-311+G~*、B3LYP/6-311+G(3df,2p)、MP2/6-31G~*和MP2/6-311+G*水平上计算了5种As_2S_2异构体的结构参数、振动频率和热力学能量。结果 5种As_2S_2异构体均具有热力学稳定性:最稳定的异构体1具有C2v对称性的蝶形结构;第二稳定的异构体2和第三稳定的异构体3均为平面四元环结构。核独立化学位移(NICS)值表明,异构体2具有芳香性,而异构体3具有反芳香性。结论本研究证明了5种As_2S_2在热力学上可以稳定存在,可为今后雄黄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020年03期 v.18;No.170 453-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3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应用量子化学研究雄黄分解产物As2S2的结构与能量

    宋玲玲;韩冬月;姚妮;张谦;关君;

    目的应用量子化学方法进一步验证雄黄(As_4S_4)分解产物二硫化二砷(As_2S_2)的存在形式。方法采用量子化学从头算和密度泛函方法,在B3LYP/6-31G~*、B3LYP/6-311+G~*、B3LYP/6-311+G(3df,2p)、MP2/6-31G~*和MP2/6-311+G*水平上计算了5种As_2S_2异构体的结构参数、振动频率和热力学能量。结果 5种As_2S_2异构体均具有热力学稳定性:最稳定的异构体1具有C2v对称性的蝶形结构;第二稳定的异构体2和第三稳定的异构体3均为平面四元环结构。核独立化学位移(NICS)值表明,异构体2具有芳香性,而异构体3具有反芳香性。结论本研究证明了5种As_2S_2在热力学上可以稳定存在,可为今后雄黄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020年03期 v.18;No.170 453-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3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小青龙汤对变应性鼻炎小鼠树突状细胞的影响

    邓楠;杜欣;李长香;李振汉;徐甜;樊姝宁;闫军堂;程发峰;王庆国;

    目的探讨小青龙汤治疗变应性鼻炎过程中对树突状细胞(DCs)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BALB/c小鼠30只,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鼻炎模型组、小青龙汤组。利用卵清蛋白和氢氧化铝建立变应性鼻炎模型,观察小鼠在小青龙汤治疗后挠鼻和喷嚏次数的改变,苏木精-依红染色(HE染色)观察小鼠鼻黏膜病理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肺泡灌洗液中DCs表面分子CD40、CD80、CD86数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小鼠血清IgE的浓度。结果鼻炎组小鼠挠鼻及喷嚏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小青龙汤组明显低于鼻炎组(P <0.01)。与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小鼠鼻甲黏膜肿胀,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小青龙汤组DCs数目及活化DCs表明分子CD40、CD80、CD86与模型组相比均呈不同程度降低(P <0.01)。模型组小鼠血清IgE浓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小青龙汤组低于模型组(P <0.05)。结论小青龙汤可以有效改善变应性鼻炎小鼠鼻部症状且可以有效抑制DCs活化和成熟,调节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反应,从而起到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

    2020年03期 v.18;No.170 458-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0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小青龙汤对变应性鼻炎小鼠树突状细胞的影响

    邓楠;杜欣;李长香;李振汉;徐甜;樊姝宁;闫军堂;程发峰;王庆国;

    目的探讨小青龙汤治疗变应性鼻炎过程中对树突状细胞(DCs)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BALB/c小鼠30只,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鼻炎模型组、小青龙汤组。利用卵清蛋白和氢氧化铝建立变应性鼻炎模型,观察小鼠在小青龙汤治疗后挠鼻和喷嚏次数的改变,苏木精-依红染色(HE染色)观察小鼠鼻黏膜病理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肺泡灌洗液中DCs表面分子CD40、CD80、CD86数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小鼠血清IgE的浓度。结果鼻炎组小鼠挠鼻及喷嚏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小青龙汤组明显低于鼻炎组(P <0.01)。与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小鼠鼻甲黏膜肿胀,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小青龙汤组DCs数目及活化DCs表明分子CD40、CD80、CD86与模型组相比均呈不同程度降低(P <0.01)。模型组小鼠血清IgE浓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小青龙汤组低于模型组(P <0.05)。结论小青龙汤可以有效改善变应性鼻炎小鼠鼻部症状且可以有效抑制DCs活化和成熟,调节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反应,从而起到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

    2020年03期 v.18;No.170 458-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0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苯丁酸氮芥冻干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研究

    王建娜;萨仁高娃;成日青;塔娜;马岚;郭慧卿;齐和日玛;

    目的建立苯丁酸氮芥冻干脂质体的制备工艺,提高苯丁酸氮芥脂质体储备稳定性。方法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苯丁酸氮芥脂质体,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其冻干制剂。以包封率、外观、再分散性为主要考察指标,筛选最优冻干工艺、冻干保护剂种类及用量。结果以15%甘露醇-乳糖为冻干保护剂,经-80℃预冻24 h,冷冻干燥24 h制得的冻干脂质体外观和再分散性良好,冻干前后平均包封率分别为88.42%和87.98%(n=3),平均粒径分别为149.3 nm和153.6 nm。结论采用冷冻干燥法可成功制备出稳定性良好的苯丁酸氮芥冻干脂质体。

    2020年03期 v.18;No.170 462-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7K]
    [下载次数:6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苯丁酸氮芥冻干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研究

    王建娜;萨仁高娃;成日青;塔娜;马岚;郭慧卿;齐和日玛;

    目的建立苯丁酸氮芥冻干脂质体的制备工艺,提高苯丁酸氮芥脂质体储备稳定性。方法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苯丁酸氮芥脂质体,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其冻干制剂。以包封率、外观、再分散性为主要考察指标,筛选最优冻干工艺、冻干保护剂种类及用量。结果以15%甘露醇-乳糖为冻干保护剂,经-80℃预冻24 h,冷冻干燥24 h制得的冻干脂质体外观和再分散性良好,冻干前后平均包封率分别为88.42%和87.98%(n=3),平均粒径分别为149.3 nm和153.6 nm。结论采用冷冻干燥法可成功制备出稳定性良好的苯丁酸氮芥冻干脂质体。

    2020年03期 v.18;No.170 462-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7K]
    [下载次数:6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伸筋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任琴;徐康平;刘阳;邹振兴;谭桂山;

    目的研究伸筋草Lycopodii Herba(石松Lycopodium japonicum的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HW-40C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对伸筋草75%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其中色原酮类3个、苯丙素类4个、酚性化合物2个、呋喃类1个、生物碱类1个、环烯醚萜苷类1个,分别为cimifugin(1)、5-O-methylvisamminol(2)、4'-O-β-D-glucopyranosyl-5-O-methylvisamminol(3)、erythro-guaiacylglycerol(4)、threo-guaiacylglycerol(5)、ficuscarpanoside A(6)、对羟基苯丙酸甲酯(7)、4-羟基苯乙酮(8)、对羟基苯甲醇(9)、2,5-furandimethanol(10)、adenine(11)和geniposide(12)。结论化合物1~12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3、11和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2020年03期 v.18;No.170 46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0K]
    [下载次数:10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伸筋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任琴;徐康平;刘阳;邹振兴;谭桂山;

    目的研究伸筋草Lycopodii Herba(石松Lycopodium japonicum的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HW-40C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对伸筋草75%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其中色原酮类3个、苯丙素类4个、酚性化合物2个、呋喃类1个、生物碱类1个、环烯醚萜苷类1个,分别为cimifugin(1)、5-O-methylvisamminol(2)、4'-O-β-D-glucopyranosyl-5-O-methylvisamminol(3)、erythro-guaiacylglycerol(4)、threo-guaiacylglycerol(5)、ficuscarpanoside A(6)、对羟基苯丙酸甲酯(7)、4-羟基苯乙酮(8)、对羟基苯甲醇(9)、2,5-furandimethanol(10)、adenine(11)和geniposide(12)。结论化合物1~12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3、11和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2020年03期 v.18;No.170 46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0K]
    [下载次数:10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1 ]
  • 超滤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达托霉素对厄他培南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影响

    吴瑕;刘秀菊;董维冲;马颖超;王永静;殷立新;

    目的考察达托霉素对厄他培南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影响。方法采用超滤法结合HPLC法,测定在健康人血浆及模拟人低蛋白血浆中,未加和加入不同浓度达托霉素后厄他培南游离药物浓度的变化。色谱柱:Diamonsil C_(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10 mmol·L~(-1)醋酸钠溶液(8∶92,v/v);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95 nm;进样量:10μL。结果厄他培南游离浓度在1~50μg·m L~(-1)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回收率均大于95%,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5%。在健康人血浆中,未加及加入10、100μg·mL~(-1)达托霉素后,厄他培南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95.96±0.04)%、(94.87±0.29)%、(93.81±0.10)%。在模拟人低蛋白血浆中,未加及加入10、100μg·mL~(-1)达托霉素后,厄他培南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89.28±0.46)%、(88.76±0.51)%和(87.45±0.50)%。结论厄他培南在低蛋白血浆中的蛋白结合率明显低于健康人血浆中的蛋白结合率(P <0.05)。在这两种血浆中,高浓度达托霉素可使厄他培南血浆蛋白结合率显著降低(P <0.05)。因此临床在合用厄他培南和达托霉素,尤其是蛋白浓度较低,应注意厄他培南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变化。

    2020年03期 v.18;No.170 470-4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4K]
    [下载次数:4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超滤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达托霉素对厄他培南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影响

    吴瑕;刘秀菊;董维冲;马颖超;王永静;殷立新;

    目的考察达托霉素对厄他培南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影响。方法采用超滤法结合HPLC法,测定在健康人血浆及模拟人低蛋白血浆中,未加和加入不同浓度达托霉素后厄他培南游离药物浓度的变化。色谱柱:Diamonsil C_(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10 mmol·L~(-1)醋酸钠溶液(8∶92,v/v);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95 nm;进样量:10μL。结果厄他培南游离浓度在1~50μg·m L~(-1)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回收率均大于95%,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5%。在健康人血浆中,未加及加入10、100μg·mL~(-1)达托霉素后,厄他培南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95.96±0.04)%、(94.87±0.29)%、(93.81±0.10)%。在模拟人低蛋白血浆中,未加及加入10、100μg·mL~(-1)达托霉素后,厄他培南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89.28±0.46)%、(88.76±0.51)%和(87.45±0.50)%。结论厄他培南在低蛋白血浆中的蛋白结合率明显低于健康人血浆中的蛋白结合率(P <0.05)。在这两种血浆中,高浓度达托霉素可使厄他培南血浆蛋白结合率显著降低(P <0.05)。因此临床在合用厄他培南和达托霉素,尤其是蛋白浓度较低,应注意厄他培南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变化。

    2020年03期 v.18;No.170 470-4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4K]
    [下载次数:4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激光散射法测定瑞舒伐他汀钙原料药的粒度分布

    宋玉鹏;寻明金;冯中;王静;

    目的建立激光散射法测定瑞舒伐他汀钙原料药的粒度分布。方法采用Malvern Mastersizer3000型激光粒度分析仪,HYDRO MV型湿法进样器,样品采用葵花油分散,样品折射率1.60,样品吸光度0.1,遮光度10%~20%,超声1 min,泵速2000 r·min~(-1),样品测量时间15 s,样品测量2次。结果 3批样品的测定结果,d(0.1)、d(0.5)和d(0.9)分别为3.16、3.12、3.09μm;17.2、17.8、17.1μm;80.1、79.4、79.2μm;3批样品d(0.5)值的RSD均小于3%,d(0.1)和d(0.9)值的RSD均小于5%。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瑞舒伐他汀钙原料药粒度分布的测定。

    2020年03期 v.18;No.170 474-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2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激光散射法测定瑞舒伐他汀钙原料药的粒度分布

    宋玉鹏;寻明金;冯中;王静;

    目的建立激光散射法测定瑞舒伐他汀钙原料药的粒度分布。方法采用Malvern Mastersizer3000型激光粒度分析仪,HYDRO MV型湿法进样器,样品采用葵花油分散,样品折射率1.60,样品吸光度0.1,遮光度10%~20%,超声1 min,泵速2000 r·min~(-1),样品测量时间15 s,样品测量2次。结果 3批样品的测定结果,d(0.1)、d(0.5)和d(0.9)分别为3.16、3.12、3.09μm;17.2、17.8、17.1μm;80.1、79.4、79.2μm;3批样品d(0.5)值的RSD均小于3%,d(0.1)和d(0.9)值的RSD均小于5%。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瑞舒伐他汀钙原料药粒度分布的测定。

    2020年03期 v.18;No.170 474-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2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加味酸枣仁汤体内外化学成分UPLC-Q-TOF-MS分析

    任海东;关亮俊;高荣凯;林瑞超;张宏桂;

    目的研究加味酸枣仁汤水提物体内外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以0.05%甲酸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质谱扫描采用负离子模式检测,大鼠口服加味酸枣仁汤后,对加味酸枣仁汤的提取液、空白血浆和含药血浆进行分析,确定其体内外化学成分。结果通过与对照品对比、结合质谱数据和文献检索信息进行比较分析,鉴定了加味酸枣仁汤提取物中25个化学成分和大鼠血浆中的5个入血原形成分。结论酸枣仁皂苷A等5种化学成分确认为入血成分,本研究为加味酸枣仁汤中药效物质的代谢规律研究及其制剂开发中标志成分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2020年03期 v.18;No.170 477-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1K]
    [下载次数:9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加味酸枣仁汤体内外化学成分UPLC-Q-TOF-MS分析

    任海东;关亮俊;高荣凯;林瑞超;张宏桂;

    目的研究加味酸枣仁汤水提物体内外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以0.05%甲酸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质谱扫描采用负离子模式检测,大鼠口服加味酸枣仁汤后,对加味酸枣仁汤的提取液、空白血浆和含药血浆进行分析,确定其体内外化学成分。结果通过与对照品对比、结合质谱数据和文献检索信息进行比较分析,鉴定了加味酸枣仁汤提取物中25个化学成分和大鼠血浆中的5个入血原形成分。结论酸枣仁皂苷A等5种化学成分确认为入血成分,本研究为加味酸枣仁汤中药效物质的代谢规律研究及其制剂开发中标志成分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2020年03期 v.18;No.170 477-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1K]
    [下载次数:9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药物分析与检验

  • 气相色谱法测定羟苯丁酯中8种有机溶剂的残留量

    李颖;龙海燕;刘雁鸣;谢莹莹;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羟苯丁酯中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仲丁醇和叔丁醇8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法。方法采用DB-624毛细管柱(0.32 mm×30 m,1.8μm);FID检测器;进样口温度为200℃,检测器温度为250℃;载气为高纯氮气,载气流速为2 mL·min~(-1);升温程序,起始温度45℃,保持2 min,以5℃·min~(-1)升温至65℃保持5 min,再以40℃·min~(-1)升温至200℃保持2 min。结果羟苯丁酯中8种残留溶剂在各自线性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均> 0.999);平均回收率在104.0%~105.2%。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羟苯丁酯中8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2020年03期 v.18;No.170 481-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7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气相色谱法测定羟苯丁酯中8种有机溶剂的残留量

    李颖;龙海燕;刘雁鸣;谢莹莹;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羟苯丁酯中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仲丁醇和叔丁醇8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法。方法采用DB-624毛细管柱(0.32 mm×30 m,1.8μm);FID检测器;进样口温度为200℃,检测器温度为250℃;载气为高纯氮气,载气流速为2 mL·min~(-1);升温程序,起始温度45℃,保持2 min,以5℃·min~(-1)升温至65℃保持5 min,再以40℃·min~(-1)升温至200℃保持2 min。结果羟苯丁酯中8种残留溶剂在各自线性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均> 0.999);平均回收率在104.0%~105.2%。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羟苯丁酯中8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2020年03期 v.18;No.170 481-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7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槟榔中4种生物碱的含量

    屈文佳;贾哲;辛洁萍;王海丽;白玉莹;王敏;李向日;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槟榔中4种生物碱含量的HPLC法。方法采用Ultimate XB-SCX色谱柱(4.6mm×250 mm,5μm);甲醇-0.02%磷酸盐溶液(72∶28)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检测波长215 nm;流速1.0 mL·min~(-1);柱温25℃。结果槟榔碱、去甲基槟榔碱、槟榔次碱、去甲基槟榔次碱分离良好,4种生物碱在一定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0%、99.7%、99.3%、100.1%,RSD分别为1.6%、1.9%、1.9%、0.95%。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槟榔中4种生物碱含量的测定,为槟榔及其制剂多指标质量评价和控制体系提供参考。

    2020年03期 v.18;No.170 485-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2K]
    [下载次数:1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槟榔中4种生物碱的含量

    屈文佳;贾哲;辛洁萍;王海丽;白玉莹;王敏;李向日;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槟榔中4种生物碱含量的HPLC法。方法采用Ultimate XB-SCX色谱柱(4.6mm×250 mm,5μm);甲醇-0.02%磷酸盐溶液(72∶28)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检测波长215 nm;流速1.0 mL·min~(-1);柱温25℃。结果槟榔碱、去甲基槟榔碱、槟榔次碱、去甲基槟榔次碱分离良好,4种生物碱在一定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0%、99.7%、99.3%、100.1%,RSD分别为1.6%、1.9%、1.9%、0.95%。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槟榔中4种生物碱含量的测定,为槟榔及其制剂多指标质量评价和控制体系提供参考。

    2020年03期 v.18;No.170 485-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2K]
    [下载次数:1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国产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质量分析

    耿悦;张锦琳;袁耀佐;

    目的对全国12个生产企业的39批次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开展抽样检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考察江苏市场上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的质量情况。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标准对本品进行检验。结果江苏市场上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的合格率为100%。结论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的生产工艺成熟,性质较稳定,药品质量较好。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头孢曲松聚合物和有关物质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2020年03期 v.18;No.170 489-4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6K]
    [下载次数:4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国产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质量分析

    耿悦;张锦琳;袁耀佐;

    目的对全国12个生产企业的39批次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开展抽样检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考察江苏市场上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的质量情况。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标准对本品进行检验。结果江苏市场上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的合格率为100%。结论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的生产工艺成熟,性质较稳定,药品质量较好。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头孢曲松聚合物和有关物质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2020年03期 v.18;No.170 489-4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6K]
    [下载次数:4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复方首乌藤合剂中多糖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蔡跃辉;叶财发;曾棋平;曹毅祥;陈锦珊;

    目的建立复方首乌藤合剂多糖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柱前衍生结合HPLC法,借助《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建立复方首乌藤合剂多糖的指纹图谱,并通过对照品确认共有峰。结果复方首乌藤合剂多糖与对照品共标定9个共有峰,分别为D-甘露糖、D-盐酸氨基葡萄糖、D-核糖、鼠李糖、D-葡萄糖醛酸、D-半乳糖醛酸、D-葡萄糖、半乳糖、L-阿拉伯糖;10批次样品指纹图谱间的相似度均大于0.989。结论复方首乌藤合剂中多糖至少含有9种单糖成分,建立的指纹图谱方法色谱峰分离度较好,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通过验证后可用于该制剂中多糖的质量评价。

    2020年03期 v.18;No.170 493-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6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复方首乌藤合剂中多糖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蔡跃辉;叶财发;曾棋平;曹毅祥;陈锦珊;

    目的建立复方首乌藤合剂多糖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柱前衍生结合HPLC法,借助《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建立复方首乌藤合剂多糖的指纹图谱,并通过对照品确认共有峰。结果复方首乌藤合剂多糖与对照品共标定9个共有峰,分别为D-甘露糖、D-盐酸氨基葡萄糖、D-核糖、鼠李糖、D-葡萄糖醛酸、D-半乳糖醛酸、D-葡萄糖、半乳糖、L-阿拉伯糖;10批次样品指纹图谱间的相似度均大于0.989。结论复方首乌藤合剂中多糖至少含有9种单糖成分,建立的指纹图谱方法色谱峰分离度较好,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通过验证后可用于该制剂中多糖的质量评价。

    2020年03期 v.18;No.170 493-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6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亮菌甲素对照品标定及其注射剂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康丽洁;张圆;尹菁;石蓓佳;薛敏华;陆益红;

    目的建立亮菌甲素对照品标定方法,同时建立HPLC测定亮菌甲素注射剂含量。方法对照品标定: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波谱进行结构确证,采用HPLC法进行纯度检查,以质量平衡法进行定量赋值;注射剂含量测定:采用Kromasil C_(18)色谱柱,以0.01 mol·L~(-1)乙酸铵溶液(pH 4.0)-甲醇(73∶27)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柱温40℃,检测波长367 nm。结果确证了亮菌甲素对照品的结构,测得其含量为99.6%;新建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良好,亮菌甲素浓度在8.07~80.70μg·mL~(-1)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注射用亮菌甲素(包括处方Ⅰ、处方Ⅱ)和亮菌甲素注射液平均加样回收率均在98.0%~101.0%内。24批样品含量测定结果为94.7%~102.6%,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HPLC法与现行标准中紫外吸收系数法含量测定结果相关性良好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亮菌甲素对照品定量赋值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含量测定用对照品;建立的含量测定HPLC法专属性好,准确度高,可替代原方法用于亮菌甲素注射剂的含量测定。

    2020年03期 v.18;No.170 497-5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4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亮菌甲素对照品标定及其注射剂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康丽洁;张圆;尹菁;石蓓佳;薛敏华;陆益红;

    目的建立亮菌甲素对照品标定方法,同时建立HPLC测定亮菌甲素注射剂含量。方法对照品标定: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波谱进行结构确证,采用HPLC法进行纯度检查,以质量平衡法进行定量赋值;注射剂含量测定:采用Kromasil C_(18)色谱柱,以0.01 mol·L~(-1)乙酸铵溶液(pH 4.0)-甲醇(73∶27)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柱温40℃,检测波长367 nm。结果确证了亮菌甲素对照品的结构,测得其含量为99.6%;新建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良好,亮菌甲素浓度在8.07~80.70μg·mL~(-1)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注射用亮菌甲素(包括处方Ⅰ、处方Ⅱ)和亮菌甲素注射液平均加样回收率均在98.0%~101.0%内。24批样品含量测定结果为94.7%~102.6%,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HPLC法与现行标准中紫外吸收系数法含量测定结果相关性良好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亮菌甲素对照品定量赋值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含量测定用对照品;建立的含量测定HPLC法专属性好,准确度高,可替代原方法用于亮菌甲素注射剂的含量测定。

    2020年03期 v.18;No.170 497-5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4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气相色谱法测定盐酸阿考替胺原料药中的残留溶剂

    周志刚;胡高云;刘文;黄本东;

    目的建立盐酸阿考替胺原料药中6种残留溶剂的测定方法。方法以DB-624毛细管柱为色谱柱,氮气为载气,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程序升温。结果甲醇、异丙醇、二氯甲烷、三乙胺、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的质量浓度在线性范围内与峰面积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平均回收率在90.4%~95.3%;检测限在0.23~2.27 ng,定量限在0.70~6.80 ng。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盐酸阿考替胺原料药中残留溶剂的测定。

    2020年03期 v.18;No.170 502-5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6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气相色谱法测定盐酸阿考替胺原料药中的残留溶剂

    周志刚;胡高云;刘文;黄本东;

    目的建立盐酸阿考替胺原料药中6种残留溶剂的测定方法。方法以DB-624毛细管柱为色谱柱,氮气为载气,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程序升温。结果甲醇、异丙醇、二氯甲烷、三乙胺、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的质量浓度在线性范围内与峰面积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平均回收率在90.4%~95.3%;检测限在0.23~2.27 ng,定量限在0.70~6.80 ng。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盐酸阿考替胺原料药中残留溶剂的测定。

    2020年03期 v.18;No.170 502-5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6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热重分析的青黛真伪鉴定与钙元素含量检测

    范晶;姚艺新;陈建波;王晶娟;

    目的建立一种易于实现、简便快速的青黛真伪鉴定与质量评价方法。方法使用热重分析(TGA)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解析青黛重量随温度变化的原因,挖掘特定温度下青黛重量变化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测定的钙元素含量的潜在关系。结果从室温加热到900℃时,青黛存在3个显著的失重阶段,主要原因分别是水分挥发、有机成分挥发与分解、碳酸钙等无机成分分解。所收集到的伪品青黛失重比例明显低于正品青黛,可能因为伪品含有较多耐高温的硅酸盐类成分。正品青黛加热到550℃后的剩余重量与钙元素含量呈显著线性关系,可以根据该温度条件下的失重情况比较准确地估计钙元素含量。结论根据青黛待测样品加热到550℃后的重量变化,可以判断其中是否含有大量硅酸盐类成分,还可以计算正品青黛中的钙元素含量。该方法可以使用天平、坩埚等实验室常规装置实现,是一种简便快速、成本低廉的方法,可用于针对富含硅酸盐伪品青黛的鉴定,为青黛初步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2020年03期 v.18;No.170 505-5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3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热重分析的青黛真伪鉴定与钙元素含量检测

    范晶;姚艺新;陈建波;王晶娟;

    目的建立一种易于实现、简便快速的青黛真伪鉴定与质量评价方法。方法使用热重分析(TGA)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解析青黛重量随温度变化的原因,挖掘特定温度下青黛重量变化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测定的钙元素含量的潜在关系。结果从室温加热到900℃时,青黛存在3个显著的失重阶段,主要原因分别是水分挥发、有机成分挥发与分解、碳酸钙等无机成分分解。所收集到的伪品青黛失重比例明显低于正品青黛,可能因为伪品含有较多耐高温的硅酸盐类成分。正品青黛加热到550℃后的剩余重量与钙元素含量呈显著线性关系,可以根据该温度条件下的失重情况比较准确地估计钙元素含量。结论根据青黛待测样品加热到550℃后的重量变化,可以判断其中是否含有大量硅酸盐类成分,还可以计算正品青黛中的钙元素含量。该方法可以使用天平、坩埚等实验室常规装置实现,是一种简便快速、成本低廉的方法,可用于针对富含硅酸盐伪品青黛的鉴定,为青黛初步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2020年03期 v.18;No.170 505-5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3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医院药学

  • 某院化疗患者5-羟色胺3受体拮抗剂不合理医嘱帕累托图分析

    魏浩洁;汪晓娟;

    目的探讨本院化疗患者5-羟色胺3(5-HT3)受体拮抗剂(5-HT3RA)不合理医嘱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本院HIS系统中随机抽取2019年1~6月住院静脉化疗患者中使用5-HT3RA止吐的电子病历720份,绘制帕累托图并进行分析,结合患者危险因素及不同化疗致吐风险建立止吐方案。结果 720份病历不合理医嘱344份(占47.78%),构成比最高的是用法用量不适宜206份(占比59.88%),其次是给药时程不适宜58份(占比16.86%)及药物选择不适宜55份(占比15.99%)。结论本院5-HT3RA用药存在不合理使用情况,而且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止吐方案不规范,应加强用药干预,做到安全、经济、有效的使用药物,让患者最大化受益。

    2020年03期 v.18;No.170 510-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9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某院化疗患者5-羟色胺3受体拮抗剂不合理医嘱帕累托图分析

    魏浩洁;汪晓娟;

    目的探讨本院化疗患者5-羟色胺3(5-HT3)受体拮抗剂(5-HT3RA)不合理医嘱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本院HIS系统中随机抽取2019年1~6月住院静脉化疗患者中使用5-HT3RA止吐的电子病历720份,绘制帕累托图并进行分析,结合患者危险因素及不同化疗致吐风险建立止吐方案。结果 720份病历不合理医嘱344份(占47.78%),构成比最高的是用法用量不适宜206份(占比59.88%),其次是给药时程不适宜58份(占比16.86%)及药物选择不适宜55份(占比15.99%)。结论本院5-HT3RA用药存在不合理使用情况,而且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止吐方案不规范,应加强用药干预,做到安全、经济、有效的使用药物,让患者最大化受益。

    2020年03期 v.18;No.170 510-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9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药品不良反应

  •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抑制剂致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药物评价及不良反应分析

    石晨阳;周涛;范国荣;

    <正>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及其配体(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是机体免疫系统调控的重要分子,该信号通路是介导肿瘤免疫逃逸的主要机制之一~([1])。目前,针对PD-1/PD-L1的单克隆抗体已经在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效果,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在临床应用中发现,PD-1/PD-L1抑制剂会引起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主要累及器官/系统包括皮肤、胃肠道、肝脏及内分泌系统等~([2])。目前,有关此类药物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在国内报道相对较少。本研究就1例使用抗PD-1抑制剂后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例进行报道,并对该类药物引起的甲状腺相关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以提高医师和药师对此类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

    2020年03期 v.18;No.170 515-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1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抑制剂致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药物评价及不良反应分析

    石晨阳;周涛;范国荣;

    <正>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及其配体(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是机体免疫系统调控的重要分子,该信号通路是介导肿瘤免疫逃逸的主要机制之一~([1])。目前,针对PD-1/PD-L1的单克隆抗体已经在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效果,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在临床应用中发现,PD-1/PD-L1抑制剂会引起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主要累及器官/系统包括皮肤、胃肠道、肝脏及内分泌系统等~([2])。目前,有关此类药物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在国内报道相对较少。本研究就1例使用抗PD-1抑制剂后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例进行报道,并对该类药物引起的甲状腺相关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以提高医师和药师对此类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

    2020年03期 v.18;No.170 515-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1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丁卡因致嗅觉障碍不良反应分析

    郭锦材;刘锟;谢辉;

    <正>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技术是外科手术中常用的麻醉技术,但围麻醉期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如拔管时容易引发患者躁动、呛咳、咽痛、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并发症。为了减少气管插管的并发症,本院口腔颌面外科病房探索性地将原来润滑剂石蜡油换成了盐酸丁卡因凝胶。临床研究发现丁卡因凝胶可以减少气管插管的并发症,但有4例患者出现了嗅觉障碍,现报道如下,并对药物致嗅觉障碍的国内文献进行回顾,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1临床资料1.1病例1

    2020年03期 v.18;No.170 517-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7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丁卡因致嗅觉障碍不良反应分析

    郭锦材;刘锟;谢辉;

    <正>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技术是外科手术中常用的麻醉技术,但围麻醉期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如拔管时容易引发患者躁动、呛咳、咽痛、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并发症。为了减少气管插管的并发症,本院口腔颌面外科病房探索性地将原来润滑剂石蜡油换成了盐酸丁卡因凝胶。临床研究发现丁卡因凝胶可以减少气管插管的并发症,但有4例患者出现了嗅觉障碍,现报道如下,并对药物致嗅觉障碍的国内文献进行回顾,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1临床资料1.1病例1

    2020年03期 v.18;No.170 517-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7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复方苦参注射液致严重消化道不良反应1例

    陈雅;杨婷蓉;周仕海;王莹;赵兴敏;

    <正>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74岁,"胆囊切除术"后30多年,"高血压"病史10多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史9年,既往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5 mg·d~(-1)、盐酸贝那普利片10 mg·d~(-1)控制血压,2018年8月出现排尿困难,诊断为前列腺增生症。于10月18日因"尿频、尿滴沥、下腹胀痛"入院。入院查体:体温(T)36.2℃,脉搏(P)100次·min~(-1),呼吸(R)20次·min~(-1),血压

    2020年03期 v.18;No.170 519-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复方苦参注射液致严重消化道不良反应1例

    陈雅;杨婷蓉;周仕海;王莹;赵兴敏;

    <正>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74岁,"胆囊切除术"后30多年,"高血压"病史10多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史9年,既往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5 mg·d~(-1)、盐酸贝那普利片10 mg·d~(-1)控制血压,2018年8月出现排尿困难,诊断为前列腺增生症。于10月18日因"尿频、尿滴沥、下腹胀痛"入院。入院查体:体温(T)36.2℃,脉搏(P)100次·min~(-1),呼吸(R)20次·min~(-1),血压

    2020年03期 v.18;No.170 519-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奥沙利铂过敏致心搏骤停1例

    王妮拉;龚奎玉;王桂华;

    <正>1病例介绍患者,男,63岁,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患者因"大便性状改变9月余"入本院就诊,完善肠镜等相关检查,于2016年8月3日确诊为结肠癌,于8月8日在全麻下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并部分乙状结肠切除术。病理诊断为升结肠腺癌pT4N1M0ⅢB期、乙状结肠腺癌pT2N0M0Ⅰ期。术后给予10周期FOLFOX方案(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化疗。2017

    2020年03期 v.18;No.170 521-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8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奥沙利铂过敏致心搏骤停1例

    王妮拉;龚奎玉;王桂华;

    <正>1病例介绍患者,男,63岁,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患者因"大便性状改变9月余"入本院就诊,完善肠镜等相关检查,于2016年8月3日确诊为结肠癌,于8月8日在全麻下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并部分乙状结肠切除术。病理诊断为升结肠腺癌pT4N1M0ⅢB期、乙状结肠腺癌pT2N0M0Ⅰ期。术后给予10周期FOLFOX方案(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化疗。2017

    2020年03期 v.18;No.170 521-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8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注射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致喉头水肿伴休克并文献回顾

    陈庆淑;王带媚;吴琼诗;钟敬波;韩方璇;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77岁,因"突发胸闷痛2 d"于2019年7月28日入住本院,入院前无明显诱因下突发持续胸痛,伴大汗,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意识丧失,持续半小时可自行缓解,至某医院就诊,心电图提示广泛导联T波深倒,心脏彩超提示"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考虑急性冠脉综合征,为进一步治疗于本院急诊科就诊,行心电图提示V1-V3导联ST段抬高,伴广泛导联T波双向、低平或倒置,考虑急性冠脉综合征,收入CCU进一步监护及治疗,入院后患者无胸闷痛,生命体征平稳。既往高血压10余年,

    2020年03期 v.18;No.170 523-5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9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注射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致喉头水肿伴休克并文献回顾

    陈庆淑;王带媚;吴琼诗;钟敬波;韩方璇;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77岁,因"突发胸闷痛2 d"于2019年7月28日入住本院,入院前无明显诱因下突发持续胸痛,伴大汗,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意识丧失,持续半小时可自行缓解,至某医院就诊,心电图提示广泛导联T波深倒,心脏彩超提示"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考虑急性冠脉综合征,为进一步治疗于本院急诊科就诊,行心电图提示V1-V3导联ST段抬高,伴广泛导联T波双向、低平或倒置,考虑急性冠脉综合征,收入CCU进一步监护及治疗,入院后患者无胸闷痛,生命体征平稳。既往高血压10余年,

    2020年03期 v.18;No.170 523-5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9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

协办单位 协办单位 协办单位